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芳芳不认识“奇幻”的“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可查部首“纟”,除部首外还有2画
B.她可查部首“幺”,除部首外还有1画
C.她可以用笔画查字法,“难检字笔画索引”的五画字区可找到“幻”
D.她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再检索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qī)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tāo)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3、选择说法正确的选项。( )
A. 玩赏”和“游览”意思相近。
B. 风景旧曾谙”的“曾”是多音字。
C. “变化多端”的“端”的词义是:项目。
D.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缩写成“我攀登过泰山,游览过香山”,这是错的。
4、朱光潜的名言“诗和音乐一样”的下一句是( )
A.“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B.“生命全在节奏
C.“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5、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遭殃(zāo) 解闷(mēn) 忠厚(hòu)
B.警戒(jǐn) 田坝(bà) 凄惨(qī)
C.啼叫(dí) 侍候(sì) 奢侈(shē)
D.譬如(pì) 堂倌(guān) 颇像(pō)
6、大猩猩、西弥猩猩、长臂猿中,谁最特别?( )
A.大猩猩
B.西弥猩猩
C.长臂猿
7、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 记念
B.大概 撒换
C.苍蝇 奥密
D.求饶 忘怀
8、写出划线字的反义词
(1)枯枝败叶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腐烂后还能增强土壤的肥力。
________________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________________
(3)课本的书皮上歪歪斜斜地写着“未来”两个字。________
(4)是谁把星星的家园搅得不安宁?________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操场边的树
一株株
一排排
操场边的这些树是穿着迷彩服
正在军训的学生么?
烈日下,精神抖擞
纪律十分严明
虽然蝉声就像汗水一样不停地流下来
它们一动也不动
保持着立正的姿势挺胸、抬头望着前方
休息十分钟——
这个时候,我看见它们相互搭着肩膀
轻松地说着、笑着
哗哗的声音一阵阵传来很绿、很生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严明——( ) 保持——( ) 轻松——( )
【2】诗歌全篇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一)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二)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语段(一)的“奔跑、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人们的______,从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的内容,我们感受到船长的______。这里运用了___的写法。
【2】语段(二)除了写救援的井然有序,还有这样的环境描写:“轮船慢慢下沉”—________—阴惨惨的薄雾,雕像徐徐沉进大海。我们感受到____的气氛。
【3】语段(二),哈尔威船长_____的神情,“喊道、叫着”的语言,“犹如铁铸___________的黑色雕像”的模样,都深深地定格在读者心中。有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_________(摘录文中的句子),更是展现了船长视死如归的品格。
【4】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体会: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只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默默的忍受。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又来寻找更漂亮的贝壳。一个小孩无意中一脚踢飞了这只贝,一颗闪光的东西——珍珠滚了出来。
大人说:“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____。
【2】“可怜”指这只贝_______________。“可敬”指这只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珠的形成过程给这只贝带来了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珍珠的形成过程中,你得到的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 平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陆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注视)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1)一只画眉鸟飞了起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有点儿(留恋 眷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选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了鸟的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写了鸟的_________。
【3】句子(1)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画眉的叫声很_________。
【4】把句子(2)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景象。
【6】选文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第二个没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填序号)
①特指那棵大树 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赶花的人
初夏季节,我因公到了陵山。这儿槐花盛开,香气醉人。我踏着崎岖的山路,进入了宁静的槐树林。
没走多远,我眼前竟出现了一个繁忙的世界。只见成群的蜜蜂在树旁、花间飞来飞去。我停下脚步不敢上前。忽然听到有人招呼:“同志,有事啊?别怕,它们正忙着呢,顾不上蜇人。”
原来,说话的是一位养蜂人,他告诉我:“这生灵很有觉悟,一到花期就拼命干,一只工蜂在采花期顶多活五十来天,连喘口气都舍不得,哪有工夫蜇人。”
在一排排蜂箱的不远处,我看到了养蜂人的“家”。在低矮的窝棚里,堆放着一卷简单的行李,摆着几件工具和炊具,仅此而已。他们就是这样风餐露宿地在为人们酿造着纯洁、芳香的蜜啊!
我禁不住问:“等槐花谢了,你们就该回家了吧?”
“不,我们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哪儿开花就往哪儿赶,一茬接一茬……”
“那几时才歇呢?”
“秋凉。可蜂歇人不歇,得再做出门的准备。腊月一到,就得往南方走……就这么马不停蹄,走南闯北。”
养蜂人的话像一股清泉,渗透了我的心田……我猛地想起了自己的工作,便匆匆地告别了养蜂人,又继续赶路了。
( )我和那位像蜜蜂似的养蜂人只是短短地交谈了几句,( )他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1】根据提供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_______)
(2)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用“ ”画出描写养蜂人的“家”的句子。
【4】“养蜂人的话像一股清泉,渗透了我的心田……”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的话比作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5】养蜂人为什么使“我”终生难忘?( )
A.养蜂人认真工作,坚守岗位的态度使“我”终生难忘。
B.养蜂人的生活太艰苦了,长年风餐露宿,使“我”终生难忘。
C.养蜂人像蜜蜂一样给人们酿出了纯洁、芳香的蜂蜜,使“我”终生难忘。
D.“我”从养蜂人身上看到了他们为人们日夜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我”终生难忘。
14、阅读与欣赏
找空气要水喝
①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干旱少雨的情况,一些非洲国家甚至连水都没得喝。一些科学家开始思考,如果水资源可以像空气那样 就好了。于是,他们突发奇想——找空气要水喝。
②向空气要水喝,这听上去似乎有些天方夜谭。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地球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就存在于空气中。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是整个地球上所有河流水量总和的8倍。如果能将这些水分转化为饮用水收集起来,全球日趋严重的缺水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③纳米布沙漠被称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雾最多的沙漠之一。那里生活着一种名叫纳米布沙漠甲虫的虫子,别看它们其貌不扬,然而它们生来自带一套特别的空气提水设备,让它们在干旱的沙漠地带也能逍遥度日。
④原来,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翅膀上有一种特殊的亲水纹理和防水凹槽,能够从外界的空气中吸取水蒸气。当翅膀上的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便会自动沿着沙漠甲虫的弓形后背滚落进它们的嘴里。
⑤澳大利亚设计师爱德华·李纳克尔正是借鉴了纳米布沙漠甲虫的这种特性,发明出一种空投灌溉系统。即使空气再干燥,只要里面含有一丝水分,这个系统也能通过冷凝法,从中提取出水来。
【1】下列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看不见
B.摸不着
C.清新宜人
D.取之不尽
【2】短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纳米布沙漠被称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
B.删去“之一”,意思就变了。
C.纳米布沙漠是最干旱地区中的一个。
D.纳米布沙漠非常干旱。
【4】对第④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纳米布沙漠甲虫的后背是弓形的。
B.纳米布沙漠甲虫自带空气提水设备。
C.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翅膀有纹理和凹槽。
D.纳米布沙漠甲虫利用自带的空气提水设备取水。
【5】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甚至”能否删掉?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的呼唤声感动了我。(改为“把”字句)
____
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缩句)
____
3.雨来摇了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
4.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修改病句)
____
5.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七月天山的无边繁花。(改为反问句)
____
16、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7、啄木鸟门诊(修改病句)
(1)四(1)班学习成绩是李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训练。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注意写出自己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