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摔跤》这一片段,主要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B.《两茎灯草》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本文所选片段中的“他”就是指祥子。
D.《刷子李》一文中刷子李手艺高超,他敢穿着一身白衣服刷墙。
2、选择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A.拟人
B.夸张
C.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A.比喻
B.夸张
C.排比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晃晃(huǎng) 手绢(juàn) 血泊(pō) 龇牙咧(liě)嘴
B.豁剌剌(lǎ) 顽劣(liè) 肋(lèi)骨 恻(cè)隐之心
C.颤抖(chàn) 涕(tì)泪 绷(běng)带 养尊(zūn)处优
D.阻挠(ráo) 发怔(zhèng) 哗(huá)笑 供(gōng)不应求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 ,与航天员 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 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2.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 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 与 。
3.人们把火星叫做地球的“ ”,是因为它们同样有 ,同样有 ,同样有 ,同样是 ,甚至 。
5、辨字组词。
盈(_____) 倚(_____) 栏(_____) 旺(_____) 肢(______)
孟(_____) 椅(_____) 拦(_____) 往(_____) 枝(______)
6、根据字谜写汉字。
(1)看文字,一半是春秋,论年代,一半是春秋。______
(2)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______
(3)二山在一道,猜“出”算错了。______
(4)兄弟二人,差一点当兵。____________
7、词语大观园(查字典)
1. “海鸥”的“鸥”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再查_______。
2.“攀谈”一词中“攀”的部首是_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抓住东西向上爬;B 拉扯,拉拢,结交。“攀谈”一词中“攀”应选_______,“攀登”一词中“攀” 应选_______。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甚聪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有所长,各有所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的几个片段,完成练习。
(片段一)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zhuàn)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
……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拖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
(片段二)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 “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bìn)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quán)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片段三)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真个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rán)赛寿星。耳中鸣玉磬(qìnɡ),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chǎnɡ)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1】(梳理情节)请根据以上三个片段,梳理故事情节。
孙行者一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变成的是(________);二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变成的是(_______);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变成的是(_______)。
【2】(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下面加点词句的意思。
(1)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语言)读下面描写外貌的句子,这一古典名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你的发现。
A.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B.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
C.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人物)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分明是个妖怪,他(八戒)却不能认得。(旷野无人之处走出一个妙龄女子,猪八戒为什么认不出是妖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白骨精被孙悟空“棒打”,还夸他“着然有眼”,这表现出孙悟空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轻松答。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询问有没有卖上帝的。店主( )说没有,( )嫌他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他在这条街道奔走哀求了很长时间,直到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儿,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 )上帝( )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湿润了,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钱已付清。他们说,有个亿万富翁退休后隐居本市,开了家杂货店,这个医疗小组就是他花重金请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这位老人,可他已经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鲁普收到老人一封信,信中说:“你能有邦迪这样一个侄儿,真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命。但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把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只要……就……
要么……要么…… 虽然……但是……
只有……才……
(2)用“____”画出男孩购买上帝的原因。
(3)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信中有一段内容被省略了,结合上下文,想想被省略的这一部分可能会写什么,试着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人送我一株草
1971年的夏天,我在美国伊利诺伊立大学上学。
不知是抵美的第几个长日了,我从一个应征工作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房租是大问题,工作也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半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正凝视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但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然后向我走来。
他的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但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株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一样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地笑了起来。“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爱地抚弄了一下。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仍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信心和快乐传递给另一些人。将一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人愉快,那让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只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是美妙的。这份感悟,来自那株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 “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那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将小草当一样珍宝似的递上来。”其中“珍宝似的”表现了金发青年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那株“小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接过青年递过来的小草,先“讶然”后“忍不住笑了”,“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的债是有可能归还的,“我”将以怎样的方式归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弹性水库
①弹性水库,是指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森林。 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万平方米可蓄水 500~2000吨,“水库”因此得名。 那么,为什么说它是“弹性”的呢?因为这里的植物不但“吸水器”,还是“降雨机”。
