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huǒ yàn chú chuāng líng hún
( ) ( ) ( )
là zhú quán suō cí ài
( ) ( ) ( )
hōng gān guāi qiǎo duō suo
( ) ( ) ( )
2、下面是四年级⑸班第一组同学的姓名,请你把他们的姓氏按音序重新排列。
章鹏、白巧灵、王涛、黄晓玲、牛犇、杨晓燕、彭向东
欧阳群、辛春妮、李兰芳、崔尚洁、马建国、龚喜旺、金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_________;课文写其他老师的“烦恼”和邻居的“惊讶”从侧面烘托出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漆黑________ 蜿蜒________
聚集________ 宽广________
5、比一比,组词语。
沸______ 坦________ 悟________ 斑________
佛________ 但________ 语________ 班________
6、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决心。
【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____,“志”是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 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 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__)lián xī(______) chái fēi(___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
9、必读书目理解
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 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 ,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 ,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 ,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 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 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
【1】这段描写出自《_______》,作者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精彩故事情节描写,是讲述了哪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网兜与大鱼
①美国前总统的吉米·卡特在回忆起儿时的一段经历时,动情地说道:“千万不要小瞧一个人在童年时所受的实践教训,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②1935年的一天,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上,11岁的小吉米跟着几个小玩伴,来到路边的一个鱼摊前玩。
③摊主是位60多岁的老人,路人只要花上2美分就能从老人手中租来一个网兜,然后用它去捞鱼缸里的鱼。3分钟内,不管捞上来多少条鱼,都能免费带走。
④吉米觉得这个捞鱼的游戏非常有趣,便交了2美分,向老人租来了一个网兜,心想自己一定能捞到一条大鱼。计时开始,吉米迅速地把网兜插入鱼缸,瞄准一条大鱼便网了过去,成功地将它兜住了,吉米兴奋不已,飞快地提起网兜,可让他没料到,就在鱼儿快要被捞出水面的一刹那,网兜突然破了,那条大鱼随即跑掉了。
⑤吉米大感遗憾,但他觉得这纯属意外,于是又交了钱,重新租了另一个网兜,他又网到了一条大鱼,可在出水时,网兜又破了。
⑥“您的网兜不结实,根本承受不住鱼的重量,您这是在行骗!”吉米生气地对老人嚷道,“快把4美分退给我!”
⑦“真是这样吗?”面对吉米的指责,老人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回应道,“让我用网兜捞一条上来给你看看吧。”说完,老人便操起一个网兜,成功地从鱼缸中捞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来,只是它是一条小鱼,还不及吉米之前所捞的鱼的三分之一大。“天呀,”吉米惊呼道,“这么小的鱼,也算吗?”“难道小鱼不是鱼吗?”老人反问道,“我又没说不能捞小鱼,是你贪心,一直想着非要捞大鱼呀!”
⑧老人接着继续说道:“很多人在捞鱼的时候和你一样,只将注意力放在大鱼身上,丝毫不考虑手中的网兜够不够结实,能不能承受住鱼的重量,因此十有八九都是徒劳一场。孩子,想捞大鱼,想干大事,固然好,但你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不切实际的目标,往往只会让你无功而返,一无所获呀!”老人最后一边说,一边将钱还给了吉米。
【1】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地点变换顺序
B.时间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D.事物类别顺序
【2】读第⑦自然段画横线句子,思考吉米惊呼的原因是什么?( )
A.佩服摊主捞到了鱼
B.后悔自己没想到捞小鱼
C.认为摊主捞到了小鱼不足为道
D.对于摊主的行骗手段表示愤慨
【3】吉米捞不到鱼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
A.捞鱼的网兜太不结实
B.吉米一心只想捞大鱼
C.吉米上了摊主的当
D.吉米不懂得量力而行
【4】文章第④⑤自然段中先后两次描写网破的细节,试分析这样描写的用意与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文章结尾。
(1)读故事的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人最后该不该把4美分还给吉米?为什么?联系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北京时间不到点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孩子则跟我儿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地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 “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来,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皱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理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愣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光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地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 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列句子(从用词的角度)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段,回答问题。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
【1】从文章找到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写下来。
温柔_________ 红润_________
【2】“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这个句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我”此时_________的心理。
【3】本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场面描写,写出了李大钊具有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
【4】找出与“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前后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镇的早晨
城市的早晨是被汽车短促洪亮的喇叭声惊醒的、人称“世外机源”的蚕乡桃源小镇,四周河溪绕,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它的早晨则是被木船悠闲的摇声唤醒的。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沿着小河缓缓踱步,在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一片片斑的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玉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两座石拱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已经驶远了,但船工愉快粗犷的小调和着从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还在河面上荡漾着。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一个欢闹的旋涡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沿街摆满了各种土产:那刚从地里割下来的青菜、韭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那刚从河里捕上来的鱼虾,又蹦又跳,鲜嫩嫩的水灵灵的;还有那雪白的羊羔、长毛兔、大白鹅……真叫人目不暇接。一张张黝黑淳朴的脸带着微笑,甜甜地诉说着他们各自产品的鲜活肥美。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点心的个体户早早地开张了。卖粽子、豆装、饨的小摊上热气腾腾,主人正忙着不停地招揽过往的行人。旁边有一家经营熟食的个体户,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紧张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那被火苗舔着的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顾客。河对岸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衣着鲜艳的农家姑娘。如今,小镇建起了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在前进
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的霞光 (__________)的银鳞
(___________)的脸 (__________)的香味
【2】用“~~~”画出文中出现的排比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要表现小镇的紧张的时候,只写到了一个经营熟食的个体户和一群上班的姑娘,作者这是采用了什么手法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船工的小调和大街上飘来的叫卖声表现小镇的宁静,这属于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描写小镇早晨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拔 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shì sì)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用“ ”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
【2】从下面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不但……还……
【3】哪些文字在具体描写“一个美丽的世界”?用“ ”从文中画出来。
【4】你从文中读出了“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4分)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封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用了什么用词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1、作文。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 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