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姑娘的这一笑一问表明(   )

    A. 她相信我的诚意,看出的紧张和尴尬,为了帮摆脱窘境。

    B. 她想确认一下如果她拿走了抵押的手表,会不会后悔。

    C. 她认为我拿手表抵押三角钱,这种行为很可笑,因此故意反问”。

    D. 她觉得既然是主动拿手表抵押欠款,她是可以拿走的手表的。

  • 2、下面这幅书法作品,书写的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一首古诗。你觉得这幅书法作品可能书写的是(   )

     

    A.雷震的《村晚》

    B.孟郊的《游子吟》

    C.王昌龄的《从军行》

    D.杨万里的《稚子弄冰》

  • 3、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

    B.伙计:旧时的服务员。

    C.墨客:买墨水的客人。

    D.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补充成语。

    ( )( )     ( )( )       ( )( )

    ( )( )     ( )然大( )       ( )( )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补全诗句,并将这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将诗句补全,再用你积累的其他诗句续写一句。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的惬意;快乐是“_____________”的自在。

    (3)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_____一朵瓜花_____一个绿妈炸,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______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仿照上面的句子,使用连续的动词造句(至少使用三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里的月亮再大再圆,也比不上家乡小水坑里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根据意思写出本课词语。

    ①有些相信,有些怀疑。( )

    ②形容事物有点儿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

    虽然刘星自认为偷偷玩游戏的事情掩盖得( ),但妈妈读他的解释( )

  • 7、知识积累。

    1.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文言文《________________》,“夫”在这里的读音是________

    4.《少年闰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

  • 8、有趣的谐音。(写同音词)

    pí pa ____________ shuǐ píng____________liú yán____________shù mù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1】本段节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小说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

    【2】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不太一样,例如加点字“侮”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

    A.欺负

    B.欺骗

    C.同“捂”动词,指用手蒙上

    【3】给本文加一个小标题。

    【4】概括美猴王的人物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小李毕业后被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那年冬天,小李所在的城市画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不上这个线的便属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帮助。

    小李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他们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看到了补了还露的搪瓷脸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可是当他们寻着地址推开了又一户时,小李以为,他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和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的很整齐的书籍……然而,他们没走错,

    这家的男人在几年前病逝,欠下了很多钱。两个孩子,有一个带残疾。女人一份薪水养了三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但这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 她说 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他家的 用的也蛮好的 孩子懂事 做完功课还帮他干零活

    这时,小李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油罐擦得发亮。最让小李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他的拖鞋,那鞋底是摩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地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又暖和。

    他们在这一家总共停了十来分钟,比别人家稍稍长了一些,小李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确实贫困,但他也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他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也不潦倒。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______ 状况——______ 暖和——______ 明朗——______

    【2】在短文第六自然段中依次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3】小李刚走进这家时,为何认为是走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家的“贫困”表现在哪里?“不贫困”又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相信这一家不会贫困太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祖父的园子(节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蝴蝶随意地飞”中“随意”的意思是____,还能用_____ 一词替换。

    【2】读画“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大树和土墙真的会发出声响回应“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

    (2)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______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父亲的爱

    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给了一块糖果。爸爸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妈。爸爸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爸爸听了便叫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爸爸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妈跑过来扶我,爸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是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涕,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爸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妈。”文章开头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2】“爸爸听了便叫嚷道”,“叫嚷”一词表现了(     

    A.爸爸嗓门大。

    B.爸爸性格暴躁。

    C.爸爸对“我”摔断腿的不满。

    D.爸爸送“我”救治时的急切心情。

    【3】“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给他点颜色看”指的是(     

    A.“我”十分生气。

    B.“我”决心教训爸爸。

    C.“我”决心让爸爸生气。

    D.让爸爸知道没有他,“我“照样行。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说明妈妈认为孩子偶尔犯错可以谅解。

    B.对于爸爸总是不用语言表达爱。“我”很不满,因此文中充满“我”抱怨的话。

    C.本文中的爸爸比较不善言辞,他对孩子的爱是通过一些不易发现的言语、行动来表达的。

    D.文章用疑问的方式结尾,意在告诉读者,爸爸已用种种不易察觉的方式表达爱。只要细细体会就能感觉到。

    【5】第7自然段中面线句子含蓄地表达了爸爸对“我”的思念。爸爸内心真实的想法可能是什么样的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___

    【6】第2自然段写“我”偷了一块糖,爸爸不但让“我”送回去,而且还要“我”帮助卖糖人拆箱卸货作为赔偿,爸爸这样做是否有点小题大做?为什么?

