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桦》的作者是中国的作家叶赛宁。
B.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C.诗歌音韵和谐,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诗人对白桦的礼赞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C.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着粗气。
3、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麦穗(shuì suì) 嚼嚼(jué jiáo)
湖畔(bàn pàn) 撩起(liáo liāo)
吮吸(shǔn yǔn) 肺腑(fèi pèi)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学习、使我们可以从容地面对这次考试。
B. 夏日的清凉山,真是我们避暑休闲的好季节。
C. 在小强的眼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儿的地方。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住宿 稀疏 装饰 霸气 B.闪烁 蹲着 描绘 倘若
C.照例 和楷 觅食 锐利 D.杂草 老翁 河滩 踏步
6、和成语“一丝不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一声不吭 B.纹丝不动 C.尽心竭力
7、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B.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C.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8、读拼音,写词语。
1.提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tǐ tài bèn zhònɡ________、chí dùn______的马门溪龙;tán qǐ______鸟类,我们头脑中会浮现轻灵的ɡē zi______。
2.它们的qián zhī______越来越长,能像niǎo yì______一样拍打。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金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第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第二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_)
A.朝霞映照下的白桦 B.白桦的气质美
【2】“玉立”一词体现出了白桦的__________,“灿灿的金晖”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____。
【3】“徜徉”一词可知道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细腻的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_____”字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
【4】在读这首诗歌时,我们除了感受到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一天
夏洛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威尔伯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噢,夏洛,”它说,“想到第一次见到你,我还以为你嗜(shì)血,很残酷(cán kù)!”
等它从情感激动中恢复过来,它又说了。
“你为什么为我做这一切呢?”它问道,“我不配。我没有为你做过任何事情。”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儿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儿有意义的事情。”
“唉,”威尔伯说,“我不会说话。我也不能像你一样说得那样好。不过你救了我,夏洛,我很高兴为你献出生命——我真心愿意。”
“我断定你会的。我感谢你这种慷慨(kāng kǎi)之心。”
“夏洛,”威尔伯说,“我们今天都要回家了。这集市差不多结束了。重新回到谷仓,又和那些羊和鹅聚在一起,这不是好极了吗?你不盼着回家吗?”
夏洛半晌不语。接着它用那么轻的声音说话,威尔伯好不容易才听出来它在说什么。
“我不回谷仓去了!”它说。
威尔伯跳起来。“不回去?”它叫道,“夏洛,你在说什么?”
“我不行了,”它回答,“我一两天之内就会死。我甚至没有力气爬到下面的板条箱里。我怀疑我的吐丝器里是不是还有足够的丝可以吊到地面。”
威尔伯一听这话,悲痛万分,扑倒下来。它大声抽泣,浑身哆嗦(duō suo)。它喘着气悲伤地哼哼叫:“夏洛,我忠实的朋友。”
“安静下来,威尔伯。”
“好了,我们不要婆婆妈妈了,”蜘蛛说,“安静下来,威尔伯,不要折腾自己了!”
“可我受不了,”威尔伯大叫,“我不能让你单独留下来等死。你留下来,我也要留下来。”威尔伯惊恐万状,它在猪圈里团团转。
(节选自《夏洛的网》)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威尔伯____和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威尔伯________的心情。
【2】当听到夏洛要死去时,威尔伯的心情怎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请用一个词概括夏洛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没有写完,请你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发挥想象,简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囯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柞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春天,树木chōu( )出新的枝条,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huì( )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低下头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shǎng( )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河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向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麻麻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树显得更翠绿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的,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过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了。
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1】给这段话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文中拼音写上汉字。
【3】用“ ”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4】短文按____________的顺序,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________________。
12、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 于是,他抬腿、 跨步、摆手、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当他返回燕国时,只好爬着回去。
【1】对于学习走路,燕国的这个人是这样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这样理解“机械地模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国人最终 学会新的走路方法,原来的走路方法 。我们想对他说:“ ”。
【4】我们还学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寓言。
【5】寓言有什么特点?回忆学习过的寓言。简单写几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挺拔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坚硬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建筑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明 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说:“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在抬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禁肃然起敬。 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给短文选择一个适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
A. 移植于心 B. 非洲之行 C. 旅行家树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
【3】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旅行家树“造福于人”具体表现在哪儿?请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看完妙妙的采访提纲,你打算为“校春季运动会”设计一个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 |||
采访对象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采访目的 | 1.了解同学们最期待的比赛项目 2.了解同学们参加运动会的收获 |
采访问题 | 问题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参加完本次运动会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 ||
采访总结 | 最期待的比赛项目: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收获: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修改病句。
1.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题目:我的“自画像”。
要求:1.写出自己的主要特点,并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
2.语句通顺,描写具体,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