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一语末了, 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 ( )
A.完毕,结束 B.明白,懂得 C.完全(不)
【2】单他有这个不成!( )
A.不复杂 B.只,仅 C.奇数的
【3】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
A.尚且 B.姑且,暂且 C.并且,而且
2、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最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处水深,禁止游泳!”这句话是感叹句。
B.“德保真是个好地方啊!”这句话是祈使句。
C.“这次考试我怎能不认真呢?”“这次考试我不能不认真。”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
D.“他被水手们救上了甲板。”“水手们把他救上了甲板。”这两个句子意思不一样。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急跳墙 车水(____)龙 画(____)添足
(____)肠小道 万(____)更新 声名(____)藉
膀大(____)粗 推拉(____)顶 仰(____)朝天
1.小胖墩儿(_____),一身牛劲儿。
2.任你怎样(_____),硬是扳他不动。
3.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_____)。
5、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shēn shí( )二刻,wǔ yì( )高强的武松横tuō( )着一jié( )梢棒,忍着jī kě( ),行至冈下。忽见一酒家,大喜:ǎn( )不如进去要一dié( )热菜、二jīn( )肉吃,jiān( )作休息也好。
6、理解词语的意思。
1.踉踉跄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咆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知道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怎么可能呢?( )
(2)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
(3)风火山像一只巨大的拦路虎挡住了筑路大军前进的道路。( )
8、虽然纸很贵,但米芾为了能写出好字,还是满口答应,( )母亲给她买纸。
9、理解句子。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A.补充说明 B.意思的递进 C.声音的延长
【2】这个句子应该用的语气来读。(沮丧 自嘲)
【3】理解句子的含义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______)
②这句话让作者觉得,一个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必须要受到驱逐和迫害,这也是对发明者的一个考验。(______)
10、课内阅读理解。(10分)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1)红三军团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4分)
(2)彭德怀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意味着什么?(3分)
(3)细读划线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丰碑(节选)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解释下列词语。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萤火虫尾部的一粒发光的东西,好像挂着的灯笼一样。(____)
(2)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____)
【3】填空。
“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 ;“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说明他 ;“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表现了他 。
12、《将相和》选段(20分)
有一天,蔺相如(rú yú )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sì shì),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jiāng jiàng)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了厉害。”蔺相如对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 (xuē xiāo )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采集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划去。(4分)
(2)将“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3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削弱( ) 热情(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3分)
(5)用下列词语造句。(4分)(合理即可)
如果……就……
同心协力……
(6)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廉颇是一个 的人。(4分)
13、语段阅读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劣——(________) 力倦神疲——(________)
【2】此段主要对众猴的_________(A.神态 B.动作 C.心理)进行了描写,突出了猴子本性_________。(A.勇敢 B.顽劣 C.机灵)的特点,与后文石猴让众猴拜他为王的聪明机敏形成了对比。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外美文阅读。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______ 长夜漫漫______ 漫无目的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表现吐鲁番盆地的特点,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5】吐鲁番人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_____。
15、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冲毁的(困难 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致谢,两手做出胜利的V字型。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来。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掩盖 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夺去人的生命,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强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
【2】“V”字型代表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一)
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二)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孙膑胸有成竹的原因是什么?(多选)_____
A.田忌的马的整体实力比齐威王的强。
B.齐威王胜了一场后轻敌自大。
C.田忌的马并不比对手差多少。
【2】将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情况连一连。
齐威王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段)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héng hèng)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辨 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片段中这个念头指的是________。
【3】用“ ”画出片段中最能体现司马迁人生价值观的一句话。这句话用司马迁的原话说,就是“ ”。支撑司马迁活下去的信念是 。
【4】“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将这个句子换一个说法,就是:_____________。
【5】历史上死得比泰山还重的人物有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物有________。
【6】《史记》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
18、节选自《白杨》(10分)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此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 )。
(2)第一段中表达了白杨树的什么精神?(2分)
(3)请你用“不管……不管……”造句。(1分)
(4)文中第一段共写了白杨树的( )个特点,分别是( )。(2分)
(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从这句话中的“也”字可看出( )。“表白自己的心“爸爸想表白自己怎样的心?( )(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新型移动学习新宠——教育APP
(教育APP概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移动学习日渐成为在线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于是,各类教育APP也大批涌现。在教育类APP中,中小学教育APP使用率较高,用户活跃度也较高。其功能主要以题库类和作业类为主。
(媒体报道)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智慧教室、翻转课堂、在线作业APP……这些科技范儿的智慧教育应用,正越来越多的在中小学教学场景中现身……用户通过APP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检查作业,每天都会产生上亿的学习数据。疫情期间,APP更加广泛地使用在学生的线上学习之中。(《南方日报》)
最近,一种“作文APP”软件在学生和家长中受到追捧:只要轻点屏幕,选择好话题、体裁、字数后,大量作文随即筛选而出,选取其中任意段落,即可在短时间内组合“拼装”成一篇“作文”。“作文神器”虽高产,真能妙笔生花吗?(《中新网》)
(各种声音)
观点一:APP这种新的作业模式并不是对传统线下作业模式的替代,而是一种有效补充。软件可以自动批改和汇总成绩,让孩子、家长和老师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习情况。
观点二:教育APP的出现虽然对传统教育形成一定的冲击,却也不必视如洪水猛兽。相信随着技术的更新,教育APP将能更好地与传统教育进行融合。
【1】上述材料主要从APP的作用和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阐述。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PP可以(______)、(______)等方面。对于APP的影响文中也有不一样的观点,有的认为(______)、有的则认为(______)
【2】大家对教育类APP的使用观点褒贬不一,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上述阅读材料和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经验,谈谈你的观点。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把”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被”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23、习作园地。
题目:_______,谢谢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爸爸”“老师”“同学”等。
2.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描写细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感恩之情。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