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原文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BB:笑( )( ) 光( )( )
黒( )( ) 粗( )( )
成语:莫( )其( ) 郁郁( )( ) 兴趣( )( )
1.山上的树很多,很绿,(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这两天,班长动不动就发火,真是( )。”同学们埋怨。“他也是为了咱们好,咱们得多理解他。”学习委员( )地说。
2、根据拼音写字词。
là____八 ____烛 luò____绎 ____驼
méi倒____ 草____ rán____放 忽____
男孩蹲在地上kū qì_________,母亲jīng huáng________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孩子拉进她的怀里,qīn wěn________着他的手,不住地道歉。男孩yī wēi________在母亲怀里,太阳的光线照射在他zhì nèn________的脸上。
3、下列成语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鱼贯而入(_______) 一手遮天(________)
4、填字使下列词语更完整。
兴趣 名其 不可言
温文 古 今 绎不绝。
5、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____________
(2)反义词: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____________
6、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是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3】找出这首诗歌里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②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③些小:小小的。④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
【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疾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
这首诗以“_______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诗中由“_____________”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___________。
【3】(人物评价)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文,完成练习。
(甲)七步诗
曹植①
煮豆持②作羹③,漉④菽⑤以为汁。
萁⑥在釜下燃,豆在釜⑦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乙)反七步诗
郭沫若⑧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注释)①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②持:用来。③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漉:过滤。⑤菽:豆。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⑦釜:锅。⑧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__,“相煎”指_________。(乙)诗中的“豆”成了“_________”,“萁”成了“_________”。
【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_______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教室,接受他们的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 致)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轮 伦)次的故事记了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了一个“爸爸”,画了一个“妈妈”,又画了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象 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 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以及“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的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1】用“/”将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语无伦次:___________ 浅显:_________
【3】“老师把那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句中的“书”与前面作家的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hu hù)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清楚(______________) 严肃(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
【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
11、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有一对长相酷似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弟弟去读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的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少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措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产品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了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又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送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位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1)文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的所作所为并非偶然,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根据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限50字以内)
12、课文内容(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并完成练习)。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1】解释词语:万象更新:____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插说。
【3】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大人们也紧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小彩旗:在旋转中静静修行
小彩旗本名魏彩绮,是杨丽萍妹妹杨丽梅的女儿。
魏彩绮两三岁的时候,便可以有模有样地模仿妈跳舞,还可以长时间进行高难度的旋转。杨丽萍忍不住夸赞地:“这孩子比我当年还厉害,你看地转起来,就像一面迎风飘的小彩旗……”因为这向话,魏彩绮获得了“小彩旗”这个名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看到小彩旗既有天赋,又对跳舞感兴趣,杨丽萍便把地留在了身边,正式教她舞路。
小彩旗最喜欢看杨丽萍跳孔舞,地对着影碟一遍遍模仿。可是不管小彩旗怎么跳,都比不上杨丽萍所跳的原版舞,这让地温丧极了。
了解到小彩旗的心事后,杨丽萍温和地开解她:“你不用总是模仿姨妈,你应该舞出自己的特色。其实,姨妈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境妈会给你介绍一位更好的老师。”
还有谁比姨妈更有资格担任舞蹈教师呢?小彩旗非常纳闷。不久后,杨丽萍就带小彩旗回到了大理,告诉地:“你用心去看,蝴蝶怎样展翅、如何点水,还有真正的孔雀是怎样开屏的,只有跟你要模仿的事物融为一体,才有可能交出最好的作品!”
听了姨妈的话,小旗著有所悟。从此之后,地一有空就去郊外用追,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练习舞时,她便试着丢掉所谓技巧,让灵魂起舞,舞出从自然界学来的精髓。
小彩旗有个“特异功能”,那就是持续转圈。有一次,丽在排舞时安排小彩旗在舞剧刷(孔)中饰演时间,用转圈来代表时光的流逝。
“可是,我不喜欢这个角色。”小彩旗嘟着嘴说,“我喜欢骄傲而美丽的孔雀。”
“那么,如果每个演员都这么想,我们的表演还能不能继续?其实角色本没有美丑之分,只要投入进去,每一个角色都是美的,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妈的话让小彩旗不禁为自己的任性感到羞愧。小彩旗努力用内心的丰盈去填补动作上的单调,将坚持和重复当作一种修炼,成了《孔崔)中一道最别致的风景。
2014年除夕夜,小彩旗应冯小刚之约,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化身“时间使者”。春晚过后,小彩旗火速走红。但年轻的她却表现得极为平静,直言“我不想太在意这些,我还是先修炼好自己再说”。专注于自身的修炼,不忧不惧地做最好的自己,舞台上的小彩旗飘扬得更生动了。
【1】与”还有谁比姨妈更有资格担任舞蹈教师呢?”这句话意思一样的是( )
A.有人比姨妈更有资格担任舞蹈教师。
B.难道没有谁比姨妈更有资格担任舞蹈教师吗?
C.没有谁比姨妈更有资格担任舞蹈教师。
D.一定有人比姨妈更具有担任舞蹈教师的资格
【2】小彩旗的“特异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3】“姨妈会给你介绍一位更好的老师”中更好的老师指( )
A.杨丽
B.美丽的孔雀
C.大自然中的一切
D.大自然中的风
【4】姨妈的话为什么会让小彩旗感到羞愧呢?( )
A.小彩旗认为角色有美丑之分。
B.小彩旗顶撞了姨妈。
C.小彩旗欺骗了姨妈,感到不安。
D.小彩旗舞蹈成绩退步了。
【5】结尾“专注于自身的修炼,不忧不惧地做最好的自己,舞台上的小彩旗飘扬得更生动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张纸条
上小学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
【2】“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一份发言稿。
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发言稿的内容,内容要具体,感悟要真实,语句要通顺。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