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篇课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事情发展
B.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C.空间变化
D.作者游览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xǘ) 杂兴(zá) 老翁
B.卧剥(bō) 清平乐(lè) 锄头
C.住宿(xiǔ) 茅草(máo) 希少
D.亡赖(lài) 篱笆(lí) 屋檐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白桦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了白桦的高洁。
B.诗的前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后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
C.“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
D.“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抹”读mǒ。
4、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逃难(nán nàn) 拮据(jū jù) 闷闷(mèn mēn)不乐
扎(zhā zhá)针 把(bă bà )儿 中(zhōng zhòng)彩
5、下列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选出来( )
A.推测
B.腾萝
C.花穗
D.狂吠
6、下面成语中与人物刻苦学习有关的是
A.临危不惧 B.悬梁刺股 C.茹毛饮血 D.前俯后仰
7、下列哪一项成语比喻了“只要有恒心,肯努力,事情就能成功”?( )
A.悬梁刺股
B.囊萤夜读
C.铁杵成针
D.手不释卷
8、我会给句子加标点。
(1)正好被老师看见了___克莱蒂急忙缩回手去____说___我在外边等你____
(2)____不____安利柯____克莱蒂微笑着拨开尺子___温和的对我说____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___
(3)___我能逮住一条大狗鱼___也挺好的___第二个孩子说___一下子我就成了打鱼英雄___
9、阅读理解
村居⑴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⑵。
儿童散学归来早⑶,
忙趁东风放纸鸢⑷。
(注释)
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⑶散学:放学。
⑷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⑸东风:春风。
【1】通过读诗和注释,我读懂了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 的心情。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巨人看到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待人凶恶狠毒。(______)
(2)游戏,嬉戏。(______)
【2】巨人对待小男孩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先是________,后是________,作者在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
【3】文中说巨人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
A.春天不到花园里的原因是他的自私——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春天还没有到来,是因为孩子们赶走了春天。
11、阅读片断,完成练习。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gāng gān)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厂(徽 微)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lóng lōng)哑人!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 有时)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2)为什么年轻人能把金鱼画活了?请用“~~~~~”线在文中画出来。
(3)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4)从年轻人学画画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纳米纸
①纳米纸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用纳米材料制作的纸,或者是采用纳米技术对纸张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而制造出来的纸张。
②“以后要捅破一张纸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句话说的是一些高强度、超韧性纳米纸。这些纳米纸的共同特点是柔韧性极强,虽轻却具有超出钢铁的强度。
③2008年6月,瑞士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强度的纳米纸。该纸的发明人伯格伦德博士表示,这种纳米纸韧性极佳,很硬,是利用传统纸张中发现的生物材料——纤维素制作而成。机械测试显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
④不要认为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纳米纸了。2008年10月,有报道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它看上去像复写纸,比重是钢的1/10,强度却达到了钢的500倍。这种纸是由一种被称作“纳米碳管”的碳分子制成的。这种神奇的纳米纸中的纳米碳管的直径仅有十几纳米,约为人头发直径的五万分之一。
⑤除了上述的纤维素、纳米碳管纸外,2007年7月,英国《自然》杂志还报道了石墨微粒制成的纳米纸。这也是一种比钢铁还硬但极其柔韧的超级纸张。该种新型纸张由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造成功。研究人员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中将碳纳米膜氧化物微粒驱散,然后用滤膜过滤。他们发现,水能够使这种微粒在过滤器表面形成一种纸状薄层;该纳米纸比由碳纳米管制成的纸张还要强韧,并能加工成各种尺寸。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纳米纸怕水,浸泡在水中会慢慢分解。
⑥既然这些纳米纸的重量很轻,韧性优越,强度又高得出奇,那么,它们自然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防弹衣、太空服,还有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结构材料,都必将成为这种纳米纸的用武之地。
【1】下列不属于纳米纸神奇之处的一项是( )
A.重量很轻
B.韧性优越
C.保存时间长
D.强度高得出奇
【2】读第⑥段,“用武之地”在文中指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采用了列具体数字和把不同事物进行比较的写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
【4】画“﹏﹏﹏”的句子中的“整整”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桂林山水(节选)
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反映 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ǎ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 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 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 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比作___,把____比作__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阴朔的山美。
【3】作者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 )
A.奔放壮美
B.秀丽幽雅
C.雄伟壮大
D.美丽壮观
【4】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阳朔的山_______,桂林的山______,阳朔的山比桂林的山______。
【5】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
B.山水相映,江水清澈
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
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
【6】作者先写阳朔的___,再写阳朔的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课外阅读。
蝉的一生
夏天到了,知了即将唱起歌来了。我在夏至到来的前五天听见一只知了在院子里的槐树上唱歌,时间与法布尔《昆虫记》中所说的内容完全吻合。
知了的学名叫“蝉”,《昆虫记》中有关蝉的文章共有五篇,把它的一生说得相当清楚。据说,蝉的幼虫钻到泥土中,吸树根的汁液为生,称为“夏育”。
之后,蝉就会破土而出,它是怎么破土而出的呢?它并无别的工具,只是把身体中的水洒在土里,再用身体用力挤压四周的湿泥,最终,一条隧道便渐渐形成。身体中的水用完时,再回到树根处吸取汁液,直至顺利到达地面。所以蝉的洞口整齐光滑,没有一点碎土。
蝉来到世上,就变成成虫,大约可以活五个星期。它的工作就是吸树干的汁液、唱歌以及生殖。
令人特别奇怪的事是——它为什么要唱歌呢?蝉都是聋子啊,唱得再好,它们谁也听不见。记得法布尔曾经做过实验,在有蝉的树下放了两响爆竹,但它们依旧叫个不停,也不逃走。那么为什么唱歌呢?我想,大概只是为表示生存的快乐吧!
【1】根据短文的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蝉的洞口整齐光滑,没有一点碎土,是靠它强有力的触角修整的。( )
(2)每当我们靠近蝉想捉它的时候,它就会逃走,是因为它听到了我们的脚步声。( )
(3)“我”在夏至到来的前五天,听到了蝉唱歌。( )
【2】蝉的幼虫钻入土中,以_________为生→蝉用__________的湿泥,慢慢地破士而出→蝉的成虫大约可以活五个星期,它的工作就是___、___和____。
【3】“我想,大概只是为表示生存的快乐吧!”这句话中的“大概”能去掉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推测蝉是为了表示生存的快乐而唱歌,你推测蝉为什么要唱歌呢?
(推测的原因不能与短文中作者的推测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注意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妈妈对小明说:“晚上放学我们一起去奶奶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7、修改病句。
(1)大约有八十左右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张莉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30分)
题目:我的--------------
提示:(1)补充的可以是一件物品,可以是一只动物,也可以是一个人。
(2)要写出他(它)好在哪里。
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300个。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