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榆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多音字组词

    cān________             shēn________  

    hǎo________             hào________

  • 2、诗歌考查。

    1.诗歌前两句用(______)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喻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 3、组词,并选择组的词填空。

    ____   领_____   解_____

    ____   发__________

    1.____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____问题要有耐心。

    3.他在医学这个____一早上领头羊。

    4.最_____的时候,他只是想吃顿饱饭。

    5.这个合欢的____太醉人了。

    6.最终他还是____了这个秘密。

  • 4、多音字组词

    重zhòng____ chóng____ 旋xuán____ xuàn____

    转zhuǎn____ zhuàn____ 华huá____ huà____

  • 5、把诗句作为谜面,猜一成语。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  

    2.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

    3.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

    6.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突出写了一个“喜”字,表现了听闻捷报后欣喜、激动的感情。

    B.“满”字描绘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样子,情感真实、感人。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天,春天的景象是明丽的,正好与“喜”的心境相匹配

    D.“下”说明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向”则表明从“洛阳”到“襄阳”走的是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解释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_________   ②却看:___________   ③漫:____________

    4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

    6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______

    2后两句诗中的“_______”二字运用得很好,在诗中起转折作用,将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阅读

    城南

    (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大钳甲虫戏小狗

    当牧师继续枯燥无味地往下讲道时,汤姆重新又陷入了痛苦之中。立刻他想起了他的一个宝贝玩意,赶快把它拿了出来。它一被放出来,就咬汤姆的手指。他很自然地弹了一下手指,那甲虫就滚到过道里,仰面朝天,无奈地弹动着它那几条腿,翻不了身。汤姆把被咬痛的手指放到嘴里,眼巴巴地看着“大钳甲虫”,很想把它抓回来,可是他怎么也够不到。

    其他的人对牧师的布道也不感兴趣,就拿这只甲虫来解闷,他们也盯着它看。

    这时一只游荡的狮子狗懒洋洋地走过来,心情郁闷,在安闲的夏日里显得懒懒散散,它在屋里待腻了,很想出来换换环境。它一眼发现了这只甲虫,垂着的尾巴立即竖起来,晃动着。它审视了一下这个俘虏,围着它转了一圈,远远地闻了闻,又围着它走了一圈,胆子渐渐大了起来,靠近点又闻了闻。它张开嘴,小心翼翼地想把它咬住,可是却没咬住。于是它试了一回,又一回,渐渐地觉得这很开心,便把肚子贴着地,用两只脚把甲虫挡在中间,继续捉弄它。最后它终于厌烦了,下巴一点一点往下低,刚一碰到它的对手就被它咬住了。狮子狗尖叫一声,猛然摇了一下头,于是甲虫被它摔出了有一两码,摔得仰面朝天。邻座的观看者心里感到一种轻松的愉快,笑了起来,有些人用扇子和手绢遮住了脸,汤姆简直高兴死了。

    那只狗看起来傻乎乎的,也许它自己也觉得如此吧,可是它怀恨在心,决计报复。于是,它又走近甲虫,小心翼翼地开始再向它进攻。它围着它转,一有机会就扑上去,前爪离甲虫还不到一英尺远,又靠上去用牙齿去咬它,忙得它头直点,耳朵也上下直扇悠。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又厌烦了。它本想拿只苍蝇来开开味,可是仍不能解闷;然后,它鼻子贴着地面,跟着一只蚂蚁走,不久又打了呵欠,叹了口气,把那只甲虫彻底地给忘记了,一屁股坐在甲虫上面。悲剧发生了!

    随着狮子狗一声疯狂而痛苦的号叫,只见它在过道上飞快地跑着。它不停地叫着,不停地跑着,从圣坛前面跑过去,跑到了另一边的过道上。它又从大门那儿跑出去,跑到门边上的最后一段跑道,它往前跑,越是痛得难受,后来简直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彗星,闪着光亮,以光的速度在它的轨道上运行着。最后这只痛得发疯的狮子狗,越出了跑道,跳到主人的怀里;主人一把抓住它,把它扔到窗户外,痛苦的叫声很快地小下来,最后在远处听不见了。

    这时候,教堂里所有的人都因竭力不发出笑声而憋得满脸通红,喘不过气来,布道声嘎然止住,一片寂静。接着牧师又开始讲道,犹犹豫豫而且声音走调,再想引起注意,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即便他说的内容很严肃,在后面座位背后忍不住总有一阵子失敬的笑声传来,好像这个可怜的人刚刚说了什么可笑的事情。等人们终于结束了受难,牧师给他们祝福的时候,全场都不免感到一阵轻松。

    1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时美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对牧师的讲道有着怎样的感受?(

    A. 生气 B. 感激 C. 乏味 D. 满足

    4我们能从汤姆所做的事情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列举文中的事实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作者饶有兴味地描述甲虫和狗的举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作者用极其细腻的语言描述甲虫戏小狗,让人感到忍俊不禁。

