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凿壁借光”这个成语讲的是哪位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
A.孙敬 B.匡衡 C.吕蒙 D.李白
2、“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朗读这句话应读出( )的语气。
A.着急 B.好奇 C.悲伤 D.担忧
3、下列有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让人心情舒畅。
B.孩子们得知故事的结局后,笑得前俯后仰。
C.孩子们前呼后拥地来到田野里,寻找春天的足迹。
D.几位老人在公园里的座椅上晒着太阳,悠然自得。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
A.台风来了,大风将树木连根拔起。
B.国庆阅兵的时候,让我们振奋不已。
C.他满脸挂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
D.小明总是三眼一板地想出很多新点子。
5、选字填空。
澈 撤 缺 缸 诱 绣 微 徽
1、小河里的水清( )见底。
2、他因为有贪污行为被( )除一切职务。
3、任何人都有( )点,关键看你是否及时改正。
4、鬼子再( )骗雨来,雨来也不说李大叔的隐藏之处。
5、茶室后面的金鱼( )边围了许多人。
6、她的( )花技巧很高。
7、她对客人总是面带( )笑。
8、看到他胸前的校( ),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大学生。
6、选词填空。
整理 修理 清理 治理
(1)父亲还未( )的菜地被暴雨冲毁了。
(2)我的课桌坏了,要好好( )。
(3)这条河污染太严重了,应该进行彻底地( )。
(4)大家一起动手,把地面( )干净。
精心 耐心 细心 留心
(5)他进步很慢,但是大家仍然( )地帮助他。
(6)父亲伺候菜园很( )。
(7)( )的妈妈对我的关怀总是无微不至。
(8)要想写出好作文,平时就应该( )观察周围的事物。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鹅的食料并不奢侈(chì),却也总惹来狗在旁边窥伺(sì)
B.土狗自古以来就是看(kàn)家护院的一把好手,只要看到生人靠近,它就会狂吠(fèi)。
C.鹅看到饭罐空空如也,便厉声叫嚣(xiāo)起来,仿佛责备人们供(gòng)养不周。
D.小光穿上小燕尾服,打上小领结,站在讲台上,表情颇(pō)为郑(zhèng)重。
8、根据意思把本学期积累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看到蜜蜂在花间飞舞,我们就会想起诗人罗隐赞美蜜蜂辛勤劳作的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
(2)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这就是《老子》中的:“胜人者有力,_________”。
(3)少年时不懂得刻苦学习,老了才后悔,到那时再发奋读书就太迟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9、课外类文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①田夜绩麻②,
村庄儿女各当家③。
童孙④未解⑤供⑥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锄草。
②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③当家:主持家务。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
④童孙:指儿童。
⑤未解:不懂得。
⑥供:供奉。这里指“参加、从事”。
【1】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片段阅读
一路( )溪流。( )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日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 )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 ),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补全短文
【2】写一小段你自己去过的山洞。(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专项训练。
扬州个园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痩,无竹令人俗”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短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个园,请把体现这种顺序的过渡句画上“______”。
【2】短文重点写了四处景物,请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3】根据短文内容,下面句子中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项是( )
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
【4】短文的结构形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12、课内阅读。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喝斥。他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 ),( )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也毫不相让;有时( )不让,( )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语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鹅的高傲的?
______________
【3】语段中写鹅的步态傲慢,为什么要写鸭子呢?
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天窗(节选)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用“ ”画出孩子们看到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孩子们想象到了什么。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①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②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闪电从空中划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世界呢?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无奈、不快乐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子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的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_______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特点。
【3】本段中“步调”一词中“调”的读音是“_______”,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___”。
【4】本段选自“_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训练。
春天到了,你去公园游玩,发现一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正在折翠绿的柳枝,你打算怎样劝说他们,让他们懂得保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要分辨出这时候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但是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上面的病句。(有两处错误)
17、修改句子。
(1)《绿》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有很多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等。
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1.龙一鸣的叔叔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他会三四国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送完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生活习作
《我喜欢___________》
生活中,有你喜欢的植物,动物,人物,季节,一个地方,做的一件事……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之后,再围绕题目写一篇文章,让我们也分享一下你多彩的世界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