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诸候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的内侵
2、历史上曾有人这样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尤以‘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为最。”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589年
B.605年
C.618年
D.627年
3、与“禅让”的传说无关的是( )
A. 尧 B. 舜 C. 炎帝 D. 禹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5、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 )
A、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B、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
C、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可凭才学参政
D、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6、“从1741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的100年内,人口增加3倍,平均每年增加270万人, 年增长率为1.88%。”这一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A.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B.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C.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
D.商业城镇的繁荣发展
7、如下表可见,西汉( )
时间 | 举措 |
公元前138年、前119年 |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
公元前121年起 | 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天山以南的农业诸国并入汉朝版图 |
公元前101年 | 汉武帝设置使者校尉,代表朝廷处理西域事务,兼司屯田 |
公元前60年 | 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
A.在汉武帝时国力鼎盛
B.东西方的交流日趋频繁
C.加强与西域各国联系
D.逐渐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8、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包括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A. 汉武帝统治时期
B. 张骞通西域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班超经营西域
9、同一历史事件可以使用不同的纪年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秦统一六国于公元前3世纪末
B.张骞出使西域于公元前2世纪早期
C.西域都护设立于公元1世纪中期
D.匈奴灭亡西晋于公元3世纪早期
10、下图所示信息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
A.精湛的造船技艺
B.独特的活字印刷
C.发达的农业生产
D.活跃的南方商业
11、宋代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当时哪一地区的粮食产量高( )
A. 两广 B. 江浙 C. 河北 D. 四川
12、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
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
1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尧、舜
B.大禹
C.蚩尤
D.黄帝和炎帝
14、这是一条沟通中外商贸的繁华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文明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和西域的乐器、歌舞等成为这条路上往来的常客。与这条路的开通有直接关联的是( )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蒙恬
15、史料实证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都城亳”“桀大败”等信息主要佐证了( )
A.商朝灭亡
B.夏朝建立
C.商汤灭夏
D.盘庚迁殷
16、“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张飞仍鸡毛——有劲难使”“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这些脍炙人口的歇和语都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请问该书的作者是( )
A. 罗贯中
B. 施耐庵
C. 吴承恩
D. 汤显祖
17、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A.繁荣与开放 B.动荡与变革
C.分裂与融合 D.交往与冲突
18、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直立人头盖骨化石,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裴文中发现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19、小华在期末复习时整理了以下三幅图片,根据这些图片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复习的主题是( )
A.秦朝统一度量衡
B.文景之治
C.汉武帝巩固统治
D.百家争鸣
20、明朝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该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1、商首领__________起兵攻伐夏王____,夏灭亡。公元前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______。商王__________任用贤才___________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且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人是:_____。
(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
(3)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
(4)秦始皇北击匈奴所派的大将是:_____。
(5)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_____。
23、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房屋主要是 ______建筑;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房屋主要是 ______圆形房屋。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朝开始:________
(2)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________
(3)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的战争史称为:________
(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
(5)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25、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其中最优秀的是戏剧作家是_________代表作为《窦娥冤》;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6、东汉名医张仲景提出“________”理论来预防疾病;华佗发明“________”,进行手术,可减轻病人痛苦。
27、元朝时________的设置,是台湾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元朝建立后,________的设置,使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28、“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谚语是宋初某政策推行的结果,这一政策是(_____)
29、对号连线(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1)罗贯中_______A.抗元英雄
(2)宋应星_______B.《西游记》
(3)李时珍_______C.《本草纲目》
(4)司马光_______D.领导抗倭战争
(5)戚继光_______E.《水浒传》
(6)文天祥_______F.《三国演义》
(7)郑成功_______H.收复台湾
(8)徐光启_______G.《农政全书》
(9)吴承恩_______L.《资治通鉴》
(10)施耐庵_______Q.《天工开物》
30、约公元前____世纪,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它的建立标志着____的产生。
31、将相关的国家或人物与战役名称进行搭配,将搭配的序号和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阪泉之战 A. 齐、魏
(2)牧野之战 B. 商纣王、周武王
(3)马陵之战 C. 秦、赵
(4)涿鹿之战 D. 炎帝、黄帝
(5)长平之战 E. 蚩尤、炎黄联盟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建立西夏的民族一一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一
(3)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一一
(4)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一一
(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一一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三: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桓公生活中哪一时期,列举另一位当时的霸主。
(2)材料二中的“卫鞅”是谁?他在孝公的支持下做了什么?有哪些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列举另外一项措施?该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4)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你认为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