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门 龙 必 为
B.月 文 长 丸
C.书 司 民 君
D.至 革 在 成
2、选词填空。
尊严 尊重 尊敬 尊称
(1)村委会隔壁住着一位和善的老人,因为他以前在中学教过书,邻居们都( )他为李老师。
(2)我爷爷虽然文化不高,但是生活经验丰富,没有私心,肯帮助人,所以得到了大伙儿的( ),村里人有了什么事都愿意来找他商量。
(3)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 ),我们必须查办这些贪污分子。
(4)( )长辈和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花落谁家。(选字填空)
纪 记 渔 鱼
( )念 ( )家
日( ) 金( )
( )律 ( )民
( )录 打( )
4、按要求补充诗、词、句。
(1)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_。(吕岩《牧童》)
(2)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日新者日进也。(《二程集》)
(4)你若要____________________,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5)走进宋词,感受到辛弃疾笔下和谐的乡村生活:“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走进对联,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楼外青
山,______________,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______________”。
(6) 父母常用《偶成》中的“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老师常用《荀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我们也会用刘禹锡《浪淘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黄河壮观景象的惊叹;还会用《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5、根据要求写词语。
(1)请写出几个描写黄河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将下列谚语补充完整: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
(3)写一句歇后语:暑假里,启明小学的同学们为远在青海的孩子送去了一些学习用品,这些东西虽然不是新的、贵的,但却是他们最需要的,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写。又高又远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填写近义词
精致——(______) 欢喜——(______) 小器——(________)
7、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约定——(_____) 依次——(_____) 显然——(_____) 放肆——(_____)
反义词:轻蔑——(_____) 放肆——(_____) 灵巧——(_____) 勇敢——(_____)
8、词语书写。
juàn liàn chàn dǒu hóu lóng fàng sì wéi gā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fù yōng mó quán cā zhǎng yǎng zūn chǔ yōu
____ ____ ____
9、课内阅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1】第一自然段通过对沃克医生_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说明这项手术的_______。
【2】最能表现病人忍受着极大痛苦的四字词语包括“_______”“_______”,这里表现出他的_______。
【3】这次眼部手术一共七十二刀,病人之所以能够清楚地记得,是因为( )
A.病人的神志清醒。
B.病人没有打麻药。
C.病人意志坚定,遭受的痛苦极大。
【4】沃克医生对待手术之前的态度是“_____”,这次的表现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概括。
【5】仿照这种写作手法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中,“变化是有的”是指_______________,“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把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用横线画出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
【2】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3】选文中运用了________和 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
【4】郑和的这次远航遇到了哪些凶险?用“不但……而且…”把它们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中,你体会到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节选自《白杨》(10分)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此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 )。
(2)第一段中表达了白杨树的什么精神?(2分)
(3)请你用“不管……不管……”造句。(1分)
(4)文中第一段共写了白杨树的( )个特点,分别是( )。(2分)
(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从这句话中的“也”字可看出( )。“表白自己的心“爸爸想表白自己怎样的心?( )(4分)
13、我会阅读。
花木兰(节选)
……
刘大哥:唉!
花木兰:刘大哥,你为何叹气呀?难道你不愿从军?
刘大哥:倒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想来想去,觉得男子太吃亏了。
花木兰:这话怎么讲?
刘大哥:你想,我们男子要从军打仗,出生入死,可是女子呢,整天呆在家里坐享清闲,事事都要男子干。你说我们男子不是太亏了吗?
花木兰:刘大哥,你这话就太不合情理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到边关打仗杀敌,女子在家,白天耕田种地,夜晚纺纱织布,不分昼夜,辛勤劳作。你想,将士们吃的粮食是谁种的?你看,咱们身上的鞋袜衣衫,哪一件不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出来的呀?
李大哥、张大哥:花兄弟说得对,女子也是劳苦功高哇!
刘大哥:(恍然大悟)我想错了,多谢各位指教!
【1】写出文中含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选文的体裁是 ,它是由剧中人物的 、 、 和舞台指示组成的。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3】花木兰用哪些具体事例说明女子也是劳苦功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青海的山和水
今天,我在家里看电视——介绍西部开发的青海省。啊!我被眼前的景物深深地吸引住了。
瞧!西部美丽的青海湖,它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清澈的湖水,绿波荡漾。鸟儿在湖面上玩耍着,在天空中飞翔着。山壁陡峭,屹立在湖边。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林,水流澎湖……
我爱青海的山山水水,更爱这洁净的大自然。这里没有工业有害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这里也没有混杂的噪声,这里只有安宁和清静。这里是鸟儿栖息的乐土。这里闻不到污水排放的臭味,只见那清澈见底的湖水,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嬉戏。
我时常想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在美丽的青海湖旁建一座旅游度假村,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到这里观赏、休闲。我要让更多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湖水 ( )的噪声 ( )的大自然
(2)小作者通过 了解了青海,美丽的青海湖是我国 ,那儿没有 ,也没有 ,只有 ,那儿闻不到 ,只看见 。
(3)小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美好愿望?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花魂(节选)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秉性”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这里“梅花的秉性”是指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了外祖父对_________的赞誉。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
(1)这段话表达了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
(2)这段话说明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3)这段话说明老人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4】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句有关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迷途笛音
那年我6岁。离我家仅yí jiàn zhī yáo( )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 fèi qì( )的采石场,父母亲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随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了一条僻静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小道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吃晚餐了,父母亲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xún shēng zǒu qù( )。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递到我手中。我俩在一阵qīng cuì yuè ěr( )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他听到哭声时,便断定我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淳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 ) 领会——( )
确定——( ) 手足无措——( )
3.读文中画线句子,并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当时”是指___________的时候,“今天”是指___________的时候。
(2)“领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指“我”领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假如你就是这位迷路的小孩,当你领悟到了那位吹笛人的用心良苦,你会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朗读画“ ”的语句时应该( )。
A.语速由慢到快,语气由平静到激昂。
B.语速由慢到快,语调平缓自然。
C.语速由快到慢,语调由高到低。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5】“别了,我爱的中国”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照亮别人
①“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
②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释。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里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③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车灯是开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一时调整不过来,如果对面的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④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一个人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点明文章主题的句子。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段说“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这里的“实际经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进步的事例呢?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乎乎地说:“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 ”上补全对话。
【3】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改写成陈述句:
2巧克力、压缩饼干冻得像鹅卵石一样坚硬,难以人口。
写一个比喻句:
3.事业与我同在,亲人与我同在,祖国人民与我同在。
写一个排比句:
21、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提起明星,我们总觉得他们遥不可及。他们当中有歌星,影星也有作家、科学家……可我们心中的明星不一定是这些公众人物,也可以是你的同桌,或者是你们的校园之星,或者是你所读的某本书中的主人公……请以“我心中的明星”为题目,写一篇习作。
温馨提示:1.抓一两件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2.叙事条理清楚,过程具体,注意运用学到的各种写作方法;
3.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