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节完成后,我们的“传统风俗手册”编写也将告一段落。奇奇想在手册的结尾写一段结束语,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传统节日传千年文化,地方戏曲说地域风情,吉祥图案展美与智慧……这些风俗画卷,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该由我们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不要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追悔莫及。主动学习传统风俗知识,为探究风俗意蕴,传承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均填写《长歌行》中的诗句)
2、课堂直播间。(7分)
(1)《女娲造人》用神奇的想象向我们介绍了女娲造的过程:先用 ;然后用 ;最后 。
(2)《夸父逐日》给我们讲了巨人夸父 的故事,神话表现了夸父 的精神;现在我们也用“夸父逐日”来形容 的人。
(3)《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
3、按课文内容填空:
它们在冬天的树枝之间___了花朵,___了舞蹈,___了音乐。
4、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你( )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不要选择放弃,好吗?
(2)世事本就难料,( )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 )大胆地去尝试看看。
(3)( )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 )它是最珍贵的。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波涛________ 无边________ 喜怒________ 望洋________
6、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十五夜:元宵节的晚上。
D.栖:鸟停在树上。
【2】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的感情却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明显区别,请写出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抒发了______之情、______之情以及对朋友的______之情。
【3】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的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城南
(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答题。
一条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那些坏行为的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条面包。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了。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说说为什么格琳琴得到了奖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面包师带来的一篮面包,这些饥饿的孩子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人生无乞丐
①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②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 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③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④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⑤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⑥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⑦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⑧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⑨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第④ 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________)
②“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________)
③“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________)
④“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第⑦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结合课文,想想“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鲁滨孙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的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12、语段阅读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一读父亲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 伤心地 耐心地 着急地
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双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支持。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文中小道格拉斯要感谢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的生活中,有要感谢的手吗?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原野上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反问句。
(1)这是中国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2)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缩写句子)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修改病句)
(4)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改为双重否定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提示:就要进入中学了,为了让中学老师尽快地了解我们,赏识我们,我们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向中学老师介绍自己,如兴趣、爱好、特长、担任过什么职务、参加过什么活动等.还可以谈谈进入中学后的打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注意信的格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