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奴________ 慨________ 洽________ 犁________
努________ 概________ 恰________ 梨________
邦________ 忧________ 腔________ 吱________
帮________ 犹________ 控________ 枝________
2、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1)(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永远值得引以为荣。
(2)( )在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攀登的人,( )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3)在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中,( )困难重重,( )吓不倒航天人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
3、日积月累。
1.《十五夜望月》一诗中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常告诫我们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因此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长歌行》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食》一诗中写仲春景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4.《马诗》中描写边塞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当我们看到有的人历经无数磨难与考验依然“坚挺”时,会想到《竹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6.有时候刻意去做一件事,反而失败了,无意间做的一些事,却有着很好的效果,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们( )到哪里,( )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2)( )妈妈说得都对,小明( )认为妈妈是在故意为难他。
5、将下列古诗文名句和课文原文补充完整。
(1)《竹石》中暗喻身处艰难环境仍顽强拼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们面对滚滚东逝的流水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叹时光飞逝,如流水一般,耳边又萦绕着《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物发展到极限,只有改变它,才能不断地发展,正如《周易》中所说:“_______,变则通,________。”
(4)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马 诗
大漠沙如雪, 。
,快走踏清秋。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钩” 指 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诗中把______比作“钩”。“____________”是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3】这是一首借______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诗人把自己比作_____,借此表达自己____的遗憾之情。
【4】这是一首边塞诗,由________等景象可看。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7、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 解:___________
【2】从“_____”和“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题目中的“十五夜”指的是农历____(日期)_____节的夜晚。
【2】“地白”与后面诗句的“____”一词相照应。“秋思”点出了诗人_____的情感。
9、精彩片段赏析。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1】对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我”几天没吃饭了,没有力气。
C.草地上能吃上鱼汤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这段话表现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的精神。
10、课内阅读。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1】根据下面的描述,你能判断出它们各代表藏戏中的什么人物吗?
(1)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这是_________的面具。
(2)用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这是_________的面具。
(3)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这是_________的面具。
【2】在藏戏里,唐东杰布的面具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东杰布的面具为什么是白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 挠)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绸 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⑦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 嚷)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用“/”画掉括号里错误的字。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片段中描写八儿迫切焦急心理的词语。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八儿到底饿不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
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坏处 | 好处 |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和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
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 但是,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
我没有衣服穿。 | 但是,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 |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侵袭。 | 但是,在这里我看不见会伤害我的野兽,在非洲海岸上,我却看见过。要是我的船在那儿倾覆,该怎么办呢? |
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 | 但是,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有些甚至够我用一辈子。 |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坏处:
被抛弃,无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伙伴,无宽慰
【2】从“好处与坏处”对比中,“我”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3】这个片段可能出现在_____(请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A.故事开头 B.故事中间 C.故事结尾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期中考试结束了,你没有如愿实现自己的目标,成绩不是很理想。你会以怎样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注意从“坏处与好处”的角度来说明。
坏处 | 好处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13、林肯与少女
在林肯竞选总统的那一年,格雷丝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看着父亲从集市上买来的一张相片。这张相片既无色彩,也没线条,但衣服上的皱纹及根根头发却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张林肯的相片。格雷丝第一次看到林肯像,这张憔悴的面容使她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
格雷丝屋里那盏昏暗的油灯晃晃悠悠,在林肯的黑白相片上投下一些不规则的影子。有一块投影晃到林肯瘦削(xiāo xuē)的脸庞上,哎,他那凹陷的双颊(xiá jiá)不见了。对了,连鬓胡子!留连鬓胡子!留连鬓胡子就能弥补林肯瘦削脸形的不足!可他怎么知道要留连鬓胡子呢?得有人告诉他。格雷丝拿起笔,蘸(zhàn)了墨水就开始写信。
亲爱的林肯先生:
我是个11岁的小姑娘,很希望你成为美国总统,所以请你不要认为我写信给你这样一位大人物是胆大包天。
你有没有像我一般大的女儿?如果有,请向她们转告我的问候,就说我爱她们。如果你没有时间写回信就请她们写。我有四个哥哥,他们有的肯定会投你的票。但如果你听我的话留起连鬓胡子来,我会说服其余的哥哥也来投你的票,这样,你就能当上美国总统了。
格雷丝·贝达尔
1860年10月15日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50多封信寄到林肯竞选办公室,但只有来自林肯的朋友及一些重要人物的信件才能通过两位秘书约翰和尼卡莱之手交给林肯。那位尼卡莱对信件卡(kǎ qiǎ)得特别死。
那天早晨,约翰拿着一包信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嗨,这小女孩儿居然也来教老头怎样竞选了。”“扔到纸篓里去。”尼卡莱马上说。“她倒有个很别致的建议,要林肯留连鬓胡子。林肯先生很爱孩子,在街上也常停下来与她们交谈,他管她们都叫‘小妹妹’。”约翰说。“别提什么小女孩儿,也不要再说连鬓胡子。”尼卡莱真的生气了,“你马上给宾夕法尼亚州的那位官员写信,这才是当务之急……”
“怎么啦,尼卡莱你已经不是小孩了,应该学会耐心。”从屋里传出林肯平静的话语。
不久,格雷丝接到下面这封回信。
我亲爱的小姐:
你15日写来的美好的信已经收悉。首先,我不得不抱歉地说,我没有女儿。我有三个儿子,一个17岁,一个9岁,一个7岁。我的家庭就是由他们、他们的母亲和我组成的。至于连鬓胡子,我从未留过。你难道真的认为一旦我留起它,没有人会说这是件傻事吗?
你非常忠实的良好的祝愿者,亚·林肯
1860年10月19日
从此,林肯真的留起了连鬓胡子,并如愿以偿(sháng cháng)地(竞 竟)选成为美国总统。林肯那封认真的钢笔回信也一直保存在格雷丝·贝达尔的家里,直到1966年才以1.8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掉。人们极为欣赏这封信,并从“人的情感”这一角度去高度评价它。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①难以说清的感受。 (_______)
②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_______)
③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_______)
【3】从约翰的话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极为欣赏这封信”中人们欣赏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一个谚语。
【3】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填在横线上。
腊八粥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八蒜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蒜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指的是什么?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
15、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围绕生活中让你感触的某个“小镜头”进行描绘吗?题目自定,要求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