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咸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______

    2.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______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_____

    4.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水黑山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_____

  • 2、积累与运用。

    1)《少年闰土》节选自小说《故乡》,作者__,原名__,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__、思想家和革命家。

    2)“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陆游的爱国;“______________”写出了贺知章久居他乡的伤感之情。

  • 3、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gāo(_____   diàn pù(_____    guāng jǐng(_____     bài nián(_____

    hú tu(_____      fěn suì(_____     chéng rèn(_____      là ròu(_____

  • 5、请在横线上填入我国城市名,使前后都组成成语

    1)至高无________底捞月   2)人定胜________落石出

    3)语重心_______暖花开   4)金石为________官许愿

    5)难能可________春白雪   6)人才济________征北战

    7)说东道______分守己   8)一步登_______津乐道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   发生:_______

    潜:_______  润物:_______

    径:_______  花重: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_____   明——_____   黑——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_______的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

  • 8、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凿,_________烈火焚身,_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三字经》中有一句“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增广见闻,扩大阅历。可见,孝敬父母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在美国有一个人,他在继母的打骂中成长,依然很孝敬父母,友爱同父异母的弟弟。在一次车祸中,父亲与弟弟身亡。继母接受不了,伤心过度,疯了。在后来的日子里,生活异常艰苦,他一边工作,一边照料继母的日常生活,还带着她去看病,拿药。疯了的继母对他的打骂更加厉害,骂他对她不好,骂他不让她吃饭,骂他虐待她。旁人不理解,左右邻居、亲戚都骂他不孝。他不解释,依然带着继母看病,一看就是十年。十年以后,继母的病好了,被儿子的行为感动了,也为自己对儿子不好感到内疚。

    就在他竞选总统的关键时刻,继母决定帮他拉选票。在他竞选总统的前几年里,他连连失利,继母鼓励他继续。那天,在一个很关键的竞选演讲现场,他的继母突然又“疯”了,开始打骂他,骂他的种种不是,民众愤然,他顾不了这些,连忙接继母去看医生。这时,继母说:“我没有疯,十年里的我是疯子,疯了的我一直像这样骂他打他,他不仅不嫌我,依然对我照顾得很好,给我看病。”继母抱着他哭了,“这就是我的好儿子!”民众对他的孝心所感动,大家纷纷投他的票。继母的这一举动,使得他获得了最高票数,最终走上了总统的宝座。他就是美国的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我们来看,“教”字是一个“孝”在前面,“文”字在后面。其实,“孝”才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弟子规》说“有余力,则学问”。有余力去学文,可如果前面的孝悌都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去学后面的?在古代,选皇帝的继承人,皇帝和大臣首先考虑的是孝悌,以德为主,然后才是智商和才能。可见孝悌在一个人品德中的重要性。

    现在,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都只注重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可我们忘记了,孝敬父母,才是我们最该学的第一课。

    1短文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继母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继母此时___________的心情。

    2文中划“﹏﹏”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叫____________,这样写又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详细写了继母在他的演讲中“发疯”帮助儿子竞选成功的事,而对继母打骂他的行为一笔带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锹还沉,哪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dūn)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1】《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段中写了很多人,有名有姓的有14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刘姥姥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请仔细体会刘姥姥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描写了各具形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仔细阅读文段,仿照例子填写表格。

    人物

    笑态

    个性

    湘云

    一口茶都喷出来

    豪爽、率直

    ___

    ____

    _____

    ___

    ____

    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歇后语。

    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演了一场“笑剧”。这部剧的导演是谁?她们导演这场“笑剧”目的是什么?读完文段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被雪崩“埋葬”八年重见天日

    1993年3月,捷克一名导游将一批旅客送上喀尔巴阡山后,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雪崩。他在惊恐中忽见一个封闭的洞穴被雪崩冲开,从洞里冲出4个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怪物”,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长发披肩。这个惊魂未定的导游,突见“怪物”,更是魂飞魄散,拼命而逃。警方接到报告后,及时赶来围堵“怪物”,经盘问发现,他们竟是多年前在此失踪的外国旅客——瑞典人斯文夫妇和奥地利人库尔特夫妇。而他们的家人认为他们已经遇难,尸体被冰雪和岩石封冻无从寻找,甚至曾千里迢迢来喀尔巴阡山哀悼“亡灵”。

    事情得从头说起,1984年冬天,喀尔巴阡山的降雪量特别大,而次年春天,这里的气温又偏高,造成频繁的雪崩。当这4名外国旅客于1985年在1500米高处休息时,突然发生巨大雪崩,他们赶快冲进一个大洞穴避难,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成吨重的冰雪块、岩石从天而降,将洞口死死封堵。被封在洞里的4人万分惊慌。

