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在日记中要写“出谋huà策”,但是他拿不准用哪个“huà”字。查《现代汉语词典》后,发现有四个“huà”,根据意思,小明应该选择的一项是( )
A.画:用笔做出图形 B.划:计划 C.话:说、谈 D.化:变化
2、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1)歼灭 piān miè qiān mèi jiān miè
(2)粗糙 cū zào zūcào Cū Cāo
(3)闪烁 shǎn zhuò shǎng shòu shǎn yàn
(4)作料 zuò liào zuó niào zuó liào
(5)奇迹 qí jī qí jí qú jī
(6)迷糊 mīhū mí hú mí hū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隶书 规矩 配和
B.殷商 概模 造诣
C.撇捺 辨认 漫长
D.书藉 蕴含 凤凰
4、读拼音,写词。
1.严监生hóu lóng(________)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
2.她把放有灵zhī(_______)的bāo fu(_______)紧紧地搂在怀里,急匆匆地朝家走去。
5、默读拼音,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填写词语。(本题5分)
qīng tíng wǔ yì fán máng chū móu huà cè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hóu lóng fā zhèng yuǎn tiào sù rán qǐ jì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填空
《村晚》这首诗里面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的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
7、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1】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拜我为王?
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
一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遂有灵通之意。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家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积累运用。
(1)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 _______________ 。
(2)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_______________。
9、妙妙将自己很喜欢的一篇描写童年趣事的文章分享给大家,请你来读一读。
七月瓜事
马亚伟
①晨光熹微,清凉的风把田野吹成一块抖动的绿绸缎。空气里都是草木的清香之气,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家乡的大平原上,千百亩瓜田绵延而去,成为一道碧绿的风景。
②记得在麦田抢收麦子的时候,父亲总是特别焦急,劳动的节奏就像快镜头一样。而在瓜园劳动的时候,他的节奏放慢了许多,真的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呢。
③每年放了暑假,我和妹妹的任务就是在瓜园看瓜。在我记忆中,七月瓜事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搭瓜棚。
④西瓜成熟的时候,瓜园里的瓜棚就会一个一个冒出来,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其实,家乡人搭瓜棚的目的并不在于防偷瓜贼。差不多家家户户都种西瓜,防谁呢?那个年代,瓜棚的意义就像门锁一样,“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对小孩子来说,搭瓜棚就像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是大人为孩子搭建的一个有故事的城堡。
⑤父亲找来木板、草席、木棍和塑料布,开始搭瓜棚了。母亲给他打下手,我和妹妹也在旁边帮忙。搭瓜棚的过程很有意思,把准备好的木板和木棍一点点拼装组合起来,就像鸟儿垒窝一样,最终搭成一个结实的小屋。瓜棚虽然简陋,却很实用,不仅能够遮阳,还禁得住风吹雨打。搭瓜棚是一种喜庆的迎接仪式,就像过年时贴春联、放鞭炮等活动一样,还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⑥等瓜棚搭起来,瓜园里就热闹了。白天的时候,瓜园里充满欢喜的气氛。最热闹的场面,当属运西瓜。瓜田的地头长长的,大家在瓜园里一字排开,就像篮球场上传球一样,把西瓜传到田头。西瓜当然不比篮球,篮球不怕摔,西瓜如果“传递失误”,摔到地上就会稀巴烂,所以传瓜这件事还是有技术含量的。不过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乡亲们早就掌握了传瓜的技巧,做起来技艺纯熟,十分顺利。当然,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若是有西瓜摔到地上,大家便围过来分而食之。那西瓜的味道清甜无比,如今想起来都觉得那味道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东西。后来我吃过很多西瓜,但再也没尝到过那么好的味道了。
⑦到了晚上,瓜园里安静下来。月色下的瓜园,安然宁谧。瓜棚仿佛一只忠实的狗一样,守候在一旁。虫子断断续续地鸣唱,远处的蛙声偶尔会响起。夜风飘飘荡荡,田园悠悠远远……
⑧那些年的七月瓜事,为我的少年时光涂抹上清凉碧绿的色调。那些美好的片段,在我的心上烙印下温情的故事,也成为我一次次回归故乡的线索。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是父亲把他对土地的热爱遗传给了我,还是故乡的土地以其特有的温厚、博大的气息牢牢吸引着我。
(文章有删减)
【1】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凝练,请你用下面的成语替换第⑥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无与伦比 熟能生巧 喜气洋洋 得心应手
(1)充满欢喜的气氛 _________
(2)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_________
(3)技艺纯熟,十分顺利 _________
(4)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东西 _________
【2】请你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导图。
搭瓜棚 | 步骤→ | (1)准备好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些材料,然后一点点拼装组合起来 |
意义:是一种喜庆的迎接仪式,可以烘托气氛 | ||
瓜棚的作用 | (2)像______________一样 | |
(3)______________ |
【3】文中第②段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请你分析有何作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大意】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析第⑥段结尾作者为何说“后来我吃过很多西瓜,但再也没尝到过那么好的味道了”。[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快手李(节选)
冯骥才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妙莫测。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了?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子,西吹一口气,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
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人。
【1】写出与下列意思相近的词。
惊奇——(________)
居然——(________)
钦佩——(________)
【2】快手李变的戏法名为“_________”,用的三种道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变戏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我们能看出快手李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样理解“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童年的春节(节选)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春节”的。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等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色里的压岁钱,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早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_____)
(2)形容游人很多,来来往往不断。 (______)
【2】新年里,“我们”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了许多好东西,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要花会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的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鬟(yuan huan)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huō huò)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飙飙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
