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5分)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故事体现了______和孔子______的态度。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解释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____(填修辞手法)把___比喻成____,把____比喻成______。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
4.《桃花心木》的作者是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 _______》。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_______)”。在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鸟鸣涧》是唐朝被称为“诗佛”的(____)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______)的景色,突出了一个“(____)”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_____)。
2、认字标音。
谭( ) 讴( ) 饯( )
遏( ) 牦( ) 虱(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 的波涛 (_____)的圆环 (______)地爬过来
(_____)地飞舞 (_____)地腐烂 (______) 的琥珀
4、 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①________天鹅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________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
②花生________不好看,________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③决定方案时,________要有勇进的胆识,________要有稳健的判断。
④________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________敢任三日之限。
6、古诗文阅读。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 朝代 )诗人____________ 。
【2】找出本诗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词,并完成练习。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体裁是(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胜日: ,光景: ,等闲: 。
【3】用自己的话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 ) 夺目( ) 感染( )
2.照样子,写词语。
红扑扑(ABB式且表示颜色)
潇潇洒洒(AABB式)
3.这段话把夕阳比作快乐的 。并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女口“ ”“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快乐”和“淘气”。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当时天和海 的景象。
10、课外阅读。
掌声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sì shì)的,不(再 在)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连 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jiāo jiào)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用“√”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正确的音节和汉字。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句,你从中体会到了英子什么样的心情?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子前后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将表示英子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英子的情感变化:( )—( )—( )—( )
【4】短文一共写到了几次掌声?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5】英子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①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漫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杏花争竞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儿,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儿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缨儿。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
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③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圆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因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④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顺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⑤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1)luō(__________) (2)jué jiàng(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1)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请找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的原因,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的“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那15块钱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涨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哭了整整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告诉母亲他愿意为我交那多出来的15块钱学费。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够用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看起来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里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俩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文章通过写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件事,刻画了一位____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____之情。
【2】第⑤段中“他看起来很生气”原因是______。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和江老师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作者心中的“纪念”是指( )
A.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和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但________________的人能避免灾难。
神射手和狮子
从前,有一个神射手。他到山里去寻找猎物,森林里的野兽见他来了,全都逃得 无影无踪,只有高傲的狮子向他挑战。神射手朝狮子射出一箭,说:“这仅是给你一个消息,你可以从中知道我本人来攻打你的情形。”狮子被射中受了伤,吓得惊慌逃窜。狐狸劝狮子要勇敢些,不要轻易示弱。狮子回答说:“他的一枝箭都这么厉害,我还怎么能经受得住他本人的打击呢?”
这故事是说,要善于借助________________去攻击那些不便直接攻击的强大敌人。
航海者
有几个人乘船出海。大海的气候变化万千,船刚驶入海面时,恰恰碰上了狂风巨浪,船几乎被巨浪吞没。有人撕破衣服,大声悲惨地痛哭,祈求庇护神,许愿说如能得救,定当还愿报恩。过了不久,风暴过去了,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为幸免于难而互相祝福,高兴极了。老实的舵工却对他们说道:“朋友们,幸免于难确实值得高兴庆贺。但我们还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说不定还会再来的狂风巨浪。”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________________,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________________。
【1】寓言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的一种文体。这三则寓言均选自古希腊的________。
【2】请认真读寓言故事,把它们的寓意补充完整。
①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但________的人能避免灾难。
②这故事是说,要善于借助________去攻击那些不便直接攻击的强大敌人。
③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________,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的________。
【3】选择一则寓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请写出三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灯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 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 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文中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3】文中第二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八月,节日名为(______),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两句描写我国某一传统节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__________
②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1)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_______,即使_______,也能_______
(2)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攀岩前行;
选择了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2020年春,疫情来袭,老师化身主播上网课,亲人陪伴不远行,保安守护测体温,防疫人员忙消毒,警察叔叔卡点检查忙……请你结合这次疫情防控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通过一两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注意细节描写,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