1、71年前,大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带领下奔赴朝鲜,血洒疆场若让你选择一位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在班会上作一个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
A.黄继光
B.邓稼先
C.王进喜
D.雷锋
2、1858年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1860年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由此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
A.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B.毁坏了中国的文化
C.开埠深入内地
D.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3、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4、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消息震撼重庆全城,柳亚子写诗称赞毛泽东“弥天大勇”。毛泽东到重庆是为了( )
A.延缓内战的爆发
B.争取和平民主
C.商讨抗战合作策略
D.共同接受日本投降
5、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些重要会议上发布的决议节选,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方针 |
② |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
③ | 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
④ | 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6、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7、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抗战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我国完成统一
8、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消灭了个体农民
B.消灭了资本主义
C.建立起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D.消灭了剥削制度
9、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总司令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陈毅
D. 刘伯承
10、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 949千瓦时 |
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D.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11、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开平矿务局
12、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人包括
①奕䜣 ②李鸿章 ③左宗棠 ④曾国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晚清著名史学家夏燮在谈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论者皆谓中西之衅,自烧烟启之。今载考前后,乃知衅端之原于互市,而非起于鸦片也。”他明确指出:“即使鸦片不入中国,亦未能保外洋之终于安靖而隐忍也。”下列对夏燮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的论述认识最准确的是
A.这是对当时国人基本认识的总结
B.揭示了西方国家侵略的根本目的
C.揭露了鸦片贸易带来的各种罪恶
D.指出了列强侵华方式的多样性
14、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的临时宪法”。“它”是指
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五四宪法》
D.《八二宪法》
15、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38克一两的白银在1887年值1.2块鹰洋,但在15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战争赔款剧增
C. 鸦片走私严重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6、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你在此卡片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内容,使其完整:
时间:1953年底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17、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8、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A.西安事变
B.北平谈判
C.重庆谈判
D.转战陕北
19、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湖北军政府
A.安庆起义
B.萍浏醺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20、历史战役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这两场战役的相同点有( )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领导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起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22、______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3)提出新发展理念——
2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25、著名战地记者魏巍把____称为“最可爱的人”。
26、______ 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______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1957年,___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___________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8、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和____。
29、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_______(人名)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_______。1884年清政府在此地建立_______。
30、签订: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列强侵华战争与签订条约所产生的影响。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32、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哪次会议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共的帮助之下,孙中山建立了哪所学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2)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哪场战争?蒋介石发动哪一政变导致这场战争失败?
(3)写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
(4)写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哪一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通过以上历史的探究,你对国共两党的未来关系怎样展望?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则被称为“关键之年”。本届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同时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提速。
——习近平讲话节选
(1)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个会议中提出来的?农村改革措施是什么?
(2)城市改革从什么时间开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哪次党代会后改革加快了步伐?
(3)改革开放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困扰,谁给予了解答?
(4)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什么理论?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 1964年,董必武来到浙江嘉兴南湖,挥毫题诗曰:“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据材料一指出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3)材料三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学习历史需要多种视角,中共诞生从短时段看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