    随后他们苦苦寻觅出口,但是逃生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幸好洞穴里冬暖夏凉,在洞穴的深出离地20多米高处有一个小“天窗”。通过这个小“天窗”送进新鲜空气和射进一丝光亮,有时还会飘进雨雪;在地下有充足的地下水;洞穴里经常有小动物和昆虫出没,求生的本能使他们养成了抓到什么就吃什么的习惯,他们在绝境中静候死神的来临。

    1993年3月5日又一场巨大的雪崩把封死多年的洞口冲开,这4个被强烈的光亮照得睁不开眼的“洞穴人”,也顾不得外面轰隆隆的雪崩,拼死冲出洞穴,于是就出现了让导游惊愕的一幕。

    1读一读,再填空。

    (1)文中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被雪崩“埋葬”八年重见天日。

    (2)他们是__年被雪崩“埋葬”的,是____年重见天日的。

    (3)人们把他们称为“怪物”,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人们把他们称为“洞穴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

    (5)他们得以见天日,是因为_____________

    2课文开头和结尾有_________的关系。

    3这4个人被雪崩“埋葬”了八年而没有死,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其中的原因。

    (1)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4)___________

    4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这4人竟然生存了8年!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创造了这一人间奇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熊家附近没有水,喝水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实在太麻烦了。于是,小熊决定在自己家门口挖一口井。

    第一天开始挖,挖了几尺深,没有见到水。第二天继续挖,挖了几尺深,仍然不见水。第三天,又挖了几尺深,还是没有见到水,这可把小熊累坏了。小熊想:“我干了三天,可一滴水也没见到,这儿肯定没水。”于是,小熊扔掉铁锹,不干了。

    熊妈妈知道了,捡起小熊扔掉的铁锹,在小熊挖的坑里又挖了几下,一股清凉的水涌了出来。小熊的脸顿时红了(   )心里不断地责备自己(   )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下呢(   

    再努力一下就能成功的事,由于缺少恒心而前功尽弃,实在是太可惜了。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____________”上。

    【2】在文中的(   )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 )清泉   ( )

    【4】小熊为什么要在家门口挖井?用“ ”在文中画出来。

    【5】小熊的脸为什么红了?(       

    A.妈妈把水挖了出来,小熊高兴得脸红了。

    B.小熊挖井太累了,累得脸红了。

    C.因为小熊没有坚持下去,感到很不好意思。

    【6】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从小就爱问“为什么”

    爱迪生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留下了2000多项发明,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之相比。

    那么,爱迪生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呢?在他身上,可以发现远大的事业心、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他曾说过:“所谓天才那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可见他的成功与他强烈的事业心、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也离不开他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小时候良好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爱迪生从小就表现出爱观察事物、爱动脑筋、爱提问题的性格。8岁时在学校读书,因爱提问题惹恼了老师,只上了3个月的学就被学校以“头脑愚笨不堪教化”而赶出了校门,从此再也没有进过任何学校接受正规化教育。开始时,爱迪生是在母亲指导下自学;12岁时,他为了能到一家大型图书馆读书学习和免费阅读报刊,在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从此便开始了他边谋生一边学习的生涯。

    遇事爱问“为什么”,这是爱迪生的一大特点,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开始。

    在一般孩子的眼里,大自然是供他们游玩的场所,但在爱迪生眼里,它是一个个问题的迷宫。如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声越来越大,闪电越来越密,等等,他便在心里琢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迪生从小就发爱动脑筋,发现什么不明白的事情,碰上他觉得应该明白的事情的道理,他的问话就会多起来,而且这些话中都是一个内容:为什么?正是这种从小就爱思考、动脑筋、永不满足的性格,使他逐渐走上了科学的发明创造之路,并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爱迪生走向成功的开始是( )

    A.他有远大的事业心。

    B.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C.他遇事爱问“为什么”。

    D.他有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

    【2】联系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3】第3自然段中列举了爱迪生“8岁时”和“12岁时”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样理解爱迪生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文段中的是指________

    A. 妈妈。 B. 春天。

    2连一连。

    在柳枝上                 摇哇摇

    在风筝尾巴上            荡秋千

    在喜鹊、杜鹃嘴里      

    在桃花、杏花枝头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来写的________

    A. 春天来了。

    B. 我们看到了她。

    4补写句子。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 17、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原来的意思。  

    1)天游峰的景色是那么美丽,空气是那么清爽,我真舍不得走了。 

    改为反问句:________

    2)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用上无不或者…………”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

    3)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 18、按要求,写句子。

    1)黄山的松树挺秀坚劲。(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挂在岩壁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全部向空中生长。(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乐园。

    由于疫情,我们在家开展了网上学习,网课学习中有没有一些有趣的事发生。以《网课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