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通辽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诗句“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岳”指(     

    A.华山

    B.黄山

    C.泰山

    D.衡山

  •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热气腾腾  雪中送炭 一本正经 冲峰陷阵

    B.无边无崖  昏迷不醒 随心所欲 含辛茹苦

    C.鞠躬尽瘁  面不改色 绞尽脑汁 精卫填海

    D.操纵自如  安居乐业 百折不饶 赵汤蹈火

     

  •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一组词语。

    碧绿的低地________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________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________着运河,没有什么能够________它们________到远方。( )

    A.镶嵌 遮蔽 阻挡 奔驰

    B.镶嵌 遮掩 阻挡 飞驰

    C.嵌入 遮掩 阻拦 飞驰

    D.嵌入 遮蔽 阻挡 奔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2.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___

    5.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

    6.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8.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

  • 5、默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生字扩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精彩回放。

    1.在_____的瑞士莱蒙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_____的,我都非常喜欢。

    2.默写古诗。

    从军行

    [唐]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句话选自《___》。本课借梅花来赞扬中国人,这种写法叫作______

    4.汉字字体的发展史:甲骨文→_______→小篆→_____→楷书。

    5.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志敏:____________________

  • 8、按要求填空。

    (1)战争是古诗中经常提及的话题。同样是描写战争,王昌龄用“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戍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心系国家却无力回天的感慨;而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听闻战争胜利后的狂喜。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去做?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考虑不周,中了周瑜的圈套

    B.诸葛亮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计个人恩怨

    C.诸葛亮接受这个任务,早已成竹在胸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操纵自如”在文中指___________。画“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________

    2找出选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3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下列诗句描写的意境与选段相似的一项是(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作者在原著中还写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两句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tiáo  diào)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yuè  lè),雾散了 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xiàng  xiāng)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圈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拼音。

    【2】将文中画线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何诸葛亮算准了曹操不敢派兵出来?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船借箭》改写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你知道另外三部分别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 (剧烈   强烈   猛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的胸口。一时间他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发青。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蔚蓝的大海。一切仿佛如常,而小女儿因为太小,尚不能注意父亲每一分钟比上一分更衰弱、苍白,他远眺着海平线的目光是那样的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的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        贴在了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还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

    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请你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2】为第二自然段的空格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第三自然段中,“他远眺着海平线的目光是那样的忧伤。”父亲为什么忧伤?

    ____

    【4】文中 “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中的“这”指什么?

    ____

    【5】用“——”画出父亲有意隐瞒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的用意。

    ____

    【6】“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在抵达的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对小女儿说?

    ____

    【7】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你认为有道理吗?

    ____

  • 14、阅读理解。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 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这几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既是一部 有价值的_______,又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被鲁迅先生称为“______________。”作者是汉代的_______

    【2】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

    请用“__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3】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空城计

    诸葛亮(diào  tiáo)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运粮送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 峰)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就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jīn  jìn)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三十个军士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mó  mú)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他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1】用“/”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音画去

    【2】从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稳如泰山?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司马懿中计的原因是(   )。(多选)

    A.司马懿生性多疑

    B.诸葛亮装神弄鬼

    C.司马懿怕诸葛亮

    D.诸葛亮知己知彼

    【4】诸葛亮为什么选择了“空城计”这一计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三十六计”中其他的计策吗?用几句话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 )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写出近义词。

    尤其( ) 悠然( ) 雪白(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包括他刷墙的( )和( ),反映了“刷子李”( )。

  • 17、课内阅读。

    手指(片段)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头形、_______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仔细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子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为了表达这种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这组句子的特点,用风趣、生动的语言,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嘴是尝遍人生百味的。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说说你对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愤交加的意思是_______,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中画  的内容:____________

    4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  

    A. 不怕牺牲。

    B. 仇恨当时的社会制度。

    C. 一定要完成编写《史书》这部著作的决心。

    5从文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断 尺  

    星期天,我和申明等几个同学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举行的数学比赛。 

    预备铃打响了,离比赛还有五分钟了。我打开了书包,拿出文具盒。咦!尺子呢?我翻遍了书包、文具盒,也不见尺子的影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嘴里不断叹气。 

    徐斌,找什么呢?坐在我身后的申明看见我这副模样,关心 地问。尺子!我忘带尺子了„„”我坐在位子上,望着文具盒发呆。额头上渗出汗珠。猛听背后咔嚓一声,我惊奇地回头一看,申明将漂亮的塑料尺折成两段,把其中一截递给了我。„„”我深情 地望了望申明,紧紧握住断尺,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考试卷发下来了,我顺利地做完了一题、二题、三题„„第六题是画几何图形的题目。我镇静地拿着断尺,小心翼翼地画出了符合题意的图形。此时,我觉得断尺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1.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觉得断尺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 21、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 22、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罢,对于他都是心旷神怡的最深刻的记忆。请以“我难忘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主题,题目自拟。②材料真实,感情真挚。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