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江门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充四字词语,并选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 )色欲( )    硕大无( )        ( )自怜

    ( )千里       ( )神往            孤芳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山岩     ________的家园     ________的河水     ________的果园

    撒一路________     观一路________     滋润________      抖动________

  • 3、加偏旁再组词。

    __________ 半__________ 昔__________ 庄__________

  • 4、古诗文默写

    (1)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 《回乡偶书(其一)》

    (2)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 《春日》

    (4)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   《学弈》

  • 5、按原文填空。                   

    1)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望洞庭》)  

    2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3________,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________。(唐________________》)

    4)早霞不出门,________

    再默写两句天气谚语: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辞: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

    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____ ;故人的去向:________ ;以及送别的场景: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3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巴峡__巫峡,_____襄阳__洛阳。

    1将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的作品,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此诗堪称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他最高兴时写下的诗。

    3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以下诗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要理解词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比如:诗中的妻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_____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

    体裁是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 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找骆驼》,回答问题。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1找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老人的观察,老人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练习。

    太阳路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开它,甚至花花草草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吧,你们每人种下各自喜爱的种子,以后就什么都知道了。”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种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

    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十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五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飞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六根,苗儿就相对生叶,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五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呀!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

    (选自《特区青年报》,有改动)

    1在园地里,“我”种了什么种子?(   )

    A.眉豆 B.葵籽 C.仙桃核儿 D.小桃林

    2文中的奶奶曾经是做什么的?(   )

    A.农民 B.教师 C.裁缝 D.育苗专家

    3第1自然段写出了“我”童年的特点,下列描述不正确的词语是(   )

    A.天真 B.充满幻想 C.好奇 D.胡思乱想

    4“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这句话中的“到处”一词能删去吗?说明理由。(至少两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两句话,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省略的内容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鲇鱼跑了

    余霁月

    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他买回了3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晚上,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溜掉,一定要严加防范!爸爸把装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块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地走出厨房。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听见爸爸在厨房里大叫:鲇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另外一条遍寻不着,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妈妈埋怨爸爸:都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听见了。我却暗暗赞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1故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短文第二段,回答问题:在盖紧的桶里,鲇鱼逃跑容易吗?第二段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灰尘的旅行》,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灰尘的旅行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飘流。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1.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2.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游荡着,对于气象的变化发生了不少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它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在天空遨游,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不能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的功用。‖3.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上面所说的火山灰,还有的是采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学工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工厂、呢绒工厂、面粉工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这些无机的灰尘而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孢芽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4.

    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性呢?

    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

    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我们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如果在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发生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之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加以防止。‖5.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蹿。

    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喷水汽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现在人类正在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成为人类的祸害,而为人类的利益服务。‖6.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灰尘的旅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来源的角度分,灰尘有_______灰尘和_______灰尘;从质地角度分,灰尘有_____灰尘和_____灰尘。

    ③短文的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的说明方法,这里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

    ④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已经用“‖”划分成六个部分,请概括出第三、五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和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但________________的人能避免灾难。

    神射手和狮子

    从前,有一个神射手。他到山里去寻找猎物,森林里的野兽见他来了,全都逃得 无影无踪,只有高傲的狮子向他挑战。神射手朝狮子射出一箭,说:“这仅是给你一个消息,你可以从中知道我本人来攻打你的情形。”狮子被射中受了伤,吓得惊慌逃窜。狐狸劝狮子要勇敢些,不要轻易示弱。狮子回答说:“他的一枝箭都这么厉害,我还怎么能经受得住他本人的打击呢?”

    这故事是说,要善于借助________________去攻击那些不便直接攻击的强大敌人。

    航海者

    有几个人乘船出海。大海的气候变化万千,船刚驶入海面时,恰恰碰上了狂风巨浪,船几乎被巨浪吞没。有人撕破衣服,大声悲惨地痛哭,祈求庇护神,许愿说如能得救,定当还愿报恩。过了不久,风暴过去了,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为幸免于难而互相祝福,高兴极了。老实的舵工却对他们说道:“朋友们,幸免于难确实值得高兴庆贺。但我们还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说不定还会再来的狂风巨浪。”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________________,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________________。

    1寓言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的一种文体。这三则寓言均选自古希腊的________

    2请认真读寓言故事,把它们的寓意补充完整。 

    ①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但________的人能避免灾难。

    ②这故事是说,要善于借助________去攻击那些不便直接攻击的强大敌人。

    ③这故事告诫人们要知道天有________,风平浪静时仍要警惕随时可能降临的________

    3选择一则寓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请写出三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寂静的除夕夜

    每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并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个工分。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时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一早要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来年好运的预兆。心力交瘁的姥姥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地发作,我实在是怕了。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他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他们四人则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那一夜好长好长,躺在被窝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 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大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

    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平反昭雪。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那是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1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这天的习俗是(  )

    A. 放烟火祭祖   B. 吃年夜饭

    C. 放鞭炮敬拜祖先   D. 守岁

    2母亲发疯的根本原因是(  )

    A. 家族遗传   B. 看见人流泪

    C. 听到鞭炮声   D. 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下列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事件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地点是在我们家当时居住的那个村庄。

    B. 本文写的人物是的一家及众乡亲。

    C. 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爸带来的灾难。

    D. 全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4阅读全文,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 善良的内心产生的行动,能给受创伤者以慰藉

    B. 20年前的除夕夜,“居住的村庄的乡亲为了不触发母亲的病痛在除夕夜没放鞭炮。

    C.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D. 20年前突如其来的灾难给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5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中的灾难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说春节应该是热闹的,文章以《寂静的除夕夜》为题不好,你认为呢?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 19、 请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狼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狼堵上山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来送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任选一题)

    (1)一件小事、一篇短文、一部著作……常常使人受到启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写出自己的感悟、受到的启发。题目自拟,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表达清楚,书写整洁。450字左右。

    (2)毕业前,你和同学们开展了哪些“难忘的小学生活”活动?请你写一篇习作,写一写你印象深刻的活动。题目自拟,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表达清楚,书写整洁。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