    B. 在教堂布道这个特定的时刻插入描写甲虫戏小狗,让文章幽默风趣。

    C. 作者通过教堂里人们的反应,批判了牧师的迂腐和宗教的虚伪。

    D. 汤姆这种搞怪的举动,让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非常讨厌。

    6在我读过的《____________》中,也有像汤姆一样的孩子,他(她)的名字叫____________,我能简单地说出关于他(她)的一件有趣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校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句俗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默读这句话,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恐怕在这里是恐惧、害怕的意思。   ______

    2)句中的破折号是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     ______

    5读文段,说说北京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说你的家乡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半截蜡烛(节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候,大儿子杰克   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   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 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快步   ②默默   ③慢慢

    2文中有一对近义词,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

    3“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通过比喻你感受到(   )。

    4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大儿子杰克的行为,你的评价是什么?并写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下面的片段讲述了尼尔斯旅行所遇到的第一个危险,他是怎样化解危机的呢?他的表现与旅行前有什么变化呢?一起来看看吧!

    骑鹅旅行记(节选)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①浮冰是变幻无常、高深莫测的,因此它是靠不住的,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到了半夜里,维姆布湖面上那块和陆地毫不相连的大浮冰渐渐移动过来,有个地方竟同湖岸连接在了一起。这时候,有一只夜里出来觅食的狐狸看见了这个地方。那只狐狸的名字叫斯密尔,住在大湖对岸的厄维德修道院的公园里,他一下子(       )到浮冰上。正当斯密尔快走到大雁身边的时候,他脚底一滑,爪子在冰上刮出了声响。大雁们顿时惊醒过来,拍动翅膀就冲天而起。斯密尔像断线风筝一般,身子笔直往前一纵,一口咬住了一只大雁的翅膀,叼起来就往陆地上跑。

    ②然而这一天晚上,露宿在浮冰上的并不只是一群大雁,他们当中还有个人,不管他怎么小,他毕竟是个人。男孩子在雄鹅张开翅膀的时候就惊醒过来了,他摔倒在冰上,睡眼惺忪地坐在那儿,起初不明白怎么会这样乱成一团。后来他一眼瞅见有只四条腿短短的“小狗”嘴里叼着一只大雁从冰上跑掉时,他才明白这场骚乱发生的原因。男孩子马上追赶过去,想要从“狗”嘴里夺回那只大雁。他听到雄鹅在他身后高声呼叫:“当心啊,大拇指!当心啊,大拇指!”可是,男孩子觉得像这么小的一只狗哪用得着害怕,所以一往无前地冲过去。

    ③狐狸斯密尔从浮冰同陆地相连接的地方登上了岸,正当他费劲地顺着湖堤的斜坡往上奔跑的时候,男孩子朝他喊叫起来:“把大雁放下,你这个坏蛋!”斯密尔不知道喊叫的那个人是谁,也顾不得向后看,只是拼命地向前奔跑。狐狸跑进了一片树干高大而挺拔的山毛榉树林里,男孩子在后面紧追不舍,根本想都不想会碰到什么危险。

    ④男孩子跑得那么飞快,他觉得那些粗壮的山毛榉树似乎在他身边“哗啦啦”地往后闪开。他终于追赶上了斯密尔,一把抓住了他的尾巴。“现在我要把大雁从你嘴里抢下来!”他大喊道,并且用尽全身力气(       )住狐狸的尾巴。但是他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拖拽不住斯密尔。狐狸斯密尔拖着他往前跑,山毛榉树的枯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在他的身边。

    ⑤这时候斯密尔好像明白过来,原来追上来的人没啥危险的。他停下来,把大雁撂到地上,用前爪按住她,免得她得空逃走。狐狸低下头去寻找大雁的咽喉想要一口咬断它,可是转念一想,还不如先逗逗那个小人儿。“你快滚开,跑回去向主人哭哭啼啼吧!我现在可要咬死这只大雁啦!”他冷笑着说道。男孩子看清楚他追赶的那只“狗”长着很尖很尖的鼻子,吼声嘶哑而野蛮,便猛然心头一惊。可是狐狸那么贬低捉弄他,他气得要命,连害怕都顾不上了。他抓紧了狐狸尾巴,用脚蹬住一棵山毛榉树的树根。正当狐狸张开大嘴朝大雁咽喉咬下去的时候,他使出浑身力气猛地一(       ),斯密尔不曾提防,被他拖得往后倒退了两三步。这样大雁就抽空脱身了,她吃力地拍动翅膀腾空而起。

    ⑥可是斯密尔却恶狠狠地朝男孩子直扑过去。“我吃不到那一个,就要到手这一个!”他吼叫道,从声音里听得出来他是多么恼怒。“哼,你休想!”男孩子说道。他救出了大雁心里非常高兴。他一直死死地攥着狐狸的尾巴,当狐狸转过头来想抓住他的时候,他就抓着狐狸尾巴(       )到另外一边。这简直像是在森林里跳舞一样,山毛榉树叶纷纷飘旋而下,斯密尔转了一个圈子又转一个圈子,可是他的尾巴也跟着打转,男孩子紧紧地抓着尾巴闪躲,狐狸无法抓住他。

