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骑鹅旅行记》中,黑乌鸦的首领叫________。( )
A.莫顿
B.阿卡
C.斯密
D.尔黑旋风
2、根据《杨氏之子》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
B.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
3、给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莫名其妙
(1)名字,名称 (2)出名,有名 (3)说出 (4)量词,用于人
2.无缘无故
(1)缘故 (2)缘分 (3)沿着,顺着 (4)边
4、填空。
犯罪分子每天过着难熬的日子,如果听到有警车鸣笛的声音,就如惊弓之鸟一般不知所措。用一个成语形容犯罪分子: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6、按要求写句子。
(1)描写情景,表现“焦急地等待”。____________
(2)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4)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____________,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5)“及笄”指女子年满____________岁,“而立”指____________岁。
7、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jì 妒_______ _______然 药_______ ________续
liàn 锻_______ 眷_______ 白_______ 项________
chéng ______认 _______市 _______实 ________澈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肃___起___ 抓___挠___ 一___正___
绞___脑___ ___此不___ 随___所____
默不______ ___然大___ 心___胆___
9、题 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兹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一只只粉红色的小喇叭,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若人喜爱?
冬天 一场大雪过后 石榴树披上了白雪 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 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多美啊 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
(2)给短文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3)第3自然段中“丰硕的果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画出短文首尾照应的两个句子。(2分)
(5)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是 ,它是按 顺序描写的。(2分)
(6)用“——线”画出上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线画出一个拟人句。(2分)
(7)本文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 ,总结句是 ,总结句的作用是 。(3分)
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15.38分 | 18.91分 | 98.85分 |
2018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 中国 | 美国 |
公共图书馆数量 | 3076个 | 8951个 |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 个/44万人 | 个/1.3万人 |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 0.58本 | 50本 |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 7% | 62% |
人均年阅读量 | 4.39本 | 7本 |
图书畅销类型 |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 小说、科技等 |
【1】你从两张调查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与读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你最喜欢的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樱桃情
①在乡下外婆家,我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就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与樱桃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岁月随风飘逝,然而那树、那人依然令我醉心回首。
②外婆家门前有三棵樱桃树,树干粗细比碗口小一点,一身粗皮很难看。每当早春时节,光秃秃的枝条上便长出一点点芽苞来。不几天,那些芽芭便绽开一部分,长成了嫩嫩的叶子。又仿佛是一夜之间,剩下的那部分芽苞便成了白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头。
③这时候,我那被关闭了一冬的心便开始萌动,继而雀跃起来。我开始围着那棵樱桃树转呀转,外婆则总是将一只脚放在门上,侍着门框慈爱地望着我。
④有一天,我在树下发现了一片花,我知道,要开始结樱桃了。于是我开始抱着树干拼命地摇,看着那花瓣飘落下来,我更得意忘形了。那时候,只是出于一种想吃樱桃的急切心情,现在想起来,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实在美丽。
⑤外婆可不依,一发现我摇树,就捡一根棍子开始追我,她踮着一双小脚当然是跑不过我的。我也有不注意被抓住的时侯,她凶神恶煞般地扬起手,却总是轻轻地将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地说:“你不想吃樱桃啦?”我总是满不在乎地说:“咋不想呢?我把花摇落了就会快点结呀!"外婆无可奈何,摇摇头,笑了。
⑥从樱桃只有一丁点儿大到樱桃成熟,我每天都要去摘几颗。开始,外婆总是不许,我只得偷偷摘。渐渐地,外婆也就不管了,随便我怎样想方设法地摘樱桃。外婆还是倚着门,一只脚放在门上,微笑着望着我。
⑦暮春时节,樱桃真正成熟的时候到了,可是,那剩下来的红透的樱桃尽管随着枝条,在风中摇曳,我却只能望而兴叹。这时候,外婆一边搬来椅子,一边唠叨:“这回好,剩下的全归我啦!”然后将椅子放在树下,颤巍巍地爬上椅子,踮着脚,将身子伏在树干上,费劲地将有樱桃的枝条拉近,将樱桃小心翼翼地摘下放在身前的口袋里。当外婆从椅子上下来后,却将樱桃全部给我。偶尔,她也会摘下一颗轻轻地放在嘴里,眯着眼一吮一吮的,似乎在细细品味……
⑧时光一去不复返。每当我想起童年,就想起那几林樱桃树,想起外婆……
【1】阅读第④自然段,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婆非常疼爱“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 ,以及“我”对外婆的___________之情。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为“有形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迷、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
材料二: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如右图),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材料三: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一位。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材料四:①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连成万里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有6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②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节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的正误。
(1)美丽的敦煌莫高窟、秦兵马俑、南京明孝陵、南京云锦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______)
(2)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中,正方形代表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______)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______)
(4)截至2019年7月,中国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______)
(5)材料四选段②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丽江古城、哈尼梯田等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______)
【2】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院吟
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一个最恰当的词是__________。
【2】第2段写出,“小院”怎样的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
【3】第2段中,画线的“望着这新鲜的世界”一句,写出了谁的感受?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统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第3段中画线的两句话不能前后调换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本文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内容上看,本文以写___________为主;从写作意图上看,本文重在________。
14、轻松阅读快车。
春的消息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过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搔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1)全诗共______个小节,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对____________浓浓的爱意。
(2)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3)第二小节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作者把________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换上春装,飞过树林,飞过山冈。
(4)第三小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戏春图:从“________”一词,能体会到作者发现第一只蝴蝶时高兴又情不自禁的感情。“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捉住蝴蝶的高兴又怕伤害小蝴蝶的心思。
15、阅读《将相和》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句中“厉害”的意思是( )
A.剧烈,严重
B.严厉,严格
C.凶猛,难以对付
D.利害
【2】文中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
B.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C.秦王我都不怕,不会不怕廉将军。
D.秦王我不怕,怕廉将军啊!