    ___

  • 13、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①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②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③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空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水面,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国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彩明丽的大理石,都被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经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谥和静止之中了。

    【1】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读第一自然段中的三处画线句子,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湖面的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4】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5】选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 14、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钱被刮跑以后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装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他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着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约而同:_______

    ②突如其来:_______

    【2】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

    【3】短文最后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两茎灯草》全文,回答问题。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次早打发几个家人、小斯,满城去报丧。族长严振先,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著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课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烟草,伸出两根手指不肯断气,这属于 ( )。

    A.细节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侧面描写

    4作者写严监生临终为两根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

    A.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

    B.突出严监生害怕侄子瓜分他的财产

    C.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严监生的吝啬

    D.体现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他

    5在下面句子括号内加入正确的关联词语。

    严监生___________不肯断气,___________灯盏里点着两茎烟草。

  • 16、你准备制作“武松”系列团扇,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了解武松不同的性格特征,制作出更具特色的团扇。

    片段一: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②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③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片段二:施恩邀武松到里面坐下,仆人已自安下肴馔,将酒来筛。武松道:“不要小盏儿吃。大碗筛来,只斟三碗。”仆人排下大碗,将酒便斟。武松也不谦让,连吃了三碗便起身。仆人慌忙收拾了器皿,奔前去了。武松笑道:“却才去肚里发一发,我们去休。”两个便离了这座酒肆,出得店来。

    【1】根据片段一武松思考后最终上山的过程你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一中第②句属于_________描写,第③句属于_________描写。

    【3】联系上下文猜测,片段二中的“肴馔”指_________,“酒肆”指_________。(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4】根据片段一、二,你认为下面不符合武松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A.爱面子

    B.英勇无畏

    C.瞻前顾后

    D.豪爽直率

  • 17、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 18、为了让报告更加有说服力,其他组员还找了一篇体现汉字文化价值的文章放在了研究报告旁,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课文同主旨:探索汉字)

    于方正之间溯源中华文明

    与兴

    ①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字”无双。近日,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越八方来到成都博物馆,构成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

    ②展览的故事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陶器上的刻画、龟甲上的符号,是汉字最初的源头。而这件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龟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③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害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zhào)版,其上附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

    ④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因此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为了提高写字速度,以及适应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变,一场“秦篆隶变”让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也成为“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展厅中,一段段居延汉简,体现出隶书普及之后对于汉王朝对外传播和疆域扩展的重要作用。

    ⑤秦统一中国后,迅速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从本次特展的展品可以看出,在汉代,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汉字”之名即由此定格。

    ⑥从上古图语到书风万千,从龟甲铜器到绢帛()纸张,汉字的魅力在形貌、载体、书写方式的更迭(dié)中不曾消减,反而历久弥新。汉字不仅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

    ⑦周天球所书《行书陋室铭轴》,用古雅工丽、余韵悠长的书风,传扬着诗人刘禹锡洁身自好、宠辱不惊的隐逸品格。宋代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观者从力透纸背的尺牍文书中可读到历代文人修身致知、心怀天下的精神脊梁。

    ⑧整个展览以苍虬有力的“为万世开太平”书法作品结束。柳公权曾言:“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方寸之间抒写出的人格气韵、精神风骨,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永恒跳动的脉搏,是江河万古、未曾断绝的华夏民族精魂所归。

    ⑨文明之璀璨历程,自汉字始,载于文物,融于时代。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方块字,在祖国日益强盛、对外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与独特的精神,驰骋于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聪聪读完文章后,有些地方没记住,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帮他回忆一下。

    文物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失。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源头是____________,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的文物是____________,见证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文物是____________

    【2】(内容理解)下面是妙妙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请你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A.最初的汉字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有很多其他的载体。

    B.“书同文字”政策的推行是“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

    C.从第⑦段中可以得知汉字中蕴藏着文人的精神风骨。

    D.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以及它的重要价值。

    【3】(段落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迁移运用)上二年级的弟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老是教育他“写字的时候要用心”,请你结合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向他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纪晓岚跳河

    清代乾隆年间,翰(hàn)林院有一位叫纪晓岚的学士。他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素以风趣机智、妙语连珠而著称。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为难纪晓岚,便问道:“纪爱卿,‘忠孝’二字怎么解释?”

    纪晓岚回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即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去死!”

    “这……臣遵旨!”

    “你打算怎么去死?”

    “跳河。”

    “好,好吧!”乾隆知道纪晓岚当然不会真的去跳河,他也只不过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他到底有什么办法免去一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开口问:“纪爱卿,你怎么没死?”

    纪晓岚回答道:“别提了,臣刚才在河边碰到了屈原,他不让臣死。”

    乾隆听了一愣,忙问:“此话怎讲?”

    纪晓岚说:“我到了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走了出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纪晓岚,你这样就不对了!想当年我因为楚王是昏君,不得不投水而死。可当今皇上圣明,是谁逼你去死的?再说,你若步我后尘,非投水而死不可,你死了倒没什么,可天下的人知道了,是要对皇上说三道四的,叫皇上的脸面往哪放啊,你应该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的,你再死也不晚啊!’”

    乾隆听了纪晓岚的话哈哈大笑说:“好一个如簧之舌。行了!行了!我算服了。”

    1下面词语不能用来形容人“口才好”的一项是( )。

    A.能言善辩 B.风趣机智 C.妙语连珠 D.如簧之舌

    2读短文,做一做。

    (1)中国古代对“忠孝”是怎样解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乾隆命纪晓岚马上去死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纪晓岚是怎样应对皇帝的旨意的?

    先是遵旨_______,然后回来说不跳河的_______:自己跳了河就会给皇上带来__________,为了皇上的好名声,自己______跳河,只好回来了。

    3纪晓岚应对皇帝的话妙在哪里?

    借用历史人物_______之口,巧妙地给乾隆皇帝出了一个______。因为乾隆皇帝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_______,也就不会让纪晓岚再去_______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张骞开辟丝稠之路。

    ①写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②写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我是小作家。

    有些文章是经过对某一事物的多次观察才写成的,《二八月,看巧云》就是如此。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