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有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想要推卸责任给中国,让中国来承担后果,转移国民的注意力。下面名言中不能恰当用来警告这样恶意栽赃和抹黑行为的一项是( )
A.多行不义,必自毙。 B.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C.侧隐之心,仁之端也。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以下句子中表达情感的方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2分)
A.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B.赤道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C.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D.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尼罗河是埃及生命的摇篮。
B.这只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刷板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D.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牵扯着、牵扯着……
4、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汉字产生于__________年前,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________、________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2.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隶书、________、行书、草书。
3.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2) ( ) ——单刀直入
(3)徐庶进曹营——( )
7、将下面加点字词的音节补充完整。
诡计ɡ___ 霹雳___ī___ì 胯下k___ 簌簌s___ 抡起l___ 踉踉跄跄l___ q___
8、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欣赏一( )美—( )摇摆一( )
反义词:
热闹一( )美丽一( )鲜艳一( )
9、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儿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儿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1】在体现泥人张的技艺高超的句子后“√”。
(1)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
(2)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
(3)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
(4)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 )
【2】泥人张是用哪两件事来“回报”海张五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抓住文中人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描写,突出了泥人张艺高胆大的特点。
【4】请分别简要评价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国家,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来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起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这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地把蜡烛吹灭。一声危机似乎过去了。
可是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蕊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站起来,一边端着烛台一边往门口走。中尉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她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蜡烛起来越短,马上灾难就要来临。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德军 (①严谨 ②严峻③严密④严厉)的搜查。
【2】把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说说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3】第五自然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拐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早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崔明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并不以为奇,就 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 着他的袖管, 着他的衣襟,直到 出帽子来为止。
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的神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好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儿,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用一种方法抓掉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す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国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祖父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有删改)
【1】《呼兰河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2】把右面的动词填入文中合适的横线处。 摸 找 抱 撕
【3】文章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了祖父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的心里“另是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文中指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保护,所以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为什么说:“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请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用横线划出来。
【3】这段话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中指做事( )的特点。
A.勤劳机敏,敢于探险
B.吃苦耐劳,不图名利
C.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D.体态优美,能力弱小
13、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景阳冈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见( )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将下面的动词选填到文中的括号内。
扑 闪 掀 剪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画“﹏﹏﹏”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重点描写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从动作描写方面来表现老虎难打。
14、挑战课外阅读。
修车师傅
①我家门对面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我每天上学放学总要经过这个修车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在我眼里他如同街边的枯树,路边的残草。