【3】“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个句子,从强调保卫的对象来看,朗读时重音的词应是( )
A.他们
B.同心协力
C.保卫
D.赵国
【4】文中画“ ”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环境描写
D.外貌描写
16、知识巩固。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 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寂静的反义词________
【2】晚上的时候是什么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描写了什么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萧伯纳的趣答(片段)
在一次宴会中,轮到很瘦的作家萧伯纳发言时,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讥笑他说:“啊,萧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微微一笑,答到:“嗯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了世界上闹灾荒的原因。”这句话使他的发言一开头就显得充满了智慧。
萧伯纳的话包含了什么意思(4分):
18、课外阅读。
失去记忆的老人
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建议我去看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的一个早上,我匆匆去上班,果然在那个街角看到了他。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里,他向右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做着“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甩过头,保持垂首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过这个念头。我向路过的几个行人打听,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们不是摇摇头,就是摊开两只手。
瑞典夏天阵雨多。有一次我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正赶上下雨。他既没穿雨衣,也没打雨伞,仍然笔直地站在街角。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到面颊上,他好像根本不知道似的。我立即将伞撑到他的头顶上,直到雨住了,才离开,他没说一句话,甚至也没看我一眼。
后来,我去了丹麦,入冬才返回瑞典。第二天上班经过那条街,没有碰到他,心里空落落的,下班后,飘起了大雪.我急急地赶到那个街角。老人正在那儿站着,帽子上落满了雪,胡须上挂着白色的雪花,活像一位圣诞老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他身边抓雪玩.眼光不时飘向老人,我便走过去问那男孩:“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他是我爷爷,”我猜中了,便又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我猜你爷爷在给什么人站岗、是吗?”“给国王。”孩子脱口而出。我便顺着孩子的思路、故意逗他往下讲:“可是.国王不是住在皇宫里吗?你爷爷怎么在这儿站岗呢?”孩子眨了眨眼睛,像在想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又去抓雪玩。当时我真想走过去同老人谈一谈,但望着他那庄重的神情,这个念头立刻打消了。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有一天,因工作需要,我请所在地区的值勤警察吃饭。无意中,我提到了那位奇怪的老人,警察们听后面面相觑,空气好像一下子凝住了。我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正想把话题岔开,一位警官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神情庄重地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我屏住呼吸听着,心像灌了铅一样沉。那位警官停了停,接着说道:“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我的眼睛湿润了。
【1】解释下列词语。
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
【2】画“—”的部分对警官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此时他的内心想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中,为什么“我”“心像灌了铅一样沉”,后来“我的眼睛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本德森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写写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章,理解句子含义。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
“谜”指_________,“谜底”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商人夹(jiā jià)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xiān xiǎn)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
【2】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照样子,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沿河做生意)的商人______的青年妇女
______的孩子______的庄严老人
【4】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到_______的过程。
【5】根据你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加工厂。
(1)飞机在山势险峻、丛林密布的山区绕圈儿飞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稳下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救援卫星怎能管得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不改变原来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改变一下,成“非……不可”的句式写下来。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
(2)这场比赛很重要,我们要取胜。
(3)连长说,十六日早上一定要攻上凤凰岭。
22、句子乐园。
【1】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3】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将句子写具体:
天空真蓝啊,蓝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写成拟人句)
23、写作。
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