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庐山
2、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英雄雨来》小说开头描写还乡河的景色,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芦花鞋》选自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
C.《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小男孩性格率真可爱。
D.《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用不同的方式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样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
3、校长经常告诉家长们,让孩子穿( )的衣服来学校。
A.最差
B.最好
C.一般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猫满月时更可爱?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东西都完玩
B.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C.玩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
D.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5、下列古诗中,没有提到“花”的是( )
A.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B.罗隐的《蜂》
C.卢纶的《塞下曲》
D.王冕的《墨梅》
6、“痧(shā)”的意思最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意思有关?( )
A.沙
B.廖
C.病
D.莎
7、一锤定音。(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解的读音。)
频率(lù lǜ ) 怔怔地(zhèng zèng)
疏朗(sū shū) 半晌( shǎng xiǎng)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学习《成长》一文,培养少年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予的故事》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差别》这篇文章告述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圈出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 yuè) 翁媪(ǎo yūn) 亡赖(wáng wú)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
(2)白发谁家翁媪 _________
【3】理解词句并填空。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豪放派词人__________这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翁媪和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4】下列对《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B.词的上阕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10、阅读专项训练。
乡村如画
①乡村,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的老家在高楼镇,那里风景如画,到处有山,到处有水,美丽极了。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②车停下了,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子,道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一盏盏路灯,像哨兵,立在路旁。
③房屋前后,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被微风吹落,宛若红霞飘落,落英缤纷,清香沁人肺腑。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看着看着,恍惚间以为花儿长了翅膀飞了起来。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线杆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呜啭枝头;一会儿在空中飞来飞去,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当你迷迷离离地陶醉在这幅画中的时候,只有鸟鸣能让你回到现实。
④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成片的稻子,有绿油油的蔬菜。当你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你会看到河里游着许多红嘴白毛的鹅,就又会立刻陷入“曲项向天歌”的美好意境中。
⑤到了晚上,你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躲猫猫”,还会看见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在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⑥乡村是这么特别,又是这么朴素。
【1】用“﹏﹏”画出第③段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再仿照第①段的批注,在下面横线上写一写自己对画出的这个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⑤段画“________”的句子中“喧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天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采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3】短文最后一句话是“乡村是这么特别,又是这么朴素”。请你联系短文,说说自己对“特别”和“朴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开始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云雾般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水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 )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 )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无限扩展,此时此刻的我们,完全沉醉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哗——( ) 闻名遐迩——( )
【2】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3】给文中的括号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
A.虽……但……
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4】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________________,再写近观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来到________________之后的真切感受,使我们读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明白:①明亮;②清楚;③公开。
苦学:①痛苦;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3】将词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一望无际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扣人心弦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惊涛骇浪 一眼望不到边
【4】阅读第1自然段,然后填空。
俞伯牙是______时代的琴师。他曾拜______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_____》的乐曲。
【5】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_______,身后是____,“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的是两种声音:①______;②_______。
【6】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句中的“他”指谁?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国的月亮城——西昌
在神州大地上,何处观看月亮最佳?那恐怕就是四川省的西昌了。
西昌古称月亮城,( )这里海拔高,空气洁净,一年四季碧空如洗,( )是观月的绝好去处。也正因如此,西昌拥有了发射卫星的良好“窗口”。再加上西昌所处的纬度较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可大大节省火箭升空的燃料,所以,西昌又成了我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好地方。
【1】请在短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短文中“窗口”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
A.标示直接引用
B.标示着重论述或强调
C.标示具有特殊含义
【3】短文中有一些术语比较难懂,比如“离心力”,我会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理解,我得到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查找资料,说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什么。(至少列举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桂林山水(节选)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桂林的山的特点,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来概括。
【2】这一段话在描写桂林的山时,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方法。
【3】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句话是作者的______,进一步说明了桂林的山______的特点。
15、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请你根据课文对“赵六是个非常勤劳的人,一次他要在自家的后院里掘一口水井,掘着掘着,咦!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是葫芦!”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修改5处即得满分)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18、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未来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一定会有许多神奇的东西。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想象一下它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神奇的功能,把它详细地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3)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