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B.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C.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2、《囊萤夜读》一文中,对“家贫不常得油”这一句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车胤家里很穷,经常买不起点灯用的油。
B.车胤家里很穷,连汽油也买不起。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提高水平 抒发感情 表演精美
B. 水土流失 本领高超 计算精确
C. 养成习惯 发现问题 体会深刻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中有些词句特别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B.“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更容易让人明白。
C.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自己猜一猜答案,不需要问别人,多想想就能懂了。
5、“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天长了,篱落没人经过,大家都躲在家中乘凉,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B.白天长了,篱笆也变得越来越长了,只有蜻蜓和蛱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C.白天长了,篱笆旁没人经过,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事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你就别再白费力气了。
B.他什么都没说就转身扬长而去,留下莫名其妙的我们。
C.我国女排历尽艰辛,力克强敌勇夺奥运金牌,全场中国球迷欣喜若狂。
D.他牙齿咬着嘴唇,眼里闪着怒火,好似被激怒的狮子,一副生气勃勃的样子。
7、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按要求写词语。
1.写三个“自×自×”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写三个“又×又×”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 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3】上阕词诗人写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动物也有“身份证”
①每个人的身份证上都有自己的个人信息。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出示了身份证,别人就能确认你的身份。这样,你办事就方便多了。
②如果动物有了身份证,那么人们监测、研究、保护起表也全方便许多。为此,研究人员想了许多办法。比如,给动物节上记录它们信息的项圈或脚夹等。这些项圈、脚夹就成了它们的“身份证”。只不过,这些“身份证”是人类附加到动物身上的,可能会影响到动物的活动,从而降低它们保护自己的能力。
③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用来识别身份。科学家们想:每个动物是不是也有独一无二的外貌特征呢?如果有,就可以把这些特征当成动物的天然“身份证”,取代原来那种侵入式的“身份证”,在尽量不影响动物生活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和保护。
④生物学家发现:每只斑马都有独特的条纹组合。2011年,美国的生物学家设计了一个小程序。拍摄斑马臂部外侧的照片后,这种程序可以将照片生成该斑马独有的条形码,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小程序也适用于其他长着鲜明条纹或斑纹的动物,比如老虎、长颈鹿等。
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考拉鼻子上的自然花纹已经成为识别考拉身份的标志,事实证明,这种识别技术在监测和保护考拉的工作中很有效。
⑥《实脸动物》杂志上的一篇文幸说,科学家可以通过拍摄老鼠耳朵上独特的血管图案来识别每一只老鼠。
⑦为了监测、研究和保护动物,人们真是用心良苦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更多动物会获得自己的天然“身份证”。
【1】第③自然段中,“原来那种侵入式的‘身份证’”指( )
A.在动物腿上加的夹子
B.识别动物的高科技方法
C.动物头像制作的卡片
D.含有动物信息的附加物
【2】下列动物的天然“身份证”与短文介绍不一致的是( )
A.斑马:身上的条纹组合
B.老鼠:耳部的血管图案
C.考拉:鼻上的自然花纹
D.老虎:嘴边的白色胡须
【3】短文介绍了动物的“侵入式‘身份证’”和“天然‘身份证’”。哪一种介绍得较为详细?这种“身份证”的优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身份证”?
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第⑥自然段,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天地。
绿(节选)
朱自清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1】“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哪两个动词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梅雨潭“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阅读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 )的新绿,眼前一片( )。
【1】补全短文。
【2】明艳的意思是(_________)
用明艳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战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__________ 痛楚——___________
【2】“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
B.车上的人特别多。
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3】画横线的句子中,前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的善良。(填序号)
A.让座女孩 B.老人 C.女儿 D.作者
【4】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横线画出来。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5】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短文中的这位老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云和梯田(节选)
文•张抗抗
①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江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②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绒绒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盈盈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③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④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⑤初冬的梯田,颜色渐渐黯淡下去,多少有些落寂,像一座古城堡苍凉的废墟遗址。然而,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⑥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古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注:云和县:浙江省丽水市下辖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
括苍山脉:地处浙东中南部,为灵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6米,系浙东南第一高峰。
【1】照样子积累词语。
齐刷刷 ________ 弯弯绕绕 ________ 行云流水 ________
【2】云和梯田四季如画,按照文段内容选择填空。
A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B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C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D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春(______)夏(______) 秋(______) 冬(______)
【3】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作者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春梯田的柔美;描写________的变化,写出夏梯田独特的美;秋季稻熟时节,突出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刻画了秋梯田的韵味;通过将__________的梯田的白与__________的立面土墙的褐黑色对比,勾勒出________的曲线,冬梯田的立体美赫然纸上。
【5】结合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梯田之魅力,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的神奇美妙的奇观。
B.“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高度赞美了千百年来耕作于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他们创造出了土地上的天堂胜景!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弯弯的月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儿发芽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结出小指头大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一蓬蓬的种子。(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要分辨出这时候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但是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上面的病句。(有两处错误)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修改5处即得满分)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18、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演讲得真好,同学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2)老师很耐心地我们。
19、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一定会受到启发吧。请你把自己读后的感想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