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联词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外祖父做什么,我都跟着瞎胡闹。
B.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C.外祖父年轻时,不仅读了不少经、史、诗、词,而且能书善画。
D.陆地只有这么大,才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2、汉字从古到今经历发展的阶段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3、下列各项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澄澄(chéng) 埃及(āi)
B.不愧(kuì) 於泥(yū)
C.黏着物(zhe) 精湛(shèn)
D.刀刃(rèn) 泛滥(làn)
4、默写古诗。
《游园不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填空
1.“绵”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丝织品;②柔软;③单薄;④连续不断
在“绵薄之力”这个词中,应选第___种解释;在“绵延”这个词中,应选第___种解释。
2.“载”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装载;②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③充满;④又,且。其中第③种含义,可以组词为________;第④种含义可以组词为________。
6、选自《韩非子·难一》 中的《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7、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空气 ________的威尼斯 ________的船只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街道 ________的桥梁
8、读拼音,写字词。
hú dié mà zhà gē cǎo chǎn t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zì xiāng máo dùn shén jī miào suàn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儿时(节选)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不但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就是养蚕,也要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 )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 )她欢喜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欢喜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都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过了几天要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 )大家似乎以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 )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不要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并垒起,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真是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
我七岁时祖母去世,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去世,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些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中。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1)“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句话把“满屋的跳板。”比作“棋盘街”,生动形象地写出家中养的蚕之多。(_________)
(2)“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时候我们家的空气很清新,我很高兴。(________)
(3)“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怎不令我神往?”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令我非常神往。”(________)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这两段话写了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与________的关系:商人坐小艇去__________;青年妇女在小艇里__________;孩子坐小艇去郊外_________________;老人带全家坐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戏院散场了,人们走上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两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与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B.从这两段话可以体会到威尼斯的动态和静态之美。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热闹了;夜晚,小艇停泊在码头上,城市就静寂了。
C.威尼斯人习惯使用传统的交通工具,威尼斯是一座古老、保守的城市。
【3】文中写了不同的威尼斯人乘坐小艇: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请你选择一个人物,写一写他(她)乘坐小艇时心中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阅读。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 )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在括号里填上描写老虎动作的词语。
【2】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虎的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重复使用了六个“闪”字,是否能换成“躲”“跑”等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武松有什么看法,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二)
谁愿意和你一起
天阴沉沉的,雨不急不慢地下了一整天,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连接学校与小镇的石墩桥无可奈何地浸到了水里。
班主任说:“石墩桥被淹了,镇 的同学今晚不能回家了,就和住校生挤挤睡一夜吧。上的同学请举手,我要安排一下床位。”我兴起了手。
因为个子小,我坐在第一排,但却顽皮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再加上贪玩,学习又差,因此很不受欢迎。那里,我肆无忌惮地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比如叫那个胖女孩“猪头肉”,叫那个近视的男生“熊瞎子”。现在想起来,那些无聊的绰号真是一种伤害。
班主任接着对住校生说:“愿意和蒋力洁挤着睡的请举手!”好几个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地表达友谊。蒋力洁高兴得合不拢嘴。
“愿意和陈群挤着睡的请举手!”又有好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然而轮到我时,班里一下子字表了,没有一个举手。我把头埋得爸爸的,脸上发烫,心里追悔莫及。
班主任又问:“谁愿意和鲁小磊一起?”还是没人举手。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觉得全班同学都在我,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这个作恶多端的坏小子终于无家可归了。
“鲁小磊,怎么没人愿意和你一起呢?”班主任好像太着急了,无意间说出了这句话。无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真相冲出去趟着大水回家,淹死都不怕。
“我愿意和鲁小磊一起。”刘全突然举手了!班主任松了一口气。
放学后,刘全带我去他的寝室。他一直笑着,我的脸却烫得要命。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叫他“二傻”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终于恍然大悟: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应的成语。(2分)
①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②做的坏事很多。( )
(2)先连线,再按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分)
( )留学校 恍然大悟
( )没处睡 肆无忌惮
( )起绰号 后悔莫及
( )受启发 无可奈何
(3)仔细品读,然后填空或画线。(6分)
①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②用波浪线画出一处与横线上句子形成对比的语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这让我们想起了这样一句谚语:
, 。(4分)
(4)放学后,“我”跟随刘全来到了他的寝室。晚上,“我”会想些什么呢?(3分)
(5)文章结尾写道:“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保存较好,但几千年来经历风化和人为破坏,鼻子完全损毁。根据1402年一位阿拉伯历史学家的记载,一名苏菲派狂热分子曾故意毁其容,目的是“修正宗教上的谬误”。然而,仍有很多线索能推想石像最初是什么样子。19世纪早期,人们挖掘出脱落的石雕胡子和代表埃及王权的眼镜蛇头饰,石像脸上至今还有残留的红色染料,这让考古学家推测____________,而其他部位同样发现了黄色和孔雀蓝颜料,这让雷纳尔怀疑,最初雕像____________。
材料二
多家媒体报道,一座按1:1比例高仿的山寨版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高仿的狮身人面像涉嫌触犯国际公约。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损坏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将材料一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材料二中,河北石家庄“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的负责人认为此举是为了推广世界的文化。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保护文化遗产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小草前,凝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
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
“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
“被阳光蒸发了。”
“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A.孩子睁大了眼睛,澄激而明亮。
“孩子,会的。”
“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呀。”
B.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
“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为露珠遮挡蒸发它的阳光。”
“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
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这样至少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让雪人多暖和一些
冬天,母亲和孩子堆着雪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有了。
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
母亲问,还差点什么呢?
