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得迅速又标准,写得整齐又漂亮。
róng yù wán qiáng áo yóu
(______) (______) (______)
xuàn làn shí jiàn dàn shēng
(______) (______) (______)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___)精会神:______ 负(___)请罪:______
(___)有所悟:______ 宽(___)大度
4、课文内容填空。
(1)“孰为汝___________?”“孰”是_______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课文《____________》,课文选自《__________》。
(2)“于是——洗手的时候,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__,默默时,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一文,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句: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讲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心女佣四件事,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2.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5.《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主要写了八儿__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的内容。
6、简答题。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
,南望王师又一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____),“岳”指(________)。
A.长江 B.黄河 C.黄山 D.华山
【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字则突出了山的 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 。
【4】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南望、又一年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
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
【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翻译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选文中的“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___________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___________?继而又作了新猜测:___________。这充分说明了“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对画“______”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B.“我”觉得蝎子的“丑恶恐怖”与表里的“美丽世界”是不相称的
C.表达了“我”不喜欢甚至讨厌丑恶而恐怖的蝎子的想法
D.“我”的猜测被证实了,“我”心里很高兴
【3】“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见人就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不说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连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也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 喜上眉梢),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 妄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háng xíng )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 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漠视者冰结心城 四海枯竭 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 。 欣赏是一种给予(jǐyǔ gěi yǔ ), 一种馨香 , 一种沟通与理解 ,一种信赖与祝福。
【1】用“_________”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正确的读音和恰当的词语。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诚实、不欺骗;(2)信任,不怀疑;(3)消息;(4)书信(5)随便。文中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呢?请联系上下文把最恰当的解释的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
脱胎换骨:______________
初出茅庐: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开头横线上。
【5】给最后一段下划线的部分加上标点。
【6】仔细阅读短文,把最令你感动的一个地方用横线画出来,再写一写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二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写了 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我们在生活中要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①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②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类回收垃圾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既节省资源,又环保。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③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④但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材料二】
⑤近来,北京实行垃圾分类,某班开展了以“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城市环境建设尽一份力。下面是他们的调查结果:
是否愿意参与垃圾分类 | 是否了解垃圾分类方法 | |||
愿意 | 不愿意 | 很了解 | 不很了解 | 不了解 |
90.1% | 9.9% | 5% | 64.6% | 30.4% |
⑥班级成员在附近三个社区以“你认为什么是垃圾分类的障碍”为题展开调查:34.8%的人认为是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30.9%的人认为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13.42%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13.29%的人是因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3.15%的人觉得麻烦;2.31%的人是出于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将来还会将所有垃圾合在一起,现在分了也白分;还有2.13%的人认为此举没有意义。根据此次调查,他们认为导致垃圾分类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分类设施不全,环保意识欠缺,宣传力度不够。
【材料三】
⑦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特点:
⑧(一)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
⑨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污染环境。
⑩(二)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⑪(三)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⑫(四)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方法大多还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严重地污染环境。分类回收垃圾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既节省资源,又环保。
B.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渣土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C.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D.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
【2】阅读,提取信息。
从【材料一】中提取主要信息,将表格填写完整。
垃圾分类 | 理想的处理方式 |
可回收垃圾 | 综合处理回收利用 |
_____ |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3】阅读【材料三】,概括日本垃圾分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二】中“你认为什么是垃圾分类的障碍”的调研结果,选择其中一条人们认为的障碍,依据【材料一】【材料三】,给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障碍的合理建议。(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赏析
新的生活一开始,倒霉的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丑小鸭处处受到排挤,遭讥笑。小鸭们啄他,小鸡们赶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丑小鸭非常难受,钻过篱笆逃走了。
他逃到一块住着许多野鸭的沼泽地,又逃到一间老太婆的农舍。结果还是一样受到歧视。丑小鸭苦闷极了,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包容 ( ) 赞扬( ) 开心( )
【2】这两段文字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丑小鸭遭遇到的倒霉的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接二连三”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节选)
这一年暑假,语言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溫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乙]作文上的红双圈
是在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一次学校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作文题日叫《补考》,是篇很长的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一天上午在操场劳动,有人跑过来 告诉我:“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欣赏我的打满双圈的作文。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带着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路过这里,偶尔看见了,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竞赫然刊登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其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腾”,后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园,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甲文中“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一句
中,“这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么”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两处写爬山虎,请你分别找到。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衬托“我”作为初中生年轻有活力。
B.反衬叶圣陶老先生讲究生活质量、有品味的生活态度。
C.衬托叶老先生认真亲切、质朴的品质及“我”愉悦的心情。
D.告诉读者事情发生在夏季。
【3】“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叶老先生接见“我”,教诲“我”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刻苦写作。
B.爬山虎的颜色很绿,让人难以忘怀。
C.当时的事情和爬山虎一起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D.“我”一看到爬山虎这种植物,就会想起叶老先生对“我”的教诲。
【4】读了甲、乙两文,我们从中知道甲文作者走上文学之路是从_________开始的;乙文作者走上文学之路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5】细细品味甲、乙两文的结尾。
(1)在表达感情上的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
(2)在表达方法上的不同之处:甲文的结尾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乙文的结尾运用_______的方法。
14、阅读理解
人生无乞丐
老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我讲了个故事:
那天正是中午,天下着小雨,车厢里面的乘客稀稀落落。车子行驶至桥头时,上来一大一小两名引人瞩目的乘客。从相似的容貌可以看得出,他们是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睛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的父亲,一步一步地摸索着走上车来,进而走到车厢中央。
当车子继续缓缓前行时,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声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以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面前,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当小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部时,坐在我一旁的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霎时间,所有冷淡的目光都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说到这儿,老爸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着一层雾水。
之后,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又是一位少女在卖唱。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者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女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她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词语搭配。
( )的童音 ( )的心态 ( )的乘客 ( )的气质
【2】“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 )。
A. 他还要继续给大家唱歌 B. 他要给大家弹奏电子琴
C. 他开始向大家“行乞” D. 他要和爸爸为大家表演
【3】仔细读句子,说说其中的“我”指的是谁?
(1)老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我讲了个故事。 ( )
(2)“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 )
(3)坐在我一旁的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 ( )
【4】小男孩是乞丐吗?评价一下这个小男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文章题目“人生无乞丐”的深刻含义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着一层雾水。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和 聊聊天
要求:(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校长、老师、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等;(2)文章应表达清楚,语句后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4)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