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昆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B.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昆虫是唯一会飞的节肢动物
D.昆虫与人类关系既有利又有害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七星岩风景区湿地公园
B.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生物
C.我们的校园
D.美丽的贺江流域
3、每年的5月~7月,松花江全流域进入禁渔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有利于河流生态的修复
C.有利于保护各种水生生物
D.有利于开发松花江生态旅游
4、下列菜名中的主要食材动物,具有“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等特征的是( )
A.螺蛳粉
B.白切鸡
C.香辣牛蛙
D.小龙虾
5、感冒时咽喉发炎,有时会引起中耳炎。病菌从咽部进入中耳通过的结构是( )
A.咽鼓管
B.外耳道
C.前庭
D.听小骨
6、在重大体育赛事开始前,参赛队员常在高原上进行集训,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其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7、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为了解释其中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三种环境,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这三种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植被环境 | 裸地 | 草地 | 灌木丛 |
相对湿度 | 70.0% | 74.4% | 75.0% |
温度 | 31.6℃ | 28.6℃ | 28.0℃ |
A.空气湿度大小与蒸腾作用无关
B.树叶散失的水分可增加空气湿度
C.上表中,草地环境的温度最低
D.叶片光合作用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8、地球上生存着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沙蚕可作为鱼虾的饵料
B.狗可协助人们进行刑侦、导盲等工作
C.河蚌、乌贼等软体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
D.狼群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发展构成威胁,应大量捕杀
9、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下列成语涉及的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均为脊椎动物的是( )
A.虾兵蟹将
B.沉鱼落雁
C.蚕食鲸吞
D.春蚓秋蛇
10、小型鸟类白头翁喜欢吞吃小樱桃,然后将未消化的完整种子排到距离原植物很远的地方,这体现了白头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1、如图为染色体、蛋白质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内均含有遗传物质
B.①有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C.③由①和②组成
D.①和③数量相等
1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功能的片段
B.基因和特定的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C.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D.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13、妈妈教女儿制作泡菜,再三嘱咐,要用水密封坛口,其原因是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防止其他细菌的进入
C.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D.造成缺氧环境,促进乳酸菌发酵
14、下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15、下面叙述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遗传物质所决定 ②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来 ③伴随一生④暂时性的 ⑤蚯蚓走迷宫 ⑥鸟类迁徙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16、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任意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B.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人的每一条染色体,都是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18、双壳类动物的外套膜可以( )
A.辅助呼吸
B.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保护身体内部柔软部分
D.保护内部柔软部分和形成贝壳
19、按照将来发育情况看,如图中的芽属于( )
A.芽轴
B.枝芽
C.花芽
D.混合芽
20、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脱壳后的蝉处于( )阶段
A.蛹
B.幼虫
C.若虫
D.成虫
2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①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③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化。
22、孟德尔是 人,他研究了 的遗传.
23、在人体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_____________种类型的精子,女性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
24、某人皮肤轻微划伤出血后,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这可能是由 于他血液中 成分缺少造成的。
2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是非常重要的直接证据。一般来说,生物的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_____、从简单到复杂、从_____。
26、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大多具有贝壳;②运动器官是_____。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乌贼、石鳖、扇贝、文蛤。
27、绿色植物通过_____,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_(如淀粉),并且释放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28、适量的______、充足的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9、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括: 、 、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30、下图是根尖的根尖的结构,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结构的名称:1 2 3 4 。
(2)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3)根冠的细胞不断受损死亡,可由 产生新的细胞补充,属于 组织。
31、将下列动物与它们所属类群连起来。
32、植物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判断对错)
33、我们共同生活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近几十年,由于二氧化碳等气 体的排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 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个生物合成的方 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如果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
(2)图二中的A 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它通过_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_______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图三中的_______( 填“a”或“b”) 进行的生理活动,消耗二氧化碳。
(4)图二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______(填序号)。为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34、下列是与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甲图的昆虫发育过程只经历卵、_____和成虫三个时期,所以它的发育方式属于_____。乙图的发育过程比甲图多了一个_____(填结构名称)的发育时期。
(2)丙图某果农把杏枝(接穗)嫁接到桃树(砧木)上,嫁接成功后,接穗所结的果实是_____。(填入正确答案标号)
A.杏味的桃 B.杏 C.桃味的杏 D.桃
(3)丁图表示青蛙个体发育的过程,它的受精方式是_____受精,它的发育起点是_____。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较大差异,属于_____发育。青蛙的肺不发达,需要_____辅助呼吸。
(4)对比图中甲、乙、丙、丁、戊几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_____和_____。(填图片序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