【1】用“√”标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抬头(_____) 转眼间(_____) 用饭(_____)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描写风筝的古诗有很多,你能写两句吗?并指出作者和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开心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恋”“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宇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过年时吟“ ”;春雨时吟“ ”;中秋时吟“ ”;送别时吟“ ”;喜悦时吟“ ”;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和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读短文的第4自然段,将合适的诗句的序号填在短文横线上。
①漫卷诗书喜欲狂 ②明月几时有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④好雨知时节 ⑤劝君更尽一杯酒
【2】中国汉字的特点没有哪一项(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3】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有(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联系现实,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什么将“汉语——古典诗词——中国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相和》选段(20分)
有一天,蔺相如(rú yú )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sì shì),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jiāng jiàng)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了厉害。”蔺相如对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 (xuē xiāo )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采集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划去。(4分)
(2)将“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3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削弱( ) 热情(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3分)
(5)用下列词语造句。(4分)(合理即可)
如果……就……
同心协力……
(6)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廉颇是一个 的人。(4分)
1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老鼠买鱼
一天,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老鼠头领说 笨蛋 咱们( )不愁吃 ( )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 猫爱吃鱼 咱们送些鱼 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哈哈 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 )老鼠把鱼买完了,( )街上没有鱼卖。猫只好自认晦(huì)气,运气不好。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 )赚了钱,( )上了老鼠的当。”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费:A.费用 B.花费,耗费 C.用得多,消耗得多
费油( ) 免费( ) 费心( )
(2)头:A.人身器官的一部分 B.物品剩余部分 C.头目 D.第一 E.量词
头领( ) 梳头( ) 铅笔头( )
【2】找出短文中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3】在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进短文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虽然……却…… 虽然……但是……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不明白,于是就敲竹杠”,“敲竹杠”文中指_____________;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这句话中“敌”指__________;“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这句话中的“敌”指__________。
(3)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1)老鼠买鱼送给猫。
(2)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3)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
(4)反映鱼行老板开始不明白,后来猛然醒悟。
16、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祖父的园子》,作者是______。
【2】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园子里是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自由,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17、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们身旁。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柔软的枝条随着春风跳起了欢迎春天的舞蹈。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呀!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小河旁。孩子们在河边放风筝。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举着风筝,有的牵动长线把风筝徐徐送上天空。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花儿,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
【2】写出表示颜色多,色彩鲜艳的词语2个。
(1)从文中找出1个(___________)(2)自己写1个(_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意思。
“柔软的枝条随着春风跳起了欢迎春天的舞蹈。”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作者告诉我们春天在(_______________)
【5】用 “__________”画出表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18、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ー(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捧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人括号里。扑 掀 撺 搭
【2】画线句子中“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写出了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武松和大虫的搏斗过程。说说你从武松的“闪、躲”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虫 武松 扑来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躲在一边 虎尾倒竖、剪 → __________ |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武松打虎,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般的蓝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短文描写了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是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本文的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短文中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4)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静态,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动态,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
(6)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7)短文引用了歌唱草原的歌曲作为结尾,描写草原的诗句、歌曲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3、习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遨游了汉字王国,感受了汉字的乐趣,了解了汉字的文化。那么,我们身边有哪些使用汉字不规范的现象呢?请在同学当中开展一次调查,然后学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