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1)( )她失去了一条腿,( )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2)(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光明和温暖。
(3)电子计算机( )能代替人做“管家”,( )忠实可靠。
(4)( )刺猬安然地度过了冬天,( )我感到特别高兴。
2、下列句子中,冒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B.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增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C.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D.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任凭我们做出多少退让,美国也不会满足。
B.国家只有足够强大,与美国才有平等可言。
C.作为有志青年,不是去问国家能够为自己做些什么,而是要问自己能够为国家做些什么。
D.我们因为不用像先烈那样用鲜血去捍卫祖国,所以要努力学习为民族复兴作,贡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的家乡在泉州,夏天的泉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晚会以后,她那动听的歌声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
C.在班会课上,他第一个首先提出自己的意见。
D.学完《巨人的花园》,使我懂得了快乐需要分享的道理。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看到队友率先冲过终点,他欣喜若狂地跳了起来。
B.鲁迅先生的文章现在读来仍然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C.我很想帮助元元摆脱困境,却无能为力。
D.那段相声表演实在太精彩了,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俯后仰。
6、(易错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屋檐 照列 顺序 催眠曲 B.河摊 闪烁 奇幼 欣喜若狂
C.怒吼 晌午 未期 猫头鹰 D.详细 疾病 需要 无能为力
7、解释字义:李大叔常在雨来家落脚( )
A.遗留在后面 B.停留 C.掉下来,往下降。
8、比一比,再组词。
滴(________) 歼(__________) 娇(________) 矿(_______)
摘(________) 纤(__________) 骄(________) 旷(_______)
9、课内阅读。
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的题目。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体现出作者________的态度。
10、课外类文阅读。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tiǎo tiāo)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lónɡ lonɡ)”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的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们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请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下列句子中的“明灯”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
A.明亮的灯 B.为他人着想的思想
(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____)
(2)他们手上没提明灯。(____)
【3】文中的省略号的意思是( )。
A. 引文的省略
B. 列举的省略
C. 说话断断续续
【4】请你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已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这四段文字共有( )句话。
2.为什么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12、课内语段阅读。
“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1)“给予”一词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语是________。
(2)这是琳达的________劝慰________时说的一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是__________。
(3)这段话体现了琳达父母善于为他人着想,________的高尚境界。(2分)
13、素养点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一曲感人的乐章
①在美丽的校园里,有这样一幅画面:每天早晨到校和下午放学时,在教室门口,总有两个男孩和一位老奶奶合力抱起一位有残疾的同学上下电瓶车。两个男孩并不强壮,当他俩抱起比自己高大的同学时,虽然动作娴熟,但是并不轻松。这两个男孩就是王扬扬和赵荣康。
②照顾残疾同学上下车进教室只是众多“专职服务”中的一项。为了方便照顾这位同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王扬扬和赵荣康就主动向班主任提出,他俩乐意坐到这名同学的后面,以便在第一时间为他提供帮助。从此,他俩的专座从三年级保持到四年级,两年来一直没有变。
③每到课间,他俩一个人推轮椅,另一个人拿装着尿壶的手提袋,一起陪这位同学上厕所。在厕所,一个人从后面抱着这位同学,另一个人在前面帮他解裤子递尿壶。因为同学特殊的身体状况,常常会发生尿液滴在他俩的手上,甚至身上的情况,但他俩一点儿也不介意。因为怕同学难为情,所以尽量不让同学发现。
④每到中午吃饭,王扬扬和赵荣康总是先帮同学把饭打好,送到他手中。冬天的时候,他俩怕饭菜凉,就把饭盒捂在胸口,为的是让这位同学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每次他俩都是送完饭后再赶到食堂用餐,急匆匆吃完,又连忙把同学的饭盒送回食堂。
⑤每到放学,王扬扬和赵荣康总是习惯性地帮助这位有残疾的同学整理书本和文具用品。( )在双休日,他俩( )会经常相约去陪这位同学玩耍,推着他到室外晒晒太阳,看看风景。
⑥两年如一日,他俩用瘦小的肩膀和热情的双手,谱写了一曲感人的乐章。他们的事迹在校园内传开后,有更多的同学受到感染,加入照顾残疾同学的行列中,爱心帮扶的队伍越来越大。
(根据《江苏文明网》第四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少年如歌”改编)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娴熟: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为情: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画出描写王扬扬和赵荣康两位同学帮助有残疾的同学艰难上厕所的语句。
【3】文章第③自然段“尽量不让同学发现”中“发现”的内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概括第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⑤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就……
B.即使……也……
C.虽然……但是……
【6】文中的王扬扬和赵荣康两位同学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文章结尾段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渡自然
B.篇末点题
C.总结全文
14、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 )——( )
【2】缩写下面的句子。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3】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 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还写了鸟的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 ,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和 之情。
【4】这是作者第( )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5】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 _______。
(2)“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 )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3)这一句话中第二个“鸟的天堂”还可以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综合性学习。
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使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本周班级要召开一场“小小新闻发布会”,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新闻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你所确定的新闻主题,把这则新闻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自己的奇思妙想,题目为:未来的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③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