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末年至两晋士人的言谈逸事的书。
B.杨氏之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语气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C.从“为设果”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D.孔君平对杨氏之子开的玩笑并无恶意,只是逗趣。
2、下面和“烟波浩渺”这一词语的结构相似的一项是( )
A.山高月小
B.离乡背井
C.风光旖旎
D.晶莹澄澈
3、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1)“________”一词写出了牛群________的样子。牛群可能在思考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用一句话描写一个专注的画面。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写在括号里。
(1)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______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______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______
6、填入反义词
熟练——( ) 柔和——( ) 拒绝——( ) 平静——( )
清醒——( ) 崭新——( ) 慈祥——( ) 友好——( )
7、形近字组词。
瑞(______) 弩(______) 咆(______) 挠(______) 帕(______)
端(______) 努(______) 炮(______) 浇(______) 泊(______)
8、按原文内容填空。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_____ 钲: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______ 信口: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小艇》是_______国的_______写的。
4.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手指》中最苦最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薄弱。
9、晋祠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 )有河,亭( )有井,路( )有溪。石( )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 )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成缕缕的丝,□在河底,□在岸边,□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成一条条大飘带,□亭□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1】根据原文填空。
⑴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3】选择方位名词填在文中的括号内。(中 间 下 边)
【4】选择一组恰当的动词填在方框内。( )
A. 铺、合、拉、织、穿、绕、挂
B. 拉、铺、挂、合、织、穿、绕
10、分析方法。
我给妈妈剪指甲
今天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号召大家,回家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放学后,我兴冲冲地跑回家里,心想:帮妈妈做点什么呢?扫地?家里已经被妈妈打扫得一尘不染了。煮饭吧?妈妈早就在等我吃饭了。
我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忽然,我看见妈妈的手。有了!我神秘地对妈妈说:“今天我要帮您做件事!”“你要帮妈妈做什么?”妈妈问。“等会儿您就知道了。”我说。
我赶快吃完饭,倒了一盆温水,拿来香皂,神气地说:“妈妈,我要帮您剪指甲,先来给您洗个手。”妈妈惊讶地说:“今天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的小宝贝要帮妈妈做事了!”说完,妈妈乖乖地把手放在盆里。我开始帮妈妈洗起来,一摸妈妈的手,我顿时觉得好像在摸老松树皮似的,疙疙瘩瘩的。我举起妈妈的手,奇怪地问:“妈妈,您的手怎么这样呢?不像我的手白白的、滑滑的。”妈妈微笑着说:“我的傻女儿,妈妈小时候的手和你的一样。现在事做多了,手自然就会变‘老’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懂了: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不都是妈妈做的吗?为了供我读这所市里一流的学校,妈妈吃了多少苦啊!妈妈是纺织工人,工资不高,除了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以外,还经常到外边做清洁钟点工。妈妈,您真辛苦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等水把妈妈的指甲泡软了,我便小心翼翼地剪了起来。突然,妈妈的手颤抖了一下。我一看,原来是剪到肉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妈妈,疼吗?”妈妈鼓励我:“不疼,不用怕,慢慢来。”于是,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剪。这回我更仔细,更认真了……
就这样,我终于帮妈妈剪完了指甲。看着妈妈笑了,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长大了
暑假里,我参加了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野外生活训练营,当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那天,我们在营地进行野炊比赛。我们一边玩,一边捡回一些枯枝败叶,作为做饭用的柴火。到了中午,我们抱着柴火来到营地。工作人员早为我们准备了自来水、蔬菜、肉类等。我们一拿到材料,就立刻分头行动起来:有的搭灶安锅,有的洗菜切菜,有的生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盒火柴,我们终于把柴火点着了。火熊熊地燃烧着,大家都以为已经没事了,就坐在旁边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起来。
突然,不知道谁叫了起来:“火,火,起火了,起火了!”火焰腾起足足有我们一个人这么高。怎么办?容不得多想,大家纷纷拿起身边的东西就开始扑火。有的捡起旁边的树枝使劲扑火,有的把洗菜的水泼了上去,还有的竟然往火里面扔菜和石块。我也揭起一块餐布,准备用餐布扑火。可刚冲到跟前,熊熊的火焰就“舔”掉了我额头前的一绺头发。
我一下子清醒了,我们这样扑火是很危险的!我立刻向工作人员住的小屋跑去。不一会儿,几位叔叔手提着水桶冲向火场。几桶水对着火焰倒下去,火终于被扑灭了。再看同学们,有的满脸乌黑,有的衣服也被烧破了。好险啊!
