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无锡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解读诗句苍松石上生"。

    1.用文中的话解释石上生的意思是  

    2.用诗句写一句话。    

    3.续写诗句。

    苍松石上生,

     

     

     

  • 2、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_________。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地挪移了,我也________跟着旋转。

    2.我想我再不________,再不_________。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________,决不许她再耽搁。

  • 3、篇章记忆。

    1.甘瓜苦蒂,   。——《墨子》

    ,孰能无惑? ——《师说》

    这样的格言,我还知道

    2.“为是其智 ?曰:   。”这两句话出自《 》。我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我这样评价《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孩子:  

    4.“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   ,没有   ,也没有 。”这句话把八千多日子比作 ,让我感受到  

  • 4、请你补写下列诗句、名言、歇后语及猜字谜。

    1.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德国·歌德)

    5.水滴石穿——__________________

    6.有水哗啦啦,有口笑哈哈,有土不平整,有人不知啥。打一字:_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善弈者也。__________

    (2)一人虽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与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

    (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为听。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C.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安迪和外婆已经听到马蹄猛击大地发出的低沉的“隆隆”声,甚至听到野马的嘶鸣和打响鼻的声音。

    “准备好套索,安迪!”外婆喊道,“你挑一挑,你想要哪一匹?我想要一匹白色的,这样我会觉得自己像一位王妃。”

    安迪想要一匹黑色的,他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②马群中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黑马,它的眼睛和漆黑的皮毛闪闪发光。它性情火爆,头高傲地向后昂着,因此安迪决定就选这一匹。

    安迪深深吸了口气,用尽全力把套索抛了出去。套索在空中旋转,但是既套不到安迪的黑马,也套不到外婆的白马,而是“噼啪、噼啪”地打在奔马之间的草地上。马群已经发觉它们正在被人追捕,于是一场激烈的狩猎开始了。

    安迪挑选的黑马受了惊,在前面飞奔起来,其他的马跟在后面奔跑,汽车在后面紧追着。一匹马只有一个马力,可一辆小汽车至少有一百马力,所以他们很快就追上了那匹黑马。

    这次轮到外婆拋套索了。她挥动套索,在她的羽饰帽子上方快速地转了几个圈,大声喊道:“哎!”套索飞了出去,一下就套住了黑马的马头。惊恐的黑马后腿腾跃而起,野性大发,它向后甩着头,嘶鸣着,打着响鼻,伺机逃脱。

    但是这一切都无助于黑马逃脱套索,尽管它拼命挣扎,发出怒吼,外婆还是紧握套索,把它越拉越近。

    “安迪,从我的挎包里拿出一块糖来!我两只手都占着,驯服马匹没有比糖更好的东西了。”

    安迪在挎包里找来找去,只找到口香糖,没有找到糖块。

    口香糖或是糖块对黑马似乎都一样。它闻了闻,让外婆把口香糖塞到它的嘴里,它惊异地转动着眼珠:这种奇怪的东西它从来没吃过!它咬着,嚼着,把两只耳朵竖起来,它的牙齿再也不能正常开合了,这令它感到非常惊奇。它全神贯注地对付着嘴里这块儿不熟悉的东西,把自己已被俘获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顺从地跟在汽车后面小跑起来。

    “哎!”外婆又喊起来,在帽子上方旋转套索。这一次绳索套住了一匹白马的脖子,它的反抗远不像安迪的黑马那么强烈,只是害怕地嘶鸣着,想跟在逐渐消失在高高草丛中的马群后面跑。安迪也用口香糖喂了这匹白马,于是它也停止了嘶鸣,跟在汽车后面驯服地慢跑起来。

    他们向草原边界驶去。外婆开车,安迪攥着松散地拴着黑马和白马的绳索。

    ——选自[奥]米拉·洛贝《苹果树上的外婆》

    1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这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①句:____   ②句:____   ③句:____

    2请填一填。

    (1)选段主要描写了安迪和________这两个人物。

    (2)选段主要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选自奥地利作家米拉·洛贝的《苹果树上的外婆》。______

    (2)外婆想要一匹黑马,她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______

    (3)白马和黑马一样性情火爆,但是这两匹马都被外婆俘获了。______

    (4)马吃了口香糖以后,它的牙齿依然能正常开合。______

    (5)选段中的外婆是安迪在苹果树上为自己幻想出来的。______

    4你认为选段中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 节选)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有改动)

    【1】请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

    【2】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几个方面的痛苦? 请写下来。

    ___________

    【3】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那双拖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

    【4】这个片段有三个破折号,请指出每个破折号是哪一种用法,在括号里填上序号。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注释   B.表示转折   C.递进

    (1) 第一个破折号( ) 

    (2)第二个破折号( ) 

    (3)第三个破折号( )

    【5】“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______,这是因为______,“她可忘不了这个” ,“这个”是指_______, 这样对比写, 突出了______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材料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材料二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选自斯妤的《除夕》

    【1】材料一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两个材料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材料都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风俗,比较这两个内容的详略安排,材料一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

    【3】材料一是如何写出除夕这一日的热闹场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 )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 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他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 14 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 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着腊八粥,(   )为了供佛,()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 1930 年 1 月 7 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 )我凑不上十八种的干果,(   )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 “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给淡忘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作者笔下的腊八粥包括(  )(多选)。

    A.糯米

    B.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

    C.各种豆子和芝麻

    D.各种糖

    3文章的线索是什么,通过这个线索把哪些事情连起来了?

    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

  • 13、课外类文阅读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

    ../../../../../工作/网站文档/第一批次网站资源/语文%20人教%20小灵通%2011下/小灵通%20人教版%206下/5爱因斯坦小时候.TIF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 摆在桌子上 老师 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老师看他这样认真 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画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 渺小——(   )

    (3)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最后一段中没有标点的加上标点

    (6)读了短文再结合本篇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去的尽(jìn jǐn)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yí níng)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用“/”画去括号中错误的读音。

    【2】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轻轻悄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请联系生活实际,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也写一写日子的来去匆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 17、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件事令人感动。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

    从小到大,你身边有过不少人:有疼爱你的爸爸妈妈,有诲人不倦的校长、老师,有朝夕相处的同学,有医生、司机……

    要求:请选择一个人写一篇文章,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优秀的道德品质。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