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描写夏季天气特点的诗句是(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中的“睁眼瞎”的意思是(  )

    A.视力有问题 B.文盲,不识字 C.看不清东西

  • 3、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籍   闪烁   呵斥   譬如

    B.泥沙   甜蜜   警戒   隐形

    C.隧道   描会   藤萝   舞蹈

    D.旗干   支撑   解闷   逃气

  • 4、下面词语中的“注”与“全神贯注”中的“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大雨如 B. C. D.

  • 5、下列词语中,最适合填入画线处的一项是( )

    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用力往上—— ,没能—— 到葡萄。它又想沿着架子 上去,但也失败了……

    A.爬 够 蹦

    B.蹦 够 爬

    C.钻 摸 攀

    D.蹬 摸 跳

  • 6、《绿》的作者是( )

    A.冰心 B.艾青 C.戴望舒

  • 7、选词填空。

    保持       支持      坚持

    1、我们要(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虽然他生病了,可他仍然(     )每天按时上学。

    3、谁的意见正确,我就(     )谁。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jìng qiǎn lán fàn wéi chà nà   duó m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fēn biàn càn làn zǐ sè   bù jǐn kuò dà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理解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这首诗是《____》中的第____首诗。

    2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

    3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________的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

    熊猫与山民

    四川崇州市西北的鸡冠山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莽莽苍苍。离鸡冠山乡2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箭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

    熊猫们自认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到居民家里串门访问。因为“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己动“手”翻箱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坡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口食物,也帮忙吃一些。当然,对这样的“小愉”,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要的孩子快步走去,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孩子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虚惊。

    浩瀚的鸡冠山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十分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弥猴桃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

    【1】第二自然段中“友谊深厚”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B.表示特殊的含义。

    C.表示特定的称谓

    【2】“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画线句子中的“宁静”和“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了熊猫与山民之间的哪些事?填一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足饭饱后睡一觉,顺“手”带走山民家的小板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吓哭小孩但无恶意。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皇帝的新装》节选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特别喜欢漂亮的新衣服,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一个小时都得换一套衣服。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扬言自己是最优秀的纺织工人,能织出最美丽的布,( )颜色和花样异常精美,( )用这种布做成的衣服,每个不称职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它。

    “那一定是极精美的衣服了!”皇帝想,“穿上它,我就能发现在我的王国里,有哪些人不称职,哪些是聪明人或傻子。”于是,皇帝派人把那两个骗子找来,预先付了那两个骗子一大笔钱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过了几天,两个骗子说道:“皇帝的新衣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了重要的侍臣一道去看他的新衣。两个骗子向空中举起双手,好像他们拿着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看呀,这是裤子,这是外衣,这是斗篷。它同蜘蛛网一样轻,穿着它的人会觉得身上没有东西似的,这正是这衣服的妙处。”所有的侍臣都没看见任何东西,但( )怕皇帝和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是愚蠢的人,( )异口同声地说:“这衣服真好!”

    “请皇上脱下衣服。”骗子们说,“我们要在这大镜子前面替陛下换上新装。”于是,皇帝脱下他所有的衣服,骗子们假装把做好了的衣服一件件地给他穿上。皇帝在镜子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从镜子里看到身上什么也没穿,他心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呀,这真是荒唐!难道我是一个傻子吗?皇帝于是佯装很认真地欣赏他的美丽的衣服。然后说:“嗯!这衣服确实很合体。”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难道我是一个傻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骗子向皇帝炫耀他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有的侍臣都没看见任何东西,为什么要异口同声地说这衣服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骗子能成功行骗的原因是( )

    A.骗子和大臣串通好了。

    B.骗子有魔法,障住了皇帝和大臣的眼睛。

    C.骗子抓住了皇帝和大臣的心理,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是愚蠢的人。

    【6】当皇帝走出皇宫被百姓发现没穿衣服时,他会如何处置这两个骗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有一只爬满了贝壳、朽烂得只剩下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他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可以休息了吧?

    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休息?那可不成!

    1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2选文中把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万去了。知了想跟着大雁一齐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远飞,真后悔啊!  

    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知了为什么要学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风筝

    材料一:

    风筝的发源地在中国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风筝,古时候南方称“鹞(yào)”,北方称“鸢”。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曾研制3年而制成木鸟“鹞”, 据说是中国最早的风筝。直至东汉时,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据记载,五代时期的李邺放,在纸鸢的头部以竹为笛,当风筝飞行的时候,它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声响,于是就有了“风筝”这一名称。

    材料二:

    简易风筝的制作

    材料

    竹条(30厘米50厘米各一根)、风筝面材料、绳子、剪刀、锯、浆糊等

    步骤

    绑扎

    1.测量出30厘米竹条中心,做个记号;在50厘米的竹条上,在离一端15厘米处做记号。2.把两根竹条按记号位置十字交叉,粘在一起。3.在每根竹条两端锯出一个缺口,沿着缺口,用绳子缠出风筝的外框。

    裱糊

    按风筝形状、大小剪好筝面,糊裱在骨架上。

    拴线

    将一根绳子两端分别绑在30厘米竹条两端,再把一根长绳一端绑在这根绳子的中央。

    材料三:

    风筝最适合在春秋两季放飞,于是清明、重阳就成了与风筝关系最密切的时节。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绳,据说这样做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活动四肢。同时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放风筝时仰望的蓝天,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此外,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人们也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放风筝也寄托了人们祈福的心愿。风筝、艺人和文人画师通过风筝图案的绘制,表达了人们幸福、长寿、吉祥等美好的愿望。

    【1】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从材料一中,我知道了风筝最早是在东汉时才有的。( )

    (2)从材料一中,可以知道“鹞”“纸鸢”“鸢”都指风筝的称呼。( )

    (3)材料二的内容,让我们了解了简易风筝的制作方法。( )

    (4)读材料三的内容,我们明白:放风筝一定要在清明节重阳节。( )

    【2】根据材料内容,请用简洁语句给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取个小标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风筝的制作方法

     

       

    【3】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想约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风筝。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写下你劝他们去放风筝的理由(至少两条)。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从天边升起来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1)例: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随着风力,小燕子在空中时而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自由自在,快活极了。

    (2)例:孔隙很小,小得只能容两个人乘坐的小船进出。

    内洞很黑,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班长建议周末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不约而同地说:“赞成!”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二三十年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会是怎样的呢?

    也许房屋建在空中;汽车水陆空三用;小朋友学习不再到学校了,而在家里通过 电脑学习;家务活由机器人来完成……请你对未来的生活展开想象,然后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