    ⑦就在这时候,他一眼瞅见了一株小山毛榉树,它细得像根长竿,笔直地穿过树林里纠缠在一起的枝条伸向天空。他忽然放手松开了狐狸尾巴,一纵身爬到那棵树上。

    ⑧斯密尔觉得自己连这么一个小人儿都制服不了,简直太出丑了,他就趴在那株树下等着机会。男孩子跨坐在一根软软的树枝上,身子很不舒服。他冷得要命,险些快冻僵了,连树枝也抓不紧,而且还困得要命,可是却不敢睡觉,生怕睡着了会摔下去。啊,真想不到半夜里坐在森林里竟是凄凉得那么令人恐惧,他过去从来不曾知道“黑夜”这个字眼的真正含义。天色终于徐徐发亮,尽管拂晓的寒冷比夜间更叫人受不住,但是男孩子心里却很高兴,因为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1】(词语填空)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动词,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闪                        蹿

    B.闪        蹿                

    C.蹿                        

    D.蹿                        

    【2】(情节梳理)斯密尔和尼尔斯之间有怎样的交锋?请根据节选片段,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密尔逃入树林,尼尔斯紧追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密尔追捕男孩,尼尔斯巧妙闪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尼尔斯为什么要救下大雁?

    (1)大雁刚被叼走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清楚斯密尔的脸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词语作用节选片段中多次出现“山毛榉”的身影,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5】链接教材·人物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及【课文片段】,说说尼尔斯身上的哪些品质是旅行之前没有展现出来的。(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课文片段】

    (1)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他实在无法忍受,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们扔了过去,并骂道:“住嘴!你们这群乌合之众!”

    (2)“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科学研究,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事情,却常常伴随着令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付出和牺牲。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以身试药……这群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人,被称为自体实验者。科学家的这些行为让人心生敬畏。要问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那实在是一种混合着无私、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还好,科学的领奖台上不乏这样的傻人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集中爆发。19593月,顾方舟到苏联考察脊灰疫苗,经过严密论证和考察,他认为应该选择活疫苗,于是争分夺秒研究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先是通过在猴子身上测试,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但只有在人身上测试通过,疫苗才能真正算作安全。冒着有可能瘫痪的危险,顾方舟决定从自己开始,验证成品的安全性。他带头第一个喝下疫苗溶液,以身试药。一周之后,他和同事的身体各项指标全部达标,但是成人和幼儿对疫苗的耐受性有很大区别,顾方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并让自己的孩子喝下了疫苗溶液。在顾方舟的带领下,其他同事的适龄子女有很多参与了人体实验。十天过后,喝下疫苗溶液的一批孩子一切正常,这意味着国家的孩子们都将得救了。自脊灰疫苗在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四点零六,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零点零四六,使无数儿童免于残疾。因为顾方舟在医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还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同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为了研制治疗疟疾的药物,提取青蒿素,并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亲自试药,导致自己肝中毒。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为人类治疗和控制疟疾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她本人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共和国勋章

    就像一位科学家所说: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科学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挑战,可是那些勇于挑战、敢于牺牲自我的人总是会有所发现,走上科学的领奖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体实验者: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

    【3】为了证明中心观点,本文列举了哪几个事例?

    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引用科学家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

    【5】你从文中获得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

  • 14、阅读和理解

    别了,语文课

    钟声响了,第一堂课是语文。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这本书先浅显地介绍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了中文的特点,最后讲述学好中文的方法。我一下子对中文了解了很多很多。我有点儿怪张先生,为什么不早点儿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点儿知道中文的丰富和优美。

    我放下书,走到爸爸跟前,问他:“爸爸,我们将来移民到中美洲,我还有机会学习中文吗?”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了中文。”

    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语文课上,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簿,翻开第一页给大家看,然后又翻到最后一页,高高举起让同学们看。张先生说:“陈小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们看,他学期开始默书总不合格,现在却得到一百分!”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

    同学们都奇怪地注视着我。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地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要移民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的沉寂。张先生轻抚着我的头,叫我坐下。

    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叮嘱不要忘记中国,不要忘记中文。

    这天,是我最后一次上语文课了,张先生带来一扎用鸡皮纸封好的包裹,她对全体同学说:“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

    我接过这套书,心里非常难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送我一本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盈眶。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至六自然段写了四个具体事例:第一个是______;第二个是_____;第三个是_____;第四个是______。这几个事例体现了“我”对____的热爱之情。

    【2】用“ ”画出第七自然段里写“我”内心独白的句子,再写出表达的思想感情。

    【3】默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因为作者要全家移民,要离开老师同学,所以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同学留言并送书。( )

    (2)写告别语文课,可能有许多事可写,作者只写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把气氛和心情突显出来。( )

    (3)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作者选择这两件只在自己或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来写,使材料更新颖,内容更具有典型性。( )

    (4)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没有体现出作者喜欢语文课、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

    【4】默读课文,写出“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怎样表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

     

     

     

  • 16、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请你以“______给我带来快乐”为题,写一篇短文。

    提示:①“给我带来快乐”可以是“读书、奋斗、旅游、舞蹈、音乐”等等。②事件叙述要完整,层次要清楚,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组织材料。(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