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扬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万不(____)已   心(____)气和   不见(____)日    ____)知非福

    翻箱(____)柜   五(____)四海   无独有(____    见微知(____

    (1)塞翁失马,__________

    (2)我们都是来自_________,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3)小军说他最喜欢的一篇文章,_________,也是我最喜欢的。

    (4)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__________,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 2、日积月累。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

    (5)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则久。

    (6)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 3、写出句子中带加点词的反义词。

    1.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_______

    2.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________

    3.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________

    4.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_______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_______

    6.我现在还能感觉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________

    7.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吹进来,太舒服了。________

    8.别浪费东西。________

  • 4、词语俱乐部。

    1.补充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座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美不_______)(_______ 与世_______)(_______

    标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而逃

    2.选择括号里搭配合适的词语,并打上“√”节。

    阳光(闪烁 明媚) 维持(秩序 工作)   步伐(坚定 坚决)

    猎取(冠军 食物) 身体(强大 健康)   修理(文章 桌椅)

    心情(沉重 繁重) 爱惜(粮食 时间)

  • 5、温故知新,我会填。

    (1)“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选编,其中《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景阳冈》中的主人公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________”,《红楼春趣》讲述了__________的故事,《_________》选自《西游记》。

    (2)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选用典型事例,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两茎灯草》通过写严监生临死时__________这件事,表现他的吝啬;《刷子李》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______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_______________

    (3)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是_________→金文→小篆→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 名,词人夜行在   岭的山间小道上。

    2.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景物:      

    3.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7、阅读理解。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A. 欣喜若狂                            B. 信赖和骄傲                            C. 非常坚定                            D. 绝望和悲痛

    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__,天涯若比邻。

  • 8、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  ) 荒(  )

    锄(  ) 我衣(  )

    2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与理解

    谁赶走了鸟类

    (1)我已经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

    (2)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我常看见一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青枝嫩叶后又信手丢下,让它们绝望地挺着身子露宿街头。

    (3)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亢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气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4)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也没骂一句。我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

    (5)真该感激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冷静”还安慰我: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

    (6)可是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就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一处浓荫,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都无法代替。

    (7)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8)“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9)“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10)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11)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第(1)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作者想用这两个词语突出强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看到有人举着气枪打鸟,却没有阻止。选文的第(4)、(5)两段,作者表面上是在描写自己此时的行动和心理,实际上有更深的用意。你知道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篇短文很快读完了,但是文中那个对准生灵的罪恶枪口,那张面对罪恶却若无其事的脸,还有戛然而止的鸟鸣,却永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头脑中,挥之不去……

    亲爱的同学们,快拿起手中的笔,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家园,尽一点微薄之力吧。请发挥你的才智,设计一个公益广告,让那些至今尚未觉醒的人们,因你的设计而受到心灵的启迪和震撼。

    友情提示:要用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让我们读到你的描述,就像真的看到了画面一样。设计中要有警示性的语言。注警示性的语言要尽量简洁并展示你的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她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眯眯的笑眼,那有神的大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少,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怀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本文表示人多的写法,很有特色。如抓住人们的头发描写: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再举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地写出文中第5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读书的四个镜头,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散文,作者借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和内心情感。阅读本文,试分别说出作者的所见、所想及其感悟和内心情感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句中的“挑逗”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头和结尾都写“脚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jiān jiàn)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 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被微风吹sàn sǎn)了,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中的“ ”地方,补充完整。

    【3】请用“√”画出文中正确的读音。

    【4】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仿写几句。

    【5】请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写你的体会。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老师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角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________(A.发现 B.观察 C.观测 D.察觉)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1】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词语的正确序号。

    【2】用“____”画出短文中点题的句子。

    【3】“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这里“温柔”侧重写________特点,“美丽”侧重写________特点。

    【4】下列对文章各句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B.“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好像”的意思是只不过做做样子,不是真要打。)

  • 14、课外阅读。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年,就这样过去了。

    (有删改)

    【1】读短文,完成填空。

    (1)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故乡的元宵的____________

    (2)“一天快过去了”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短文开头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五个“没有”,有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了元宵节这一天的哪些活动?什么活动写得最详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意蕴丰富。请你体会一下,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________

    ②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想起这事就高兴

    提示:整理过去的一年,也许你因为满足愿望而开心,也许因为得到了赞扬而自豪,也许……

    要求:有条理地将事情的过程写清楚。重点写出为什么高兴、怎样高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