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察冀(jì) 发愣(lèng) 搓进(cuō) 拇指(mū)
B.捆住(kǔn) 姥姥(lǎo) 雪屑(xiè) 嘴唇(chún)
C.扭动(liǔ) 塞进(sāi) 祈求(qǐ) 倔强(jiàng)
D.扒手(pá) 绑住(bǎng) 遗憾(hàng) 风靡(mǐ)
2、是故学然后 ,教然后 。应选( )
A.知不足 知困
B.能自反也 自强也
C.能自反 自强
3、下列对现代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C.读着“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些温情的诗句,我体会到诗歌中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D.从“阳光也是绿的”“在朦胧的寂静中”这些诗句里,我感受到诗歌语言的表达很独特。
4、“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讽刺、否定 D.表示特定称谓
5、下列词语不是形容人物外貌的是( )
A.指手画脚
B.鹤发童颜
C.相貌堂堂
D.眉清目秀
6、描写景物时,所在位置不同,观察角度及视野就不同,下面句子中观察视角不正确的( )
A.站在郁金香前,我的目光聚焦在那毛茸茸的黄色花蕊上
B.大树眺望着脚下的小草
C.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环顾四周,满眼绿色
D.彼岸,没有灯塔,我,依然,张望着
7、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
A.玩弄;戏弄 B.玩、玩耍。 C.施展,表现出来
【2】我们对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 )
A.思念 B.胸前 C.心胸 D.心里存有
8、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天窗》一文中“慰藉”是________的意思。课文分别从孩子们借助天窗所_______和由此所产生的无穷无尽的_______,讲述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瓜藤攀木图、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院落晚餐图和织娘唱晚图,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3.《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词人将茅檐、______、______、______、老媪、三儿等人和景巧妙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片宁静、安适的农村生活。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用“_____”和“_______”这两个词语写出桦树______的特点。
【2】画横线的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现出对桦树一身洁白的喜爱
B.白桦“涂上银霜”是指冬天冷,人们给白桦树刷了一层石灰水来保暖
C.“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表现了它的气质高尚
10、课内语段精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婚,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房……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______)山 一(______)马
一(______)巨人 一(______)蝙蝠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3】本段使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段话中,作者把“云彩”比作_____、_____、_____,把“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你在晚上看到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你会把“黑影”想象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笔墨童年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蘸来蘸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哆哆嗦嗦将水舀到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左右,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的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变得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拥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舱底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佑护。笔墨为杖,行至今日。
【1】文中哪些事说明了乡间百姓对字纸的无比敬重?请概括其中的两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我”有老师们的亲自指点。
B.“我”四岁时就开始练毛笔字。
C.“我”得到了老师们太多关爱。
D.“我”上课时都是用毛笔记录。
【3】对“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渔民们觉得写了毛笔字的纸是最沉的。
B.渔民们觉得有字纸保佑,心里最踏实。
C.渔民们觉得有了字纸相助,能多打鱼。
D.渔民们觉得出海前请人写毛笔字最重要。
【4】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这样的描写是为了衬托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节选)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zhe zháo)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dōu dū)对的。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消息很快传开了。“很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话通过写人们对伽利略的嘲讽,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B.透过语言描写,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的支持和赞赏。
C.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
D.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伽利略挑战权威要冒很大的风险。
【4】公开试验的结果怎么样?_______________。
【5】这时围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类的好朋友(10分)
老挝湄公河中的美人鱼,一旦发现有人落水或船只遇难,就会见义勇为将落水者或船只托出水面,直到他(它)们化险为夷才放心离去。
德国下萨克森洲警犬学校里的小猪与警察结下不解之缘,经过训练的小猪,两个月后,能准确地从一个冰柜中找到曾经让它在别的地方嗅过的一瓶牛奶。九个月后,能够隔着皮箱嗅出毒品。以后不久,又能嗅出深埋地下1.5米深的毒品和作案工具,于是会用鼻子加上蹄脚把发现的毒品挖出来。你看,小猪并不蠢。
在英国的东海岸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四点多,格利斯一家三口正在沙洲上散步。突然浓雾弥漫,他们匆匆忙忙地想打道回府,却已来不及了,上涨的潮水切断了沙洲与海滩的通路,一瞬间,他们就要被海水淹没。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六、七只海豹窜到他们身边,不断地撞击着他们的腿,把他们拱出海面,鼓励他们与大海奋战。大约两个小时,格利斯全家转危为安。他们久久地跪在海边,向着海豹游去的方向望着……
(1)写出下面加点词的近义词。(3分)
海豹不断地撞击( )着他们的腿,把他们拱出海面,鼓励( )他们与大海奋战。大约两个小时,格利斯全家转危为安( )。
(2)文章“人类的好朋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章结尾处省略号的用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他们久久地跪在海边,向着海豹游去的方向望着……”一句中动词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此时会想: 。(3分)
14、儿童和平条约
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
我们要除掉疾病和破坏,
我们再也不要(憎恨 厌恶)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消灭这一切。
我们的大地给( )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我们的天空给予我们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保持它的(整洁 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改善 改造)大家的生活。
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惊慌 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1】给加点字注音。
【2】用“/”画去文中搭配不当的词语。
【3】用“ ”画出文中的一组排比句。
【4】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未来世界应该是________的,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5】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儿童联欢会上,儿童代表签署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全世界儿童渴望________的美好愿望。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鹅厉声叫嚣,把篱笆外的行人吓跑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你怎么会考出好成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小鹿在河边走来走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两处错别字,三处病句,一处标点符号)
初夏,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坏着高兴的心情,和摘草莓的工具去郊区摘草莓。我们有的题着盒子,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拎着袋子……大家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忙开了。不一会儿,盒子,篮子和袋子都装得满满的了。喜滋滋地满载而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18、改病句
(1)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2)小红和小莉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她复习功课。
(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19、习作。(25)
同学们:读了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小时候对平安的理解和渴望的故事你一定感触很深。你平时也读过很多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吧?比如:周恩来小时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因为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故事是那么多姿多彩的。同学们,拿起笔写写你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有困难吗?给点温馨提示吧!可以是你受过表扬的、尝试的、被批评的、失败的事情,自己的愿望也可以。只要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加上一些自己的心里感受就可以了。题目自己定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