最后,工作人员表扬了我们的勇敢,同时又提醒我们,遇到起火,应该立即通知大人,不应该自己贸然扑火,要善于保护自己。一个叔叔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第一个通知他们的人,虽然我没有直接扑火,但我绝不是懦夫,这是智慧。
一件意外的事情,使我长大了。
【1】以上两篇文章都是以________(写人记事)为主,都记述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在事件中的感受。
11、阅读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 秀)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 用)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 检)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 辱)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脆 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当他看到了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又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 , 。 , 。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文中( )内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罢免回乡:①停 ②免去 ③完了 ___
与世长辞:①告别 ②请求离去 ③解雇 ___
【3】填补完整《示儿》这首诗。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答:
⑴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望刚刚开凿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道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除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个下马威!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狰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马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火山给筑路大军一个怎样的下马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文中插图是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88米的风火山隧道贯通的场景,请你为它配上一段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题。
生命的姿势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躲避风雪。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
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进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_______)。
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伟大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1】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携带(__________) 裸露(_________)
【2】解释下边短语中的字。
①准备就绪 绪:__________ ②气温陡降 陡:___________
【3】快速阅读全文,说说:“生命的姿势”这一标题中“生命”的含义(整体感知全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为什么说妻子的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方括号里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A. 损害 B. 损失 C. 损耗 D. 损坏
【7】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文章中心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注意中心句通常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在□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个片段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其他三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句子“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雾漫天”描写的是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____,预测准确。“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说明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于法,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要求士兵“擂鼓”“呐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操知道上当后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这个晚上没有了书,我怎么过啊?怎么办呢?唉,捡包的人你把东西都拿走也算了,要能把书还给我,我可感谢你呢。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1】由短文标题可推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惋惜——(______) 难堪——(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
【4】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
杨柳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的活泼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
【2】当你读到“千万条陌头细柳”时,你想到的一句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的眼中,杨柳具有哪些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者眼中,世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他给它们起了很多别样的名字,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
扁豆秧( ) 阿咪( ) 白象( )
①日月眼 ②不生眼睛 ③混血美女
17、阅读理解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 资本论 辛勤劳动40年 读了大量书籍 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二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变拙为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鼓作气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鈞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亲自带领军队前往长勺应战。
到了长勺,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齐军先声夺人,首先擂响战鼓向鲁军发动进攻。鲁庄公正准备出兵迎战,谁知被主动请战、陪同而来的曹刿(guì)劝住了,说:“大王,时机未到,等会儿再说。”齐军见鲁军毫无动静,不出来应战,便再一次擂响战鼓,摇旗呐喊起来。
鲁庄公又想应战,但曹刿仍然要他按兵不动。齐军见鲁军还不出阵,便又一次擂起战鼓,向鲁军挑战。但曹刿还是叫鲁庄公命令军队坚守不战。
齐军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十分疲惫,情绪顿时低落下去,认为鲁军不会再打了,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下来。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
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响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齐军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曱,四处溃逃。
战斗胜利后,庄公问曹刿:“刚才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鼓后,才能出击?”曹刿回答说:“打仗,最重要的是靠勇气。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减退;敲第三遍鼓时,勇气已经快没有了。这时我军擂鼓进攻,用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那当然能取得胜利啦!”
1.比一比,再组词。
第( ) 摩( ) 歇( ) 减( )
弟( ) 磨( ) 喝( ) 喊( )
2. 用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摩(mó mō)拳擦掌 挑(tiāo tiǎo)战
溃(guì kuì)逃 旺盛(shèng chéng)
3.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 先造成声势以压倒对方。( )
(2) 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 )
(3) 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4) 形容战斗前精神振奋的样子。( )
4.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一鼓作气”的意思,并说说生活中,你曾一鼓作气去完成过哪一件事?
19、阅读理解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木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土,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在水面,化为一团氤氲的雾,与周围的天际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I角幽暗的倒影。
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一片粉红,在那边洒下一缕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的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
【1】文章按照__________顺序,分别描写了密西西比河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时和_________________时景色的变化,写出了密西西比河黎明的美丽迷人。
【2】第三自然段是_________________态描写,按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树叶颜色的变化,让我们体会到了密西西比河水面的美。
【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说它“真正值得铭记”是因为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的静谧之美。
B.文章主要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热闹非凡的动态美。
C.本文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优美又不乏活泼、自然、清新,让人如临其境。
D.文章通过描写密西西比河边的树木、水面、鸟儿、阳光这些景物,流露出作者对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5】展开想象,对密西西比河入夜时的景物进行静态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2、缩写下面的句子。
两只可爱的狐狸轻松自在地在屋里踱来踱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轻松习作。
雨是自然的心曲:听雨的感觉真好;雪是大地的新衣,赏雪的感觉真好;小草的萌发,小岛的呢喃,小鱼的游动,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远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呵责,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胜利时分享,跌倒时扶助,都是友情的体现,感受友情的温馨真好……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这种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请以“____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