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题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是( )
A.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B.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C.众鸟高∕飞尽
D.哪一颗∕星没有光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成绩 拙地 一丝不局 B.慈爱 附近 大声叫嚣
C.牌气 敏捷 供养不周 D.窥视 忧虚 局促不安
3、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一句中“阴”的意思是树荫。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一句中“方”的意思是方向。
C.“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一句中“骑”的意思是骑兵。
D.“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句中“平明”是指天刚亮。
4、联系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C.《颐和园》是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的。
D.《七月的天山》的写作顺序是从进入天山到走出天山。
5、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先是让作者感到讨厌的原因是 、 、 。后来又喜欢母鸡的原因是 。作者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①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②无病呻吟 ③拼命炫耀 ④欺软怕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6、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乾坤 册册来迟
B.糟殃 飘飘悠悠
C.水源 枝析花落
D.洛阳 失魂落魄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夜遁逃”中“单于”指的是匈奴的首领。
B.“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的意思是作者需要这幅画来装饰自己的书房。
D.《“诺底号”遇难记》一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维克多・雨果。
8、比一比,再组词。
脂(________) 响(________) 侧(________) 渗(________)
指(________) 晌(________) 测(________) 惨(________)
纳(________) 蔬(________) 健(________) 灶(________)
呐(________) 疏(________) 建(________) 抗(________)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系 寂)静中
(玉 欲)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洋 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用“√”标出。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模糊不清。(______)
(2)晶莹明亮。(______)
(3)走路缓慢从容。(______)
(4)安闲自在地步行。(______)
10、课外阅读。
化石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们的遗体,保留了它们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现在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泥土龟裂的现象……
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1】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指的是什么,用“√”选出。
A.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 )
B.琥珀中的昆虫。( )
C.和泥沙埋在一起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的生物遗体。( )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三叶虫生活在海洋中。(_____)
(2)“寒武纪”时,地球上全部是海洋。(_____)
(3)“第四纪”时,天气寒冷,冰河时期来临。(_____)
【3】有的同学说,可以根据化石上裂开的缝隙,推断出那个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石炭纪”时代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第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飄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芦苇 (____________)的苇絮
(___________)的芦花 (____________)的白雪
【2】芦花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4】这段话交代了小英雄雨来生活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xián xuān)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_____________,在怀念______________,在思索________________。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dāng dǎng)的力量,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3】写一段话,描写月夜的优美景色,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赏月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照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花的勇气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嫩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我的心怦然一震 这一震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 是——勇气
【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改天换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傲然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前面有一句话“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上面选段与其呼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画出来。
【4】请给最后一段文字未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5】文中最后一句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解释。 C. 表示转折。
14、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上,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1】是蒙蒙细雨的傍晚,【2】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气候多么和谐!
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木炭大都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本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15、对于保护环境 ,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6、修改下面这段话里的两处错误。
同学们好!明天我们去参观搏物馆。那里有唐代文物精品、潮州木雕等展览。请大家带上水壶和雨伞,在学校门口集合早上九点。
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真美!泉水清如明镜,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想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19、习作。
面对危险。哈尔威船长挺身而出;面对疫情,许多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等驻守在抗疫一线,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身边有没有这样无私奉献的人?请写一篇习作介绍一下他吧!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等描写,用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