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与诗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范仲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脑颅彭大。
B.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
C.它屏息疑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D.船慢慢地稳动,眼前昏暗了。
3、选词填空。
虽然……但…… 既……也…… 即使……也…… 不仅……还要……
(1)我( )要把你投到海里,( )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
(2)他( )不能动弹,( )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3)( )松赞干布真的去世了,我( )要去看看!
(4)( )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你的眼力还不够。
4、下列词语中的“应”与“得心应手”的“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应运而生
B.一呼百应
C.应有尽有
D.有求必应
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奢侈(chǐ) 秩序(chì) 簇拥(cù) 嘹亮(liáo)
B.澎湃(pài) 脂肪(zhǐ) 撵走(niǎn) 主宰(zǎi)
C.脸颊(jiá) 机械(xiè) 焚烧(fén) 疙瘩(da)
D.实践(jiàn) 拽着(zhuài) 绮丽(qí) 应和(hè)
6、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搭瓜架 竖旗杆
B.一派风光 一道绿荫
C.猛厉地扫荡 轻轻地走过
D.明洁的丝绸 纤细的低语
7、下列对句子的朗读重音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B.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C.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8、读段落,回答问题。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这段话是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
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这段话是______描写,表现了黄继光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9、课内阅读。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诗句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_______)
(2)诗的三、四句是对墨梅的赞誉。(_______)
(3)在作者看来,墨梅特别普通,不值得夸赞。(_______)
【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 )
A.厌恶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志趣。
B.有才华却不能施展的愤恨。
C.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10、快乐阅读。
《老师,我想对您说》
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___法官___军人___经济师___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___电脑公司的总经理___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
【1】给划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教诲(_____) 激励(_____)
【3】这段话主要是写“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①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②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读句①,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①中的“______”这个词语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真实可信的证据前不能确定假说是否成立。
【3】读句②,联系文段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了恐龙的画卷。
B.喻指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4】读句②,联系文段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点睛之笔”在文中的意思是( )
A.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B.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12、课外阅读理解
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ó )的退休费,祖孙两个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朋友感慨地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嚅( niè 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悲悯(bēi 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共有着这个秘密。
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给文章起个合适的名字。____
【2】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打“√”)
菲薄:①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②瞧不起
感慨:①有所感触而感叹 ②感动,愤慨
【3】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4】短文中 “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____
【5】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
____
【6】你觉得这位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
13、岔路失羊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
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
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chuí)的,不也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吗?”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不也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
【3】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
(1)结合短文,理解词语意思。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理解:扬子为什么“闷闷不乐”?请把答案在短文中用“ ”画出来。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跪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了,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谁?( )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弟弟碰见爸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自己走了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父爱抓住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爸爸回头时的心理会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二例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美的景色怎么能不让人陶醉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颗小小的种子包含着顽强的生命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笨狼的故事》《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语段。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也非常深动,我很早就想看了。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放学一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地读起来。读了这本书,我为科学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奥秘而奇怪。
1.第一句中,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第二句中,删去“_________”或“_________”。
3.第三句中,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4.第四句中,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要求: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那样的调皮可爱,母鸡是那样的负责慈爱;在丰子恺爷爷笔下,那只白鹅高傲十足。请你以《我的动物朋友》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通过具体的一、两件事来体现你对它的喜爱之情。书写端正,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