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一句名言、警句、谚语或俗语,激励自己热爱读书或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
2、名人名言
收集孔子的两句名言写下来。___________
3、查字典。
4、补充下列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风骨(_______)(_______) (_______)展自(_______) (_______)间(_______)苦
(_______)城(_______)送 (_______)绎不(_______) (_______)石(______)立
(1)他离开县城的那天,老百姓(___________),情景十分动人。
(2)唯此、李绅当年没做官、十分体察(__________)。
(3)其诗(__________)、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4)店铺开张了、买东西的人真是(___________)啊!
(5)《墨竹》是他的晚年代表作,图中几竿修竹(____________),突兀的巨石之中长出一丛兰草。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和《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和(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9、课外阅读。
寻找生活乐趣
我喜欢寻找,喜欢寻找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在我的辞海里,这叫做乐趣!
我迷恋于一切晶莹透亮的东西,就连一个小小的玻璃珠,在阳光穿透它的一刹那,我也会看得发呆,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乐趣。我喜欢把水滴在手指上,静静地看着这个能通过手的不断摇晃而滚动的“小家伙”。一切发生得那么平凡,那么安静,但又那么迷人!
我从冰箱里拿出冰格,取下几个不很规则的小正方体冰块,坐在床上玩弄起来。将这小小的冰块对准明亮的窗外,立刻有一种亮晶晶的视觉感受,心情也会随之明朗起来。你看这小小的冰块,它里面此时展现的是一个多么奇幻的世界呀!一栋栋高楼都有了弧度,骑车过往的行人在冰块中一时竟成了倒影。我不禁乐了起来!
冰毕竟是冰,顷刻间,它已在我的手温中化为一滩和它一样奇妙的东西——水。再次俯首,掌中的指纹清晰可见。把这冰凉的水洒在胳膊上,形成了道道水痕,顿时冰爽之感涌入心田。冰块慢慢融化,我的时间也悄然而逝。
我依然喜欢寻求自己的快乐。我认为快乐不会自己找上门来,而需要你去寻找。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地球转动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可以寻找到自己心中的快乐。不论它渺小,不论它细微,不论……它都能给心灵一份永久的慰藉。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有这种本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原来上天创造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它以美好的心态去创造的,只是我们还没有感悟到,还没有真正地领悟到而已!
从下一秒开始吧,寻求自己的快乐,让自己能乐观地面对挫折,能在摔倒之后又坚强地站起来。用细致入微的心去寻找生活的乐趣,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在小小的冰块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乐趣,一份真正的人生感悟!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慰藉 ——( ) 领悟 ——( )
【2】读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主要是借助什么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乐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自然段中加点的短语“这种本领”是指什么?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4】作者在文末说找到了“一份真正的人生感悟”,这里的“感悟”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小学的学习生活转瞬间就过去了。而今,我们即将毕业。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的教诲,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从开始学枯燥的拼音字母到能写朗朗上口的作文,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杨老师,还记得吗?还记得我这个曾经口吃的学生吗?我从小口齿就不伶俐,说话吃力,上学了,同学们叫我“小结巴”,我伤心透了,恨自己,经常偷偷地哭,父母带我到处求医寻药,都没见效,而您对我关怀备至。有一天,您把我叫到办公室,送给我一本《绕口令》的书,温和地嘱咐我天天读,天天背。是您那温柔、期待、信任的目光,和蔼真诚的神情鼓舞了我,在您的指导下,我苦练说话本领,终于改掉了口吃!在年级朗读比赛中居然获得第一名!这次比赛我会牢记一辈子,因为这项荣誉里有您的一份心血。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我们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岁月,我们曾经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曾经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玩耍。六年了,转眼间要分手了,心中怎能平静呢?记得四年级时,身高体胖的我不慎被玻璃扎伤了脚,行走困难,是你们,比我瘦小的同学,替我背着书包,搀扶着我,一步一步艰难地上下楼梯,是你们,使我没少听一节课,没少做一次作业。这种亲如手足的同窗情谊我怎能忘记?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受到严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的好作风。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对母校的回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对母校的感谢是真挚而无尽的。让我们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温馨( ) 谆谆( ) 和蔼( ) 琼浆( )
【2】解释文中第一段中画横线的成语,然后再造一个句子。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忘不了”的都有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请说说其中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想对自己的母校说些什么?请写下来,100字以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用“ ”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 ”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第③段文字从 、 、 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 的特点。
12、阅读《背影》的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文章主要写“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句话是否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成人的儿子?
【3】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氛围是由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 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 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 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13、阅读。
一条蛀书虫从书里爬出来,迎面碰上了一只蜘蛛。蛀书虫向它打招呼说:“你好!"
“你是谁呀?”蜘蛛问道。
“哈哈!”蛀书虫笑着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怎么连我也不认识?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
蜘蛛奇怪了,说:“可是我听说,只有人才配当学问家呀!"
蛀书虫又哈哈大笑起来:“人怎么能同我相比?他们拿起书,只是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又原封不动地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钻进书里把每页书每个字通通吞到肚子里。年复一年,你想想,我肚子里的学问该有多少!”
“那么,请教一下,我怎样才能成为大学问家呢?”蜘蛛又问。
“当然也得学我的样子,钻进书里把书吃掉喽。”蛀书虫趾高气扬地对它说。
蜘蛛想了想,开口道:“不,按照你的理论,我有个更省事的办法一既然你是世界 上最大的学问家,我把你吃进肚里,你所有的学问不就全部进了我的肚子吗?”说完,它朝蛀书虫扑了过去。
【1】以下题目最适合做文章题目的是( )
A.“最大的学问家”一蛀书虫。
B.聪明的蛀书虫。
C.“最大的学问家”一蜘蛛。
D.懒惰的蜘蛛。
【2】下列与文中画“ ”的句子句意相同的一项是( )
A.你所有的学问就不会全部进了我的肚子。
B.你所有的学问就全部进了我的肚子吗?
C.你所有的学问就全部进了我的肚子。
D.你所有的学问怎么会全部进了我的肚子?
【3】蛀书虫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 )
A.因为它十分聪明。
B.因为它读了很多书,知识渊博。
C.因为它见多识广。
D.因为它以为把书吃了,就吃进了知识。
【4】蛀书虫关于知识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渴又累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①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一大杯牛奶。
男孩②地喝完牛奶,嗫(niè)嚅(rú)地说:“我应该付你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 :“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 他轻轻地说 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稀少的重病。当地的医生③,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治疗会诊。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国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定④,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帐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帐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叠厚厚的帐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给文章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
【2】①②③④处的横线上应填的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
A、饥不择食 B竭尽所能 C、不知所措 D束手无策
【3】联系上下文解释:
饥不择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是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到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即将告别这梦幻般的童年,成长为少年。瞧!我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孝心,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自信……请你以“瞧,我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①用具体事例展开叙述,表达真情实感;②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③别忘记把题目补充完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