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填空。
1.《清平乐》是一首________,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
2.《清平乐》的作者是_____代____。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和____并称为“___”清平乐”是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围棋起源于____,古代人们把下围棋叫做“弈”,因此学习下围棋就叫做“___”。《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_____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是一篇____故事。文章叙述了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____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______。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他(________)多忙,(________)会抽时间打电话回家。
(2)(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________)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4、精彩回放。(9分)
(1)在默默里算着, ; ,我的日子里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了李大钊 的全过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 、 、 、
的顺序记叙的。
(3)借问酒家何处有, 。
(4) ,观千剑而后识器。
5、辨字组词。
津( ) 袖( ) 扒( ) 泼( )
律( ) 抽( ) 趴( ) 拔(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A. 稀疏 B. 密集 C. 疏远、生疏 D. 开通
【2】“残酒”指的是( )
A. 上次自己没有喝完的酒 B. 别人喝后剩下的酒
C. 质量低劣的酒 D. 还未消尽的醉意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A. 浓睡人 教训语气 B. 卷帘人 责备、焦虑的语气
C. 卷帘人 不耐烦的语气 D. 浓睡人 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A. 初春 B. 暮春 C. 盛夏 D. 金秋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 )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 )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1】按原文填空。想一想,画“_____”的这句话与谢皮罗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层意把这段话分成三层,在选文中用“/”标在每层的末尾。
第一层: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二层:谢皮罗教授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第三层:谢皮罗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发现。
【3】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我们却很少会有所发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 支)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拢 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 般)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振 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一________(只 支)飞蛾 骚________(拢 扰)
一________(股 般)生命的力量 (振 震)________惊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微弱——________ 含糊——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表现小瓜苗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的句子。
【4】作者为什么要放掉小飞蛾呢?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短文,说说你对生命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请你再续写一句:__________
【4】结合第④段,说说你对“英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背影》节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在走到铁道边,尚不太难,慢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买橘子最难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了父亲的两次背影,“我”两次落泪。第一次看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背影,“我”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泪;第二次是看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背影,“我”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泪。
【4】父亲艰难地买回橘子上车后,“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我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所填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中说“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4】读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_________”的意思。“我的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 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 ,笑脸将代替了哭脸, 将代替了贫穷, 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 ,友爱将代替了 ,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 , 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指的是( )。
A. 母亲们手拉着手一起玩
B. 中国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压迫和欺凌,与其他各个国家平等,受其他国家尊重,具有独立主权
【3】这段话中的八个“代替了”描绘了祖国______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的明天______。
【4】结合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你想对方志敏同志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微习作
《北京的春节》一文洋溢着浓浓的老北京风味,这得益于老舍充满“京味儿”的创作。老舍的“京味儿”是俗的,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也是雅的,精致隽永,别有深意。体会文章语言和作者对老北京的深厚情感,试着以口语化的语言,写一写你家乡的一种风俗。
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字数100~200。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