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歇后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奶奶做饭时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B.这位大夫医术高超,“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他治病。
C.如果没有孙膑的帮助,田忌赛马就真的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D.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做题重在订正和总结,否则就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2、下列每题都有一项含有错误读音或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樱桃(yīng)
B.监生(jiān)
C.飞驰(chí)
D.绷带(bēng) ( )
A.薄弱(bó)
B.窈窕(yá)
C.丞相(chéng)
D.暝目蹲身(míng) ( )
A.一声不吭
B.手忙脚乱
C.出谋画策
D.养尊处优 ( )
A.姆指
B.预计
C.熟练
D.桅杆 ( )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通过对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描述,表现了“我”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B.意大利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其重要的交通工具。
C.《摔跤》一文主要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形象。
D.《手指》一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五根手指的用处,语言幽默风趣。
4、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
诗句选自____代_____写的《______》,第一句写出了战争_______的特征,第二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决心。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
诗句选自宋代_____写的《________》,表达了他____________的愿望。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这首诗,同样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
5、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2) 你看它多直 妹妹分辩着
(3)爸爸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说 这不是伞 是白杨树
6、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____)月亮 一(____)柱子 几(____)大苇坑
一(____)明月 一(____)知了 几(____)土山
7、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读音。
1.例如拉胡琴,总有其他四指按弦________,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
2.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_________。
3.家禽_______是指人类驯养的禽类,如鸡、鸭等。
4.我绞________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8、附加题。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王熙凤是《________》中的人物。
(2)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程门立雪________ 闻鸡起舞________ 四面楚歌________
负荆请罪________ 完璧归赵________ 三顾茅庐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不能明确表示读音,却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表示太阳从地面上升起,意为“早晨”。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在中间加上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被用来记录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它们的书面交际工具。
(既 即)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样解释呢?汉字可以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两大类,但 (既 即)使是“形声字”的“声符”,原本也是一个象形符号,比如“纹、洋、渔”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分别是“文、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我们的现代汉字, (既 即)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2】什么是表意文字?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为什么说即使有很多形声字,也不妨碍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经典流传,趣读名著。
(1)根据左图目录,推测出它出自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____》。
(2)故事第五回的写了“__________”和“反天宫 ”的事情。该章回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11、类文阅读
伟大的“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手抓破了被单,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 )失去了右眼,( )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敬佩
________
【2】按分好的段,写出第2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两句话中都写到刘伯承“一笑”,“微微一笑”表明________________;“勉强一笑”又表明________________
【4】在( )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文中两次出现“军神”,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午 餐(21分)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去祁阳“浯溪公园”,瞻仰陶铸爷爷铜像。
我们先将铜像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将自己亲自制作的小花圈献给陶铸爷爷,然后去“陶铸展览馆”参观。望着陶爷爷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想起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时针已指向12点。我们的“午餐”开始了。 同学们 我带来了蛋 饼干 健力宝 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 郑娜摆阔气地说 可是 在郑娜同学后面 蹲着一位同学 一边看书 一边捧着一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嚼着 她叫刘红
刘红同学站起身,发现地上有许多未吃完的食品。这是谁扔的呢?她走过去一一捡起来。“别人吃了不要的东西都捡起,真是羞死人!”“刘红这个样子,简直与街上的叫化子差不多!”不管同学们怎么说,刘红装着没听见似的在继续捡着。
突然,她转过身来,心情沉重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有的同学竟这样不爱惜粮食,吃不完的食品随地乱扔。这怎能对得起我们眼前的陶铸爷爷呢?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生活是多么艰苦啊!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啊!”听了刘红的话,同学们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走出“浯溪公园”,频频回首,仰望铜像。那阵阵松涛声,如同陶铸爷爷在赞扬:“刘红同学说得对啊!”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读第1自然段,填空。(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3)摘抄文中的成语。(2分)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2分)
(5)我会写反义词、近义词。(4分)
反义词:干干净净—— 沉重——
近义词:艰苦—— 爱惜——
(6)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同学们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13、 梦圆飞天(节选)
①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例)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zàì zǎi) 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 专家来了 手举花的少先队员来了 嘹(liào liáo)亮的 歌唱祖国 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毫) 。
②烈焰(生 升)腾,大漠震颤。宛(wǎn wán)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1】把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画去。
【2】把第①自然段中所缺的标点符号补上。
【3】用“ ”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句子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所选的第①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第②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2)从第①段话可以看出人们 的心情,
可以用 、 等成语来形容。
(3)读了第②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了 ,听到
了 ,更感受到了 。
14、课外阅读。
颤抖的羽毛
金 波
①记得大约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兴起玩儿踢毽子的游戏。一开始,只看谁踢得多,后来又看谁会踢花样儿;再后来,不但看踢的技巧,还要比一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
②我踢毽子的技巧在班上属于中等,单脚踢还可以,双脚踢就不熟练了。“里踢”还可以,“外拐”就很差。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