②弹性水库在调节降水不均衡问题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植物体内大约90%是水。天旱时,植物的叶子蒸腾水分到大气中,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水分的99%都释放出去。这样一来,依靠茂密的森林,干燥的空气会变得湿润,使旱情减轻。弹性水库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须人工操纵。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弹性水库,对于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扩大水源、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弹性水库还有着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那就是能够改善小气 候。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人们不但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 到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宜。冬季,它能挡风御寒,既可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环境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凉爽、舒适的环境。
【1】弹性水库指的是___________,短文主要介绍了它在___________ 和______两方面的作用。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天旱时,植物的叶子蒸腾水分到大气中,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全部释放出去。( )
(2)弹性水库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须人工操纵。( )
(3)弹性水库会使城市冬天的环境不至于过分干燥。( )
【3】第①段中画“ ”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
【4】第②段,“植物体内大约90%是水”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观在已经四十多 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 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 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 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巍峨雄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这句话中“只”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我”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月亮,并说明“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地方的月亮。
【4】在古诗中“月”往往寄托诗人的情怀,请你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明亮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时,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1】给短文起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对“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矛盾的心理
B.在病魔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阿明积极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是顽强的
C.在死亡面前,生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想活着
【5】文中“明亮的灯光”是指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迷途笛音
①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②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③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④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⑤ 你好 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⑥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⑦“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⑨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给第⑤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卡廷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仰望布达拉宫(节选)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的猎猎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经幡的倒影一起映人湖里,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填空。
(1)布达拉宫的宫墙及窗户主要有____、____、____三种颜色。
(2)作者是透过 ____看到布达拉宫的剪影,接着是站在____仰望布达拉宫,后来又分别从____、____、____几个不同角度眺望布达拉宫。
【2】布达拉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摘录文中有关词语回答。
庄严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联系全文,写一写你对题目中“仰望”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4】“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
17、成 功
那16级楼梯,在两岁儿子的眼里无异于一座大山。
“今天爸爸不扶你,自己上。”我说。儿子看看我,圆圆的眼睛里闪烁着兴(xìng xīng)奋,随即(jì jí)开始了艰难的攀登。我有意离他远些,以使他没有依靠。上到半途,他回头找我,见我还在楼梯下,忽然惊慌失措,身子一晃,似要掉下来。我的心揪了起来,赶紧鼓励他:“上,慢慢上,你能上去。”
他犹豫着。对他来说,下比上还难。他没有退路。他嘴里“爸爸,爸爸”地叫着,似在给自己壮胆。终于,他鼓足勇气,颤巍巍地抬起脚,继续往上爬。
他成功了。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高兴地举起双手欢叫起来。∥
上16级楼梯,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对他却是大大的成功。由此可见,成功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并且无大小之分。我们在羡慕别人成功,感叹自己平凡渺小的时候,不妨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也能感受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当不上将军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学会用脚写字的成就感绝不比一个竞选总统成功的人小。任何事情,只要尽力去做,并且做到了,就是成功。∥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读音,用圈表示。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 非凡( )
3.照样子写词语。
例:颤巍巍(ABB)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那16级楼梯,在两岁儿子的眼里无异于一座大山。”文中的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可以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成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_盆_______碗,_______灶_______床,_______过来,_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
占 争 抢 夺 搬 移
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__盆________碗,________灶________床,________过来,__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2】写出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力倦神疲:________。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罗马速写
罗马是[ ]的首都。这个城市很特别,遗址多,雕塑多,喷泉也多。罗马分为新城和古城。古城的建筑大多有上百年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 。古老的建筑,坍塌的废墟,残毁的廊柱使人一不小心就踩在“历史”上。
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凡到罗马游览的人如果不去斗兽场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游 [ ],到了西安没看 [ ]一样。这座宏伟的圆形建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已坍塌,但看上去仍然令人惊叹不已。
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 )街头巷尾,( )是屋顶门廊,看不到雕塑才是不正常的。罗马城的雕塑,超过了罗马的人口。
喷泉在罗马城 <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美。上千处大大小小的喷泉,< >地散落在广场和街头巷尾。它们 < > ,极具观赏性,使罗马城< >。
遗址、雕塑、喷泉,( )装点了罗马城,( )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
【1】根据平时的学习、生活积累,在文中的“[ ] ”里填写合适的国名及名胜古迹。
【2】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 ) ”里。
不论…… 都…… 无论… … 还……
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3】细读第4自然段,根据文意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文中的“< >”里。
星罗棋布 比比皆是 别具一格 千姿百态
【4】本文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简要说说罗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你认为文中写得最好的句子多读一读,并选择一句用“ ”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22、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人们保护环境。 ②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23、作文。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