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恩施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劝说人们惜时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 2、选出下面的加点的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1】逃(  )

    A.逃走,逃避。

    B.隐藏;消失。

    【2】墨梅(  )

    A.梅花的一个品种。

    B.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3】一片冰心(  )

    A.著名作家。

    B.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5分)

    呼唤   呼吁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 )什么。

    (2)我向整个国际社会(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爱护 维护 保护

    (3)爸爸倒在了( )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4)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   )家人。

    (5)全世界人民要携起手来,( )我们的地球。

     

  • 4、下列括号里的词语不能替换句子里的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

    A.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那么尽职。(尽责)

    B.可是它又是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勇敢)

    C.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锋利)

    D.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高傲)

  • 5、填入下列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无论……都…… B.只有……才……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 6、《走月亮》中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原因是(   )

    A.作者担心大家不知道“我”和阿妈散步的时间是在夜晚。

    B.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

    C.既抒发了“我”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又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谐(hè) 蝠(biān) 琥(pò)

    B.气凝神(píng) 效(lǜ) 厌(wù)

    C.门(kān) 倔(jiàng) 澎(pài)

    D.徉(cháng) 放(zhàn) 尘(hòu)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眼前。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时茅店社林边(往日) B.明月别枝惊鹊(惊动喜鹊)

    C.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晚风) D.路转溪桥忽(看见)

    2“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画“  ”的句子描绘出了乡村夏日夜景图: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惊起了____;夜半时分,____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片段阅读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推推搡搡仿写并解释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推推搡搡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是怎么被抓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列举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家乡有红枣

    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知不觉就走完了,我们到了深山中的小山村。姥姥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一进门,我的眼睛立即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树干虽然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姥姥说,树上的枣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剩下的这些枣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姥姥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噼噼啪啪”地一阵猛打,枣如冰雹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品尝,又脆又甜。

    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落下的同时,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地大叫:“快住手,别打了!看你们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姥姥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 “这是为什么?”我好奇地问。“这树贱。”姥姥说。

    我的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树“贱”吗?它的生长不择土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儿土就能成活。正是那漫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家栽枣树的母本,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只看到了枣树面对挫折的坚强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天……

    【1】“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是因为____________;“我”心疼地阻止姥姥敲击枣树,是因为__________;姥姥说枣树“贱”,是因为___________。作者却从枣树身上看到了______________

    【2】姥姥说枣树“贱”,可是作者并不这样认为。那么,作者是如何理解“贱”这个字的?枣树在作者的心目中成了什么的化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越旺盛。”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②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第①段中作者是如何用具体事例来写出猫的特点的?请简要概括,填写下表。

    猫的性格特点

    表现猫性格特点的事例

    ______

    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

    贪玩

    ______

    ______

    ______

     

    2关于文中加点字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吧”“啊”“呢”等语气词让文段充满了生活味

    B.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这里的“吧”“啊”“呢”表现的是作者对猫的关心、疼爱和担心

    C.可有可无,去掉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3画“______”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几朵小梅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从“小梅花”中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 13、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________ 鲜艳-________   锐利--________ 注视--________

    2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例:翠鸟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1)小雨________下个不停。

    2)小鱼________把头露出水面。

    3)翠鸟________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3用加下划线的词语造句。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抄写下来,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

    味道是怎么来的?

    1最近,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酸甜苦咸鲜之外的第六种基本味道:肥。敏感的味觉是长期进化的产物,能帮助动物寻觅营养,避开毒素。

    “味道”如何被感知

    2人的舌头大约有几千个味蕾,每个味蕾由多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味蕾主要分布于舌头前半部分、后部和舌头两侧。科学家曾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后来却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基本味道。

    3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感受到食物中味道的刺激后,一般会产生神经信号,这种信号传到大脑中,由大脑辨别食物的味道。这就是味觉产生的过程。

    4当然,唾液也是影响味道感知的一大因素。食物溶解在唾液里后,化学物质才能被味蕾上的接收器感知。

    感冒时为什么吃饭不香?

    5如果味觉只有六种,那我们感受到的千千万万种味道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还有鼻子的功劳。我们每个人大概有几百种不同的嗅觉细胞。鼻子闻到的味道占我们感受到的味道的80%~90%,这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味觉感受。所以如果你感冒了,会发现吃饭不香,这是因为鼻子被堵住了。

    肥胖会改变味觉吗?

    6实验发现,严重超重的肥胖老鼠比正常体型的老鼠品尝甜味的味觉细胞更少,同时对苦味的反应能力也很弱。但是不管胖瘦,老鼠对鲜味的反应都一样,这种味道多与美味的肉类食物有关。因此有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胖人更爱吃肉食的原因。

    色彩会影响味觉吗?

    7人们因颜色而产生的对味道的期许,影响了人们对食物真实味道的品鉴。增加或改变食物的颜色,相当于变相影响食物的美味程度。食物容器在这方面的效用,与颜色类似。

    噪音会降低食欲吗?

    8飞机餐不好吃,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飞行的噪音和行驶的轰鸣声影响了我们的味觉,大家或许有过打雷时吃东西会觉得没什么味道的经验。

    口味差别为什么大?

    9有的人喜欢吃臭豆腐,有的人想想就受不了,这就是味觉的原因。味觉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基因通过影响味蕾接收器的结构来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这决定了人的先天喜好。研究表明,差不多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更喜欢甜食,我们天生就对甜味有更积极的响应,而母亲因在怀孕早期的晨吐而失去电解质和钠的严重程度,会影响胎儿对咸味的偏好程度。

    10环境则决定了人的后天喜好,会让我们接受一些原本可能并不喜欢的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味觉也会退化,因此老人的口味一般更重。

    1关于味蕾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个味蕾由多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

    B.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

    C.人的舌头大约有几千个味蕾

    D.味蕾主要分布于舌头前半部分、后部和舌头两侧

    2基因通过什么来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 )

    A.舌头的形状 B.鼻子的大小 C.身体的高矮 D.味蕾接收器的结构

    3吃菜的时候,常常感觉舌头的两侧被辣着,中部却很少的原因是什么?(   )

    A.舌头中部味蕾分布少、两侧分布多

    B.舌头中部是凹下去的、两侧凸起来

    C.舌头中部颜色更浅些、两侧更深些

    D.舌头中部接触菜更少、两侧接触多

    4以下是对人们吃东西时感受食物味道过程的示意。“味觉细胞感受到食物中味道的刺激”应该处在什么位置?( )

    ①食物溶解在唾液里→②产生神经信号→③信号传到大脑→④大脑辨别到味道

    A.在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5影响人们味觉的主要因素,除了有先天的基因外,还有什么?( )

    A.性格 B.环境 C.身高 D.肤色

    6作者为什么说“有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胖人更爱吃肉食的原因”,而不说“有科学家认定,这可能是胖人更爱吃肉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

    蜿蜒:  

    心旷神怡:

    亭亭玉立:

    蓬勃: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金奎叔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千万万数不清的小学生参加了“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征文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但要改造世界,而且要认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阿姨从超市买回了芹菜、菠菜、莴苣、菠萝、茄子……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句子。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做游戏等……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妙笔生花。

    你参加过哪些活动?把你最难忘的一次活动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