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并使前后词语搭配(4)

    (   )面貌  改(   )关系

    (   )技术  改(   )错误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授   _________

    1.古时候许多技艺都是这样一代一代________下来的。

    2.读到画横线的词语,你会想到_________

  • 3、根据情境写名言诗句。

    恰当的引用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说服力。师傅在教徒弟学艺时常常教导徒弟要精益求精,超越师傅,就可引用《荀子》中的话:____________。孝敬父母要趁早,我们常常会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读书需要用心并下苦功夫,就可说: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劝说少年不虚度光阴,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奋进,我们就可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张老师从不呵斥学生,总是耐心细致地促膝谈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

  • 4、补充词语,再根据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填空。

    ______千里   ______色欲流

    万古长______   天涯______

    _______________是描写“绿”的神态,  ____________是描写“绿”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是描写“绿”的广漠,_____________是描写“绿”的生命。

  • 5、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并写出你的理解。

    1.穷则变,__________,通则久。——《周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__________而青于蓝。——《荀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不必法古;__________,不必循旧。——《淮南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___,其实是写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_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___”。“东西南北风”喻指__________

  • 8、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我们需要信仰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确,当近代的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信仰,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安逸生活,浴血奋战于御敌的沙场;为了信仰,他们放弃了功名利禄,默默无闻于辉煌后的平凡。他们的人生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有信仰。

    和平时期,我们同样需要信仰。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这里是否遵守规则,首先要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偏向于急功近利,只从眼前的算计出发,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无数的这种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道德的缺失,其实来源于我们思想深处的问题——片面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无私或博大的爱心。

    而人类不可缺少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爱心,恰恰都超出了个人狭隘的理智,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因为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了狭隘理智的信仰!

    有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当看到云南某边远乡村没有小学,那里的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他毅然离开了繁华的首都北京,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都应有信仰,或者都应当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信仰(   ),信仰(   ),信仰(   )。因此,我们需要信仰。

    1选文谈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短语填入文中恰当的括号里。

    A.会使世界充满爱的温暖   B.会使人生更有意义

    C.会使人心胸坦荡

    3读选文第9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从哪个角度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有了信仰就会超越狭隘的理智,具有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 10、课外阅读。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位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才把父亲扶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您还要坐!”

    “你呀,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所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人满为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娘在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她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姑娘____________

    【3】“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___________

    【4】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

    C.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结合课文,想想“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鲁滨孙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的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民营实体书店现状

    (媒体信息)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他国调查)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材料三)2020年第十七次我国国民阅读调查量结果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2018年

    4.65本

    2.84本

    19.81分钟

    84.87分钟

    2019年

    4.67本

    3.32本

    19.69分钟

    100.41分钟

    *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都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3学校举行“碎片化阅读利弊谈”的辩论比赛:甲方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乙方的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如果你是辩手,请拟写一段辩论词,陈述你方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述材料,至少从四个方面推断民营实体书店衰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三),结合前几则材料请你对提高全民阅读量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很多,墨水就是其中的一种。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锹,以及针;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就习惯了。

    没有工具,干什么就困难重重。我计划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能举得起。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很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为了打桩,我先用一根很沉的木棒,后来想到了用铁橇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我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出了再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缺少的东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个地方不是表现 “我”的工作开展的吃力?(   )

    A.用很长的时间把树桩砍好削好。

    B.搬运木桩需要很长时间。

    C.打木桩很辛苦

    4对于这样的吃力的工作,我又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叙述内容来看,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我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sāng  sàng)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shǔ zhǔ)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chù zhù)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gěn kěn)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鸟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本文写了哪些“美丽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我们有时候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但有时候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在飞翔。(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小动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美的景色,难道不令人陶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原来的意思。  

    1)天游峰的景色是那么美丽,空气是那么清爽,我真舍不得走了。 

    改为反问句:________

    2)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用上无不或者…………”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

    3)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任选一个题进行习作)

    1.材料:李芳也来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经过六年的小学生活,同学们表现得越来越懂事了,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了。如,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对不良的言行能够进行劝阻;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同学们做这些事时,自己很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你选一件这样的事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下来。(要求:事例要生动、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叙述有条理,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字数在5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