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大铭先生写的。
B.他虽然消瘦了,但是精神很好。
C.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我终于改正并发现了错误。
D.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玫瑰。
2、下列不是说新闻的要求的是( )
A.要身穿正装 B.不能随意更改内容 C.言语要清晰 D.准确表达
3、下列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夜幕降临,广场上一片____,就像天上___________的星星。
A.灯火辉煌 璀璨 B.鸡犬相闻 肥沃
C.高楼林立 繁华 D.四通八达 喧闹
4、“(胤)家贫不常得油。”一句中“贫”的意思是( )
A.缺少 B.贫穷
C.用于僧道的自称 D.絮叨可厌
5、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即使……也…… D.虽然……但是……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弥漫 阻档 不速之客 辽阔无银
B.摇蓝 拨电话 连绵起伏 腹背受敌
C.振撼 流倘 此起彼落 争先恐后
D.敏锐 抱怨 梦寐以求 驱寒取暖
7、由“不转眼地望着”,你不能联想到哪个词语( )
A.目不转睛
B.应接不暇
C.目不斜视
D.全神贯注
8、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夜更深了,喧闹的城市渐渐(_____)下来。
2.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_____)下来。
3.懒惰的结果是痛苦,(_____)的结果是(_____)。
9、课内阅读。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小诗中,诗人把_____类比成______,把______类比成______。
【2】诗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
【3】诗中“躲”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赞颂。
10、记叙文阅读。
轻点关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3自然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
A.为这一对夫妻的孝心所打动。
B.为老人的知恩图报所感动。
C.为邻里之间的深情所感动。
【3】把第6自然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解释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12、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片段,回答问题。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来的。
( )张三也好,李四也好,( )得到了这个宝葫芦,( )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1】根据课文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 | 得到宝葫芦的方式 |
张三 |
|
李四 |
|
| 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 |
赵六 |
|
【2】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来的。( )
A.解释说明 B. 语音延长 C.语意转换 D. 引出下文
(2)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
A.解释说明 B. 语音延长 C.语意转换 D. 引出下文
【3】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假如你有一个宝葫芦,你想要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
13、 谦虚
大森林里有一株小小的桃树,春天开满了红色的花朵。它自以为很美丽,就得意洋洋地对竹子说:“竹哥哥,我的脸和衣裳都是红的,你看多么美丽!不像你那样脸青唇白,又高又瘦,你说是不是?”竹子摇头不理它。
桃树又对柳树说:“柳树姐姐,你怎么总是丧垂头丧气的,不能振作起精神来?你看我多么健美,不是人见人爱吗?”柳树也懒得理它。
桃树又对松树说 松伯伯 你老得手指都弯曲了 总是穿着这件绿衣裳 为什么不换一件红的呢 松树也不跟它说话
春天过去,桃树的红衣裳不见了。到了冬天,只剩下几根枯枝,那时谁都不理它,只有松伯伯摇掉头上的白雪,轻轻地对它说:“你为什么没有朋友,你知道吗?那是你在得意的时候,太不谦虚了!”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瘦(____) 弯曲(____) 谦虚(____)
【2】找出文中两个成语,再写两个表示神态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自然段的留空处加上标点符号。
【4】短文分别写了桃树与(_______)的谈话,从谈话中,你认为它们的态度怎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森林里的桃树与几种植物的对话。 ( )
(2)桃树瞧不起几种植物。 ( )
(3)不论在什么时候,对任何人都要谦虚,不要炫耀自己,瞧不起别人。( )
(4)桃树瞧不起柳树、竹子、松树,松树批评它太不谦虚! ( )
【6】你读了这篇短文后一定有许多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大海日出(节选)
【日】德富芦花
凌晨四时过后,海上仍然一片昏黑。只有澎湃的涛声。遥望东方,沿水平线露出一带鱼肚白。再上面是湛蓝的天空,挂着一弯金弓般的月亮,光洁清雅,仿佛在镇守东瀛。左首伸出黑黝黝的犬吠岬。岬角尖端灯塔上的旋转灯,在陆海之间不停地划出一轮轮白色的光环。
一会儿,晓风凛冽,掠过青黑色的大海。夜幕从东方次第揭开。微明的晨光,踏着青白的波涛由远而近。海浪拍击着黑色的矶岸,越来越清晰可辨。举目仰望,那晓月不知何时由一弯金弓化为一弯银弓,蒙蒙东天也次第染上了清澄的黄色。银白的浪花和黝黑的波谷在浩渺的大海上明灭。夜梦犹在海上徘徊,而东边的天空已睁开眼睫。太平洋的黑夜就要消逝了。
这时,曙光如鲜花绽放,如水波四散。天空,海面,一派光明,海水渐渐泛白,东方天际越发呈现出黄色。晓月,灯塔自然地黯淡下来,最后再也寻不着了。此时,一队候鸟宛如太阳的使者掠过大海。万顷波涛尽皆企望着东方,发出一种期待的喧闹——无形之声充满四方。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眼看着东方迸射出金光。忽然,海边浮出了一点猩红,多么迅速,使人无暇想到这是日出。屏息注视,霎时,海神高擎手臂。只见红点出水,渐次化作金线,金梳,金蹄。随后,旋即一摇,摆脱了水面。红日出海,霞光万斛,朝阳喷彩,千里熔金。大洋之上,长蛇飞动,直奔眼底。面前的矶岸顿时卷起两丈多高的金色雪浪。
【1】在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蔚蓝——( ) 清楚——( )
凝视——( ) 顷刻——( )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此时正是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四日清晨,我正在铫(yáo)子(日本关东地方东部城市)的水明楼之上,楼下就是太平洋。
这句话点明“我”看海上日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 地点是:______。
(2)一队候鸟宛如太阳的使者掠过大海。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掠”写出______的样子。
【3】这篇选文是按照_________顺序来写的,表现这一顺序的词有:_________。
【4】阅读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
15、用一句话,把下列四句话的意思说明白。
1、我曾参加远航。
2、我是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远航的。
3、那是一次环球远航。
4、那次远航乘的是贝格尔号巡洋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句子。
①斯塔笛家并不丰富,卖不起多少书,可他把用心积累起来的每一个铜子儿,都花在了书店里。
________
②队员们使劲抓住绳子用力向后使劲拉着。
________
③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拿着手上的杯子。
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德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认真读题,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哈土奇多有意思!你养过或熟悉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快动笔写一写吧!别忘了给你的习作起个好听的题目。
题目二:2020年春节,一场新型肺炎突然袭来。为了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寒假一再延长。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你一定学会了做很多事情,请选择一件,以“我学会了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不要忘记把题目补充完整哟!提示与要求:书写端正整洁,不得照搬别人的文章,习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