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不全与书法无关的一项是( )
A.笔酣墨饱 笔走龙蛇 B.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C.龙飞凤舞 翩翩起舞 D.铁画银钩 方刚圆柔
2、对《乡村四月》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B.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下面词语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榜文——告示 客官——客人 B.驿站——休息、住宿的地方。 客舍——旅馆
C.钱铺——钱店 掌柜——老板 D.郎中——新郎在中间。 墨客——旧时指文人。
4、读下面的句子,猜测加点部分的意思。
1.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_________________)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____________)
3.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黛玉便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谣(_______) 畅(_______) 咆(________) 墨 (_______)
摇(_______) 汤(_______) 泡(________) 默 (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______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农村_____________的诗。诗歌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的图景。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_________________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_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智人”智事”颇多。《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_智取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城;《水浒传》中吴用智取_________________,从此上梁山;《西游记》孙悟空巧借芭蕉扇,钻进了_________________的肚子里;《红楼梦》中的两个“智慧”女性一个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_________________。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时)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诗篇,此诗中陆游将自己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和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尽情地倾吐了出来。
7、辨字组词
蓬________ 卸________ 窘________ 呻________
篷________ 御________ 群________ 申________
衰________ 绞________ 耍________ 殖________
哀________ 胶________ 要________ 植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pài qiǎn sī liè
( ) ( )
cí qì yán zhèn yǐ dài
( ) ( )
fàn wéi zènɡ sònɡ
( ) ( )
quán jiǎo huà xiǎn wéi yí
( ) (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拉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颠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撇,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谅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1】解释词语。
莫要胡说:_________________
断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
A.奇緣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3】短文中,“行者”是指( )。还写了妖精、( )、( )这几个人物形象。
【4】画“____”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芳草地。
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汉字
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笔尖,汇成一篇篇佳作。汉字,中华民族的汉字!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街头的广告牌上,眼前的书籍上,都有汉字的足迹。我爱读书,我爱写作,我更爱中国的汉字!如果没有汉字,这一切又从何谈起?
从小,我就与汉字拉起了手。在那彩绘书中,汉字向我招手;在各种童话集中,汉字拉着我的手,为我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一本本科普书籍中,汉字告诉我一个个世界奇观,对我讲述一个个科普知识,开阔我的眼界。如今,我喜欢上了写作,汉字好像我的兵将,乖乖地听我调遣,形成一篇篇佳作,我爱你汉字!
汉字那悠久的历史也让我着迷,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从草书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楷书、行书,汉字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心血,汉字是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凝聚的核心!
每当看到熟悉的汉字,我赖以交流沟通的汉字,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句子:“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这些片段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
【1】阅读短文,补全思维导图。
【2】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1)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结合自身经历,想想汉字的特点和作用,从上面的修辞手法中选择一种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具有( )等不同的美。(多选)
A.形象之美 B.文化之美 C.音韵之美 D.艺术之美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屁股上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如果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只为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父女的表现 | (______) | 皱眉不适 | 一番对话 |
“我”的心情 | 疑惑 | (______) | (______) |
【2】“成全善良”在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姑娘(______)这个行为,另一方面指的是老人(______)这个行为。文章中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__)。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手有余香。
12、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祌,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位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雄居政坛长达十一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二流的精神6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启示( )理想( )行动( )
优秀( )信念( )严肃( )
2. 玛格丽特记住了父亲的哪句话?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 父亲经常向玛格丽特灌输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 “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这句话中的“残酷”外面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5.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探望—____________ 顾忌—____________
反义词:空无一人—________________ 接受—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
B.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
C.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的善良,体现了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
【3】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4】文中老人对待女孩让座的态度是:开始_________——感觉女孩尴尬________——下车________
【5】“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与理解。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平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用“√”标出恰当的词语。
【2】用“____”画出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3】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①这句话描写了牧场傍晚时分的景色,表现了景物的_____(A.静态美 B.动态美)。
②写远处的汽笛声的作用是_____。(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③请运用这样的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描写的是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6、课外阅读。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词语。
高朋满座:
如醉如痴:
蜂拥而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惊呆”了,是因为 ;人们“惊叹”,是因为 ;人们“震惊”,又是因为 。当演奏者再度登台演奏时,人们的心情是 。
【4】音乐家将乐器摔得粉碎,是要告诉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积累与运用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②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语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标出来。
【3】段中①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可用成语___________来概括。
【4】选段运用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再现了小艇穿行河道间的情景。
18、课外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 ),她哪里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真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āo fu( ),喜眉笑目地说: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按选文中拼音写词语,把它们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
【3】“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苹果里的星星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神秘地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得意地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于是,在那么一天,我的孩子把这消息带回家来,彻底改变了冥顽不化的我。
无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凡都仅出于好奇,或由于疏忽所致。使我深深感动的是,这深藏其中,鲜为人知的图案竟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先从不知什么地方传到我儿子的幼儿园,接着便传给我,现在又传给你们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切——“错”的苹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疏忽——(______)得意——(______)
【2】“鲜为人知”中的“鲜”应该读_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星星”指: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正确的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的切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儿子切的苹果,父亲为什么觉得自己“冥顽不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不同切法看到的苹果核形状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想到《题西林壁》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21、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条快活的小溪流日夜不停地奔向茫茫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天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瑞恩用他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梦想。 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一写自己的梦想,以及打算如何实现梦想。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