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光的三原色色光照射在墙壁上的示意图,图中2号区域(斜线阴影)为三原色叠加区域,图中区域1和区域2应标的颜色分别是( )
A.蓝色、白色
B.绿色、白色
C.黄色、黑色
D.黄色、白色
2、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50km/h,轻轨可以每分钟行驶2.2km,以下速度由小到大是(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3、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骄阳散雾
C.深秋,铁网挂霜
D.寒冬,冻衣变干
4、近年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用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可以( )
A.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B.增大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C.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D.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5、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
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6℃
B.初中生的身高一般为1.6m左右
C.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mm
D.人跑步的速度约为20m/s
7、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 37℃
B.近日,西安昼夜温差可达30℃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42℃
D.常见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
8、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及参照物的选取,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静止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照物的
9、“农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农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10、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
A.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B.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城市道路上设立禁止鸣笛标志
1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B.人们休息时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潜艇上的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12、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
A.你的质量约为500g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70mm
C.正常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13、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松紧度
14、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体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16、下列对图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在纸板上仍可承接到入射光AO的反射光
B.乙图:在B处放个硬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C.乙图: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2cm,蜡烛的像B到蜡烛A的距离为24cm
D.丙图:此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均为90°
1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 )
A.小孔成像
B.激光准直
C.对镜梳妆
D.手影游戏
18、百米赛跑中,小明5秒时的速度为9.0m/s,10秒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本次比赛中,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0.2m/s
B.9.6m/s
C.10m/s
D.9.8m/s
19、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阳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小阳用该放大镜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离镜片20cm处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
B.奶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可能为25cm
D.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一定小于20cm
20、“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21、2023年4月1日,册山街道首届迷你马拉松激情开跑!跑步时,小娟发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身体也有发热的感觉,她猜想跑步锻炼后体温会明显上升。于是她通过体温计测量了跑步前后的体温,该行为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里优美的钢琴声,它不是噪声
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23、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B.当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把物体从物距20cm处移动到物距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D.当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投影仪利用这一原理
24、据说,现在已经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其实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铁片
B.玻璃
C.真空带
D.塑料
25、小明的梦中经历:他和小华困在池塘中央的冰面上,冰面非常光滑,无法利用摩擦推动小船。如图,是他们的奇思妙想——把行李向后扔出去,船就前进了。他们奇思妙想的物理学原理是___________。人对行李的力和行李对人的力是一对___________力。此现象还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6、车正常行驶速度是54km/h,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是5m/s,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______倍.若它们都运动相同距离时,汽车需1.5h,则自行车就需______h.
27、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15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在靠近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后变大,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cm。
28、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如图甲所示),搭载着“玉兔三号”月球车(如图乙所示)返回器,并携带从月球采回的质量为1731g的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
(1)“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距月球表面200km 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探测器绕月入行时,运动状态_______(选填“发生改变”或“不发生改变”);“刹车制动”时,发动机的喷管向前喷射燃气,燃气就会对探测器施加向后的制动力,这说明_______。
(2)月球对它的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引力的。若月球车在地球上的重力是 1400N,那么抵达月球后,月球车的质量为______kg;2021年2月22日,质量为1731g的月壤被运抵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国家博物馆月壤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N。
29、甲、乙两颗相同的子弹,飞向同一块木板,结果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则甲子弹的动能______乙子弹的动能,甲子弹的速度______(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子弹的速度,判断的依据是甲子弹能够______较多。
30、跳水运动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也同时对运动员施加向上的弹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3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丙所示,此时通过L1的电流为______A,通过L2的电流为______A。若灯L2烧坏,电流表A2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33、一架托盘天平的铭牌上标有“称量200g、感量0.2g”,用这架天平能否分别测出一个苹果和一枚大头针的质量?______
34、现代新型住房安装的都是双层玻璃门窗(如图),这样的门窗隔音效果好。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就是在___________中很好的减弱了噪声。
35、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小明发现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蜡烛向______调节;
(2)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实像,这样小明得出了u>2f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经过思考,小明觉得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不够完善,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他应该将蜡烛移到______(填“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的其它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3)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发现当f<u<2f时,v ______(填“<”、“>”或“=”)u;
(4)当u=5cm时,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让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到的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作用。
36、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30N,体积为1000cm3,现将其体积的浸入水中,此时水面距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0cm,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
(1)物体A受到的浮力。
(2)绳子对A的拉力。
(3)若将绳子剪断,物体A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37、近年来,我市“创卫”成果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人居环境提升等创建整治活动的推动下不断巩固提高,城乡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如图是一辆洒水车,其水箱容积是14m3,装满水时总质量是26t,车轮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求:
(1)洒水车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当洒水车空载(不装水)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洒水车对路面的压强。
(3)若洒水车以1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5min,所受阻力为N,求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做功的功率(忽略5min内洒水车洒掉水的质量)。
38、一石块的体积为20m3,为了获知它的质量,某同学在石块上取下了样品,用仪器测得样品的质量为1×10-2kg,体积为4×10-6m3,求:
(1)石块的密度ρ石;
(2)石块的质量m石.
39、如图所示,F点既是凸透镜A的焦点,也是凹透镜B的焦点,请将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40、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1、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均不计空气阻力)如图,细线悬挂的小球摆到图示位置时,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