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纽扣。
母亲赶忙劝阻,说解开纽扣会冻着的。
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儿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让雪人披上棉衣会多暖和一些。
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的身上。
【1】《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主要通过_____(对话 心理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A、B两处画“ ”的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
【3】“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联系上下文,说说孩子这时在想什么,试着把他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说说文中的孩子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食指的姿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 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 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画“ ”的句子,再填空。
词语“________”、“________”表示数量多, “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自己的王国”指的是____________。
【2】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选择恰当的词语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严肃沉默 ②舒缓平稳 ③悠然自得
【4】第二自然段写了草原从动态到_______的变化过程,忙中有序的人们,在宁静、_______的氛围中走向草原漆黑、_______的夜晚。
17、课外阅读。
小嘎子和胖墩儿的再次摔跤比赛
小嘎子上一次的摔跤比赛败给了胖墩儿,心里很不服气。今天便鼓起勇气向胖墩儿再次挑战……
胖墩儿见他来了,便只好和他再赛一场。
“这次我可玩真格的了,你可要小心哟!”小嘠子还没等开始摔跤,便给胖墩儿来了个下马威,使胖墩儿的气势削弱了一大半。
两人各站一方,对视着,小嘠子的眼里透露出的是无比的坚定,而胖墩儿的眼神则有点胆怯。
这场“战斗”,吸引了不少小孩的围观。小嘎子这次改变了战术,他先用自己灵活的身体国围着胖墩儿来回转,胖墩儿也跟着他跑着转,防止他来突袭。可胖墩儿哪是小嘠子的对手,不会儿他就头晕眼花,天旋地转了。小嘠子要的就是这个时机,使尽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搬起了他一条腿,小嘠子再一咬牙、一用力,胖墩儿“咚”的一声摔在地上。这时胖墩儿才反应过来,可已晚了,看到小嘠子用大拇指滑过鼻子,转身走去。
胖墩儿看着小嘠子扬长而去的背影,心里愤愤不平……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活——________ 胆怯——________
削弱——________ 容易——________
【2】画“﹏﹏”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替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嘎子是怎样战胜胖墩儿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小嘎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6分)
是您________ 全村妇女,________ 打糕,________ 炮火,________ 硝烟,________ 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啊!
(1)根据课文内容把上面一段话补充完整。(3分)
(2)上面一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 最后一句话中的“这”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19、阅读。
动物的“葬礼”(节选)
①在动物中,很多种类都会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倒隐之心”或“悼念之情”,并且为其举行各种各样的“葬礼”。
②生活在我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的“葬礼”极为隆重,当一头象不幸遇难或染疾死亡后,象群会结队而行,在首领的领下死者送到山体深处,雄象们用象牙掘送地面的泥土,挖掘墓穴,将死者放入后,大家一起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者投去,很快将其掩埋。然后,首领带着大家一起用脚踩土,将墓穴踩得严严实实。最后,首领发出一声号叫,大家便绕着墓穴慢慢行走,以示哀悼。
③栖息在澳大利亚草原上的一种野山羊见到同类的尸骸便会伤心不已,它们愤怒地用头、角猛撞树干,使之发出阵阵轰响,颇似人类“鸣枪致哀”的场面。生活在炎热非洲的种獾,常常采取“水葬”的方式处理死者。一旦有同伴死去,群体就立即聚拢过来,小心翼翼地将同伴的尸体拖入江中,伴随着滚滚的江水,仰头呜咽不已,表示哀悼。
④猕猴的情感更为深沉。老者断气以后,后代们就会围着它凄然泪下,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把死者的尾巴留在外边,然后静悄悄地观察动静。如果吹来一阵风,把死者的尾巴吹动,它们就兴奋地把死者再挖出来,百般抚摸,以为它能够复活,只有见到死者毫无反应之后,才绝望地重新将其掩埋。
【1】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物的“葬礼”,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句子,再填空。
在动物中,很多种类都会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恻隐之心”或“悼念之情”,并且为其举行各种各样的“葬礼”。
(1)句中的加点词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动物以____________
(2)文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动物的“葬礼”有何特点?说法正确的打“√”,说法错误的打“×”。
(1)所有动物都会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恻隐之心”或“悼念之情”。(___________)
(2)动物的“礼”形式各种各样。(___________)
(3)动物的“葬礼”都采用土葬的方式。 (___________)
(4)文中这几种动物哀悼死去同伴的方式各不相同。(___________)
【4】现在,仍然有很多动物面临被捕杀的危险,读了本文后,你想对那些残害动物的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俺家的酒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
2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6%)
例:天空格外晴朗,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1)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校园里可干净啦,
23、写作
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是葡萄的世界,是绿色的海洋!
你还知道哪些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什么特别之处?请把你了解的美丽的地方的景色写下来,题目自拟,写一篇作文,要求语言流畅,描写生动自然,表达真实情感,不可抄袭,套作。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