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音、字形)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病灶(zhào) 交叉(chā) B.尽职(zhí) 侍候(shì)
C.蔬菜(shū) 潇酒(sǎ) D.蹄叫(tí) 刹那(shà)
2、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因为孩子们的生活单调乏味
B.《海上日出》和《颐和园》说明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C.《三月桃花水》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拟人、丰富的比喻写出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D.叶圣陶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是:路上→洞口→孔隙→外洞→内洞→出洞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 )
A.《周易》 B.《老子》 C.《论语》 D.《孟子》
4、下列词语中,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都有了新含义的一组词语是( )
A.云技术 克隆 聊天室 窗台
B.多媒体 转基因 互联网 乒乓球
C.桌面 窗口 潜水 文件夹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撵走(liǎn) 踪迹(zōng) 垫子(diàn) 旗帜(zhì)
B.覆盖(fù) 宴会(yàn) 挽留(wǎn) 冲劲儿(chòng)
C.永恒(héng) 睫毛(jié) 神圣(shèng) 千丝万缕(lǚ)
D.港口(gǎng) 抚弄(fǔ) 仪式(yí) 生拉硬拽(zhuài)
6、下面句子是对哈尔威船长的( )描写。
哈尔威船长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A.动作 B.语言 C.心理 D.神态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粗糙(zào) 耷拉(dā)字帖(tiě) B.不禁(jìn)似乎(shì)悄然(qiāo)
C.颤动(chàn)过滤(lù)潜力(qiǎn) D.迅即(xùn)繁衍(yǎn)匿名(nì)
8、照样子,写词语。
1.例:光溜溜(ABB)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例:歪歪斜斜(AABB)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例:一滴一滴(ABAB)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9、阅读《绿》片段,回答问题。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再仿写三个表示绿的词语。
【2】文中的绿指的是( )
A.一种颜色
B.绿色的植物
C.绿墨水、绿衣服
D.大自然的景象、生命的象征。
【3】春天来了,你还发现哪里有绿色呢?
我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有绿色。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绿的;
10、课外阅读。
儿子下到坑里以后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自己的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混蛋”。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自豪地对父亲说”一句中的“自豪”表明( )
A.男孩对父亲的不满。
B.男孩对父亲的夸耀。
C.男孩对自己的成功感到庆幸。
D.男孩对自己的成功感到光荣。
【2】父亲面对儿子的求救,沉默的理由是( )
A.正在专心钓鱼,没有听到儿子的求救声。
B.鱼就要咬钩了,没有时间来帮他。
C.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验。
D.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不要求助别人。
【3】文中儿子情绪的变化是______→愤怒→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愤怒的原因是什么?愤怒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结尾小男孩的话,想象一下父亲会对儿子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儿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前,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在原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锋利( ) 难过( ) 疼爱( ) 不谋而合( )
【2】读文章,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2)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3】请认真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找出弟弟情绪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当弟弟碰见爸爸时,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爸爸走了后,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弟弟的情绪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你能用“ ”画出这句话吗?从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专项训练。
写给我家熊熊的两封信
熊熊:
告诉你不要上饭桌,你偏上饭桌;告诉你不要把屁股放在电暖炉上,你偏把屁股放在电暖炉上。……这就是那一次你被烫得哇的一声叫起来的原因。真的,你一定要听话,每次你过门槛的时候,我总是跺脚催你快走。你嫌我烦,有时还回头咬我,结果终于被门夹住了尾巴。你处处都使爸爸担心。
熊熊:
你真是不可爱,我想起来就生气。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自命不凡的动物。你总是往外跑,一跑就不知去向。害得我和妈妈楼上楼下地去找你,邻居们听到我们“熊熊,熊熊!”的呼唤声,都觉得心里急起来,只有你无动于衷。有时你悄悄回来,却藏在柜子里睡觉。连一声都不回应,不屑理会养育你的家人。在翻箱倒柜地找到你时,你瞪着两只无辜的眼睛,好像我们着急是活该一样,我恨不得揍你一顿。你可要切记,以后爸爸叫你,你一定要回答一声“喵”!
【1】信中的“熊熊”是作者家的________。
【2】用给动物写信的方式来描写小动物,好处是( )。(多选)
A.能让熊熊读了信后,明白作者的想法
B.让人感受到作者和熊熊的亲近之情
C.突出了熊熊不听劝、让人生气的特点
D.写法新颖,风趣幽默
【3】两封信中写了熊熊哪些淘气的事情?请你选三件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不可爱”“想起来就生气”“自命不凡”等词句来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熊熊,实际上表达了对熊熊什么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 喜鹊老兄 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说 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 村村有口井 只是井很深 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 乌鸦说 这个我有经验 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①乌鸦的经验 ②乌鸦喝不到水 ③乌鸦第二次喝水 ④老办法不行了
【3】用“——”找出中心句。
【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四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②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的一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③“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④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⑤“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⑥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第①—⑤自然段写(______),第⑥自然段写(______)。
A.故事发生的时间 B.琥珀的价值 C.琥珀的发现过程 D.琥珀的形成过程
【2】第⑤自然段通过对父亲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发现琥珀时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块琥珀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不仅说明琥珀中的“两个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也说明琥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加点的“推测”能不能换成“猜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下列“推测”与相应的“依据”连在一起。
事情发生在几万年前炎热的松树林中 琥珀是在海滩上被发现的
苍蝇和蜘蛛当时就已存在,且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 苍蝇蜘蛛的腿四周有好几圈黑色圆环
苍蝇、蜘蛛曾用力地挣扎 琥珀由松脂球历经漫长岁月形成
松树林最后被大海淹没了 琥珀中有苍蝇和蜘蛛两种动物
15、按要求写句子。
(1)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是个好孩子。(变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望着妈妈笑。(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雨来游泳本领高,就能够在敌人的枪口下逃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1个错误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簇还在争奇斗艳,那一簇已经真相盛开了。
17、修改病句。
(1)他飞似的慢慢走回实验室。
____________________
(2)街道静悄悄的,车辆行人来来往往。
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9、作文。
请根据提供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一天,动物王国要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赞赏会,以赞赏别人为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