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A. 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特殊含义C.表示反语、讽刺 D. 表示象声词
1. 虽然大家分别很久了,但彭利仍记得他叫“猴子”。( )
2. 李白把他对永恒的追求与月亮联系在一起,他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3. 我突然听到窗外“咚”的一声。( )
4. 这些伪劣药品,在推销员口中一下子成了“灵丹妙药”。( )
2、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这句话抓住了雨来的心理描写,表现了雨来也和普通人一样存在着担心的心理。
B.“这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这句话中“像鹰的爪子”写出了“那双手”锐利、有力的特点,表现了鬼子的凶狠和温柔。
C.“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表现了“他”失败后沮丧的心情和失望的神态。
D.“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这句话既表现了青铜家的贫穷,也表现了青铜一家人的纯真。
3、下列词语全是近义词的是哪组?( )
A.今朝——现在 坚定——动摇 B.奇妙——奇特 蜿蜒——笔直
C.先驱——先行 实践——践行 D.绚丽——绚烂 实施——实行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打秋千( )
A.击。
B.玩耍,做某种文体活动。
C.从,自。
【2】解闷( )
A.解释。
B.分开。
C.解除。
5、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依我看,这事用不着发愁,“_____________”,到时候自有应对的办法。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6、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
B.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C.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D.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7、粮食是我们的生活 品,人人都要爱惜。 ( )
A.必须
B.必需
C.须要
D.需要
8、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们( )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 )接到过您的问候。
2.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 )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3.爸爸( )是维护中国和平的战士,(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战士。
9、冰心现代诗一首。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很小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1】诗人明明知道纸船不可能漂洋过海,为什么还不灰心地叠着?( )
A.因为纸船代表着冰心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B.因为冰心喜欢折纸船。
C.因为冰心是个不服输的人。
D.冰心喜欢节俭,怕浪费。
【2】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看到这纸船,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琤(chēnɡ cōnɡ),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A.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B.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在哪一句的后面?(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A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
【4】“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xián xuān)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_____________,在怀念______________,在思索________________。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dāng dǎng)的力量,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3】写一段话,描写月夜的优美景色,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赏月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照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说明文《燕子》,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子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大转变,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啜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③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④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做越冬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灵活—(______) 勤劳—(______) 聪明—(______) 节约—(______)
【2】阅读全文,然后概括燕子的特征。(提示:连同标点,答案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
A.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
B.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最善于飞行的成员。
C.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飞翔技能最高的成员之一。
D.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4】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5】燕子为了克服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请用关键短语填空)
【6】提问可以促进我们不断思考。以针对文章提一个问题,然后回答。(提示:提问可以针对内容、写法和获得的启示等方面)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游记片段,完成练习。
(甲)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乙)汀江龙门(节选)
虎舌洞位于龙门山峰腰间,其外貌像个老虎头,洞口狭小,只容一人弓身而入,洞内则宽敞如大厅堂,却日夜黝黑无光。在松明光照明下,可见洞中央有块巨石活像老虎舌,虎舌洞因而得名。全洞纵深100多米,时宽时窄,游人则需或扶壁而行,或匍匐以进。洞中石乳林立,有的倒垂,有的横出,光滑似玉,滴水有声。石笋、石蛋、石珠琳琅满目;石虎、石马、石麒麟、石鲨鱼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石鼓、石钟敲击有声,清脆悠扬;石桌、石凳如匠人造就。更奇妙的是,这里的石乳软如橡胶,明如琥珀,抓一把在手,可捏可搓可揉,像胶泥一样。但一带出洞口,这些灰白色石乳,转眼间就变硬,用力一捏,即散为碎粉。
(有删改)
【1】结合示意图,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把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线补充完整。
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洞
【2】甲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中的哪些景物?( )
A.黄龙 青龙 神仙 动物
B.黄龙 青龙 石钟乳 石笋
C.神仙 动物 宫室 器用
D.黄龙 青龙 宫室 器用
【3】乙文中虎舌洞因何得名?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4】两篇短文都写了溶洞,它们写出了溶洞的哪些共同特点?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介绍石乳的特点?请模仿这种写法介绍一处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轻松答。
蝴蝶和卫星
春天,在明媚的阳光下,美丽的彩蝶翩翩起舞,花纹是那么鲜艳,真不愧是昆虫王国的舞蹈家!它那奇异的装束,还和人造卫星上天有密切的关系呢。
我们知道,当飞机飞行在高空时,那里的气温比地面低多了,人几乎(经受 接受)不住那样的寒冷。而卫星穿过大气层后,进入离地球两三百千米的轨道运行时,朝着太阳的时候,温度一下子可以上升一二百摄氏度。当它背向太阳的时候,温度又(竟然 骤然)下降一二百摄氏度。这种突升突降的温度差,会烤坏卫星的外壳,冻裂卫星上的仪器。航天科学家为解决卫星的温度控制问题,伤透了脑筋。不过,你也许想不到,解决这个科学上的大难题,蝴蝶(居然 果然)帮了大忙。
原来,在一些蝴蝶的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可以调节体温。当气温升高时,这些鳞片就倾斜,以减少太阳光照射的强度。当外界气温(骤然 竟然)下降时,这些鳞片又自动地铺平在蝴蝶身体的表面,让阳光直射在鳞片上,以便吸收更多的热,从而调节蝴蝶的体温。
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将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的样子。这种“百叶窗”能放能收。有了它,卫星表面的温度差大大减小,使它能安全地遨游太空。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离奇——_________ 明丽——_________
反义词:增大——_________ 危险——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轻快地跳舞。(________)
(2)调整,使符合要求。(________)
【4】科学家制造卫星遇到了什么难题?他们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这个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将卫星设计成百叶窗的样子的?用“ ”画出来。
15、读句子,回答问题。
(1)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
“泛滥”的意思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这句话中用上“泛滥”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这句话用上“居然”,看出作者感到________。
(3)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①这句话看出作者先看到________的景物,再看到________的景物。
②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而且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这说明小花不但具有_____________,更重要的是具有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语段。
在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赶紧振作精神,动手做起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3.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
19、习作训练营。
题目: 让我感兴趣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项活动、一项技能、一个发现。
2.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重点突出,要体现趣味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