②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咚咚”,我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只见站着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的人,脸上手上沾满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傳。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我怎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心里还有些害怕,赶紧关上门。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③晚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铺修理,到现在还没拿回来。我突然想起修车师傅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他在一家一户寻找车主啊!我和爸爸跑到修车铺,只见黑暗中那位修车师傅正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搓着双手,踩着双脚,不时地往手上哈气,旁边放着的正是我家的自行车。他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手中。爸爸紧握修车师傅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了!您把车锁上就可以回家了呀!”修车师傳好像听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纸和笔,在手心里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我怕你晚上要用车。
④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想到他挨家接户寻找车主的情形,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地等待车主的画面,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寒风依然凛冽,回头望去,他却像苍翠、高洁的松柏屹立在街头。
【1】用“ ”画出一处对修车师傅的外貌描写。
【2】第②段“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修车师傅“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第③段画“﹏﹏”的句子是对修车师傅的_________描写,说明修车师傅在寒风中感到很_______ ,但是他依然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离开。
【4】文中多次描写凛冽的寒风,对其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渲染爸爸着急用车的心情。
B.衬托修车师傅的形象。
C.象征街坊四邻冷漠的心。
D.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15、调查结束后,聪聪偶然读到了下面这篇文章,他觉得可以将“雨”这一事物列入他的调查报告中,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雨
林翠珍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客居他乡,阴雨绵绵之时手捧书卷聊以消遣,一首《渔歌子》让我梦回故乡,思绪万千。
②故乡的雨,是明亮、浓绿的。晶莹剔透的雨丝从天空中飘洒下来,太阳虽然躲了起来,但光线还是那么明朗。喝足了水的草木,枝叶的水分达到饱和,绿得愈加旺盛而耀眼。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
③我喜欢站在屋檐下看雨,数着从屋檐落下来的雨滴,一滴,两滴,三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我拿瓶子罐子接屋檐流下的雨水,容器里的水慢慢都满了。万千雨珠落在地上,又汇成了一条奔跑的“小河”。外婆双手忙活着,嘴里还轻哼:“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我听了,跑进屋里,听外婆唱了几首,又跑去看雨了。
④你瞧,淅浙沥沥的雨,如轻声细语,沙沙簌簌,好像在唱一首绮丽又悠长的歌谣。斜风细雨,又如同一支画笔,把晴日勾画出的乡村之景,缓缓地晕染开来,远处的山丘、树林,好像是浓墨的线条沾了水似的,变得朦胧隐约,显出一派古朴而包容的气象。
⑤雨慢慢变小了,虽还在继续落,农民已身披雨衣走向田野。院门前的小路上,方才的脚印刚被雨水淋去,又一行新的脚印印在泥泞中。如果还带着半月似的牛脚印,便是冒雨牧牛的人。如果看到一串带着横纹的鞋印,我便知道舅母从这儿经过,去看她的菜园了。我趁外婆不注意,撑一把小伞,沿着鞋印跟去。草木清新的气息,伴着飞舞的水花沫子,随风扑向我的脸庞。池塘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和草丛里虫子啾啾的声响,一如我此时所获的兴奋和快乐。到了菜园,果然看见舅母戴着斗笠在侍弄瓜菜。她用长草叶轻轻固定还没攀稳的丝瓜苗,拿铁锹铲起被雨水冲下的田垄,间或拔去长得过密的青菜……我就在边上玩,转动雨伞,看雨珠飞溅下来。
⑥等外婆找到我责备的时候,我理直气壮地说:“外婆,我帮舅母干活哩。”外婆被我逗笑了,说:“你这个小不点,要是真能帮忙就好了。”外婆说这话,一转眼已是二十年了。我早已长大,离开了故乡。
⑦岁月悠悠,一路走来,跋涉风雨,虽然经常看雨听雨,但儿时那种任性与欢乐,此生难再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雨难解愁思万千。我想念外婆,想念村庄,想念故乡的雨。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作者围绕“雨”写了哪两件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聪聪认为“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这句话非常精彩,请你帮他从以下角度赏析。
(1)修辞手法角度(任选一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官描写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情感)本文借“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学写作
挑战题 本文借“雨”抒情,请你选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某一事物,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150字左右)[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语段精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的说:“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 ) 留恋——( ) 敬重——( )
【2】从哪些句子你体会到毛泽东凡人的情怀?用“ ”画出来。
【3】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
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A.这句是毛泽东的语言描写,写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情怀。
B.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C.这向外貌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对儿子的思念。
17、阅读理解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
【1】“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怎样理解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18、阅读《威尼斯的小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船只来往很多,他操纵自如,豪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作者将威尼斯的小艇先后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2】文中画“ ”的句子中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在原文用修改符号修改。
【3】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_________)的石桥 (__________)的古建筑 (__________)地穿过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中的“特别好”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智者的幽默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富有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这幽默中尽显老人的机智灵活和反应敏捷。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老人说完,又是一声爽朗的大笑。我们从老人的幽默谈吐中,深深地感受到那热情豁达、思想活跃的品格。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1】成语谐音往往造成幽默效果,请还原文段④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边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1)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段⑩和你对生活的体验,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变句式。
⑴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⑵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
1.你最近读了哪本课外书,这本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中,你遇到过哪些难忘的事情?请你选一件写出来,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