③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它尾巴上的翎(línɡ)毛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色彩。我要用它的翎毛为自己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
④这一天,我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把鸡围住,包围圈慢慢地缩小着、缩小着。大公鸡似乎已经预感到面临的危险,它伸长了脖子,竖起了羽毛,好像要和我们争斗一场。当我们扑向它的时候,它腾空而起,从我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逃出了包围圈。
⑤我们第二次又摆开阵势。当我们慢慢地缩小着包围圈的时候,那公鸡还想像第一次那样腾空而起。但是我们一窝蜂地扑了上去,终于擒住了它,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大公鸡咯咯地叫着,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竟然拼出了那么大的力气,一下子就挣脱了我们,又一次腾空飞起来。
⑥大概是因为冲得过猛,它竟然冲进了一个很深、很大的蓄水池。鸡是不会游泳的,水池四周又有高高的围墙,虽然它勉强扑腾到池边,也无法爬上围墙。
⑦我们趴在池边看着公鸡在水中挣扎,心里很着急,便找来长长的竹竿,想让它攀着爬上来。谁知它一见我们的竹竿,以为我们要打它,吓得逃到了池子的另一个角落。
⑧我们找来一根绳子,系上一个活扣儿,打算套住公鸡的脖子把它拽上来。可是我们刚把绳子放下去,它就吓得扑腾起来。
⑨我们都不会游泳,谁也不敢下到水里。
⑩我们在心里暗暗央求着那只大公鸡,请它飞上来,保证不再拔它的毛。可是它浮在水面上,向我们眨着不信任的眼睛。
⑪那只大公鸡在水里泡了很久,浑身的羽毛都湿透了,有气无力地闭上了眼睛,眼看着就要被淹死了,它再也无力反抗了。我们找来一根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它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喘着气。同学们见它快要死了,很害怕,都悄悄地逃走了。
⑫我独自一人守护着我的公鸡,给它端来米饭和水,可是它连眼都不睁。
⑬第二天一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带着新制作的毽子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纷纷夸奖我的毽子最漂亮。
⑭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我还惦记着我那只大公鸡,不知它是死是活。
⑮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⑯后来,我的那只大公鸡还是慢慢地站起来了,又开始吃东西,又能咯咯咯地叫了。
⑰我总觉得对不起它,所以每天放学总是约上我那几个要好的同学,到郊外草地上给大公鸡捉蚂蚱。开始它总是躲着我,好像对我很有戒心,不肯凑上来吃我喂它的蚂蚱。渐渐地,它又恢复了对我的信任,一见到我放学回家,就咯咯地叫着跑过来。
⑱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表现了“我”爱慕虚荣的心理,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
B.为了救大公鸡,“我们”先后找来了竹竿、绳子,最后用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
C.第⑪段写大公鸡奄奄一息的样子,反衬出“我们”惴惴不安的内疚心理。
D.“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公鸡羽毛的喜爱。
【2】参照下面的表述,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_________________ → 包围公鸡,拔毛制毽 → _____ → 捉虫喂鸡,弥补亏欠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抓关键词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 但是我们一窝蜂地扑了上去,终于擒住了它,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在心里暗暗央求着那只大公鸡,请它飞上来,保证不再拔它的毛。(你读出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毽子的翎毛在微风中轻轻摇动。
B.“我”做了一个漂亮的毽子,激动得发抖。
C.“我”的心因为后悔和内疚而瑟瑟地颤抖着。
D.“我”想到公鸡在疼痛和惊吓中瑟瑟颤抖的身体。
【5】你认为本文的题目“颤抖的羽毛”能换成“漂亮的毽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房东
赵海英
(1)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2)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3)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4)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他的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兑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过他做鱼、肉、鸡、鸭等荤菜。
(5)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6)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7)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检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8)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
(9)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10)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11)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12)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13)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给予是最大的快乐 。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舍不得(shĕ shè) 兑水(shuì duì) 散落(sàn sĕn)
【2】第(8)段中写“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写出你的理解。
(1)惊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脸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11)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
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
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
17、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①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②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天”和“地”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③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
④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种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⑤面对着科学的飞跃,人们在慨叹中国技术的落后,想在困惑中寻求摆脱这种象形文字带来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发出了实行汉字拼音化的震撼灵魂的呐喊。是的,这种呼唤曾经搅动得热血沸腾,但却有点唐·吉诃德攻打风车的憨态。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
⑥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倒是那种拼音字需要不断地再造,以至到了不堪忍受的繁琐程度,惟中国的汉字却反而焕发出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⑦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在第①自然段画“ ”的部分后面再仿写一句,写在横线上。
【2】文章从四个方面谈了汉字的美,请依次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中“消化”一词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聪明的你,也来试一试,写写你对汉语词汇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________省________市玉祥门外,这里原是汉代古都________,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往西一直到________。
(2)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中国将________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如养蚕、缫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灌溉等;将西域的食品带到中国,如葡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芝麻、无花果等,还将犀牛、________、良马等动物也带回中国;中国的________ 、________、绘画、雕刻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让我们想到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等
【2】“说时迟,那时快”是形容_______,此处说明武松___________。
【3】选文描写武松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读这段文字,可以体会到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发现你学习劲头很足,我奖励你周末去郊游。”(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3、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23、习作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她供给人们干净的水,适宜的温度,还有清新的空气。但是,人类啊,你是否应该听听她的心声?请以“________ (地球、树林、空气……)的心愿”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要补充完整。
2)内容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3)6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