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耘田 榆树
B.割掉 拨苗助长
C.蚂蚱 蝴蝶
D.瞎闹 水瓢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狮子是一种非常猛烈的动物。
B.小强和小明聊天,他告诉了他许多心里话。
C.对于未来,我的内心充满了希望。
D.吴厂长介绍许多陈师傅的先进事迹。
3、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儿也不像他皱巴巴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稳稳当当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A.哑巴老人爱干净。
B.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C.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
D.哑巴老人热情周到地为过河的人服务。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看到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我不由得想起了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动作,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3.《从军行》一诗中表现将士们豪壮誓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中写小孩快乐游戏及游戏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凉州词》一诗借自然现象来暗喻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谊,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汉字。
náo (______)痒 bān (______)手 手wàn (______) tì(______)头 伤bā(______)
屏zhàng (______) 肉xiàn (______) shǎ(______)子 niē(______)住 泥jiāng(______)
7、多音字组词。
刷shuā(_______)shuà(_______)
扎zhā(_______)zā(_______)zhá(_______)
露lòu(_______)lù(_______)
模mú(_______)mó(_______)
应yìng(_______)yīng(_______)
8、先补全词语,再完成练习。
一针____________ 久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自禁
一声____________ 汗如____________ ______天______地
舍己____________ 不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起敬
1.画“ ”的词语含有一对反义词,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
2.画“ ”的词语是描写人物品质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
3.两人________,自有许多话说。(选词填空)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了;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待不住,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的蜘蛛则是在午夜以后开始织网,到凌晨四点左右停止工作。看来它们的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大约七十次,呼吸大约二十次。人的体温在清晨最低,黄昏最高。夜晚,大脑皮层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你如果马上上床睡觉很快便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可是你如果强打精神,半夜还在灯下复习功课,就会给大脑皮层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拧乱了身上的“钟”,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再如,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早吃晚吃没关系,所以不按时吃饭。岂不知,到了该吃饭的时候,身上的“生物钟”已把消化液准备好了,并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因此人长期不正常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会得胃病。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但“生物钟”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你如果有志去揭开它,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有改动)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复习时可以熬夜到很晚,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B.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头鹰开始觅食。这是动物体内存在“生物钟”的表现。
C.不按时吃饭,人体的“生物钟”会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
D.科学家认为,“生理钟”只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结果。
【2】( )是在午夜以后开始工作的。
A.小鸟
B.猫头鹰
C.蜘蛛
D.壁虎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跳和呼吸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七十次,呼吸二十次。( )
(2)动物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
(3)吃饭不受“生物钟”控制。( )
(4)长期熬夜学习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 )
(5)人的体温在黄昏最低,清晨最高。( )
【4】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英爸爸说:“我的身体非常好,可以不按时吃饭。”
小英爸爸的说法是___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期末考试快到了,小英复习很刻苦,每天都要复习到夜里十一二点,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詹天佑》片段,回答问题。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1】文中这条“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的提示,请画出“人”字形路的草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修筑过程中,詹天佑是怎样客服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用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替代。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是表现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记忆中,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一座小山,人们都称它白头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名副其实。我从懂事时就记得,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山顶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也许这就是它所以得名的原因吧!
30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如果要问有什么感受,我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过去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如今摩托车在路上穿梭往来。有几家的门前还停着锃亮的“桑塔纳”呢!低矮的石房小屋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漂亮的幢幢小楼……大概游子总爱追寻儿时的记忆吧!在家乡转了儿圈之后,我突然发现,白头山不见了。我好纳闷,忍不住和一位老乡谈起这件事。老乡哈哈一笑,说:“白头山还在呀! 可是它早就不叫白头山了。”“那它现在叫什么山?”“翠云山!”老乡用手往前一指说,“山还是原来的山,名却不是原来的名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目望去,只见眼前的这座小山上一片碧绿,有如翠云密布。松树、柏树以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挺拔直立,茁壮成长,显得生机勃勃。我恍然大悟,禁不住赞道:“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这样看来,小山“改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并选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白头山“名副其实”的词句。
【4】“白头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翠云山”?
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后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
13、与象共舞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1)近义词:起初(________) (2)反义词:紧张(________)
【2】用“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检阅台
音乐之都维也纳(节选)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座 坐) 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 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 渡)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逸、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 (惯 贯)例。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每到新年,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在下面打上“√”。
【2】用“__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摇篮”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笑题。
①……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②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③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④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⑤二十多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短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节选部分,按“借箭”过程填写。
绳索连船,开向北岸→靠近水寨,______→逼近水寨,仍擂鼓呐喊,掉船受箭→______→______。
【3】读短文并联系课文节选,写出诸葛亮借箭成功的条件(至少写3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你阅读古典名著感受人物形象时,通常采用哪些方法?(可多选)
(1)联系整部名著( )
(2)抓住章节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
(3)结合插图和电视中人物表现推测( )
(4)没有依据凭空想象( )
16、可以改变的是态度
有位老妇人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帐 账)单,老妇人发现比原来谈(托 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这位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淌下了眼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 )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 )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鞋子一样,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毕竟,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方——( ) 推重——( )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填空。
(1)“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一句中,“自己的境况”具体指______________。
(2)初见男主人的时候,油漆匠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男主人______________;后来,油漆匠对男主人的态度变为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哪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在括号里打“√”。
(1)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
(2)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 )
(3)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
(4)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 )
17、课内阅读。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2003年10月15日,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
【2】飞船顺利返回后,航天员杨利伟说了什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航天科学家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选自《鸟的天堂》)
【1】联系句子解释“应接不暇”这个词语,并用“—”划出具体说明应接不暇的句子。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共有两句,第一句概括地讲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第二句具体讲____________。从中流露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愉快心情。
1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选文中的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画“ ”的部分是对人物______的描写,表现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的品质。
【4】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作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60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3、快乐习作。
学习了本单元“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们学会了如何写研究性报告。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