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运用你真棒!请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3个词语写一段话。
名(___)其实 出其不(____) 百(_____)百中 不甘(___)弱
(____)不在乎 随心所(____) 当(_____)立断 自由自(_____)
而无(____)色 (_____)身一跃 逃(_____)夭夭 丢卒保(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____________ 但爱: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叶舟: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huái xiāng | huā bāo | rǎn liào | chì bǎng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hú lu | qīng tíng | liǔ shāo | lí míng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4、日积月累
(1)小说《红岩》的主人公江姐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却毫不动摇,最后被国民党杀害,她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的含义。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如中秋节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学毕业,班主任老师给我的毕业赠言是“__________”,对我寄予厚望;同桌李冰在我的留言簿上写下了“___________”,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填序号)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下面图①和图②分别是著名书法家赵孟類和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他们的楷书书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图①_______,图②_______。(填序号)
①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②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A.点画棱角分明,瘦硬挺拔,骨力遒劲B.点画圆润多姿,有行书的笔意。
5、下列句子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加点部分的比喻义。
(1)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________
(2)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解释词语。
(1)直待:_________(2)凌云:_________
【2】说说诗句的意思。
(1)自小刺头深草里。_______________
(2)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小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首托物言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回答问题:
(1)文中两次出现“桑娜沉思”,她两次沉思分别在想些什么?
(2)课文两次出现“沉默”,桑娜和渔夫分别在想些什么?
(3)渔夫皱起眉 他的脸变得严肃 忧虑 嗯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 地把他们抱来 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①加标点。
②用“ ”画出渔夫下定决心收养孤儿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听老师读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你从中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5)“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几次出现?为什么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10、阅读《匆匆》回答问题。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选文中第一个 “赤裸裸”的意思是 ;第二个“赤裸裸 ”表示的是 ;作者用两个“赤裸裸”表达的情感是 ;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对“赤裸裸”的感悟:
【2】画线句子把 比作 、 ,写出了
【3】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豪迈 坚定 感慨)
【4】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联系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轩。
心灵的眼睛
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
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岗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秀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不管那棵树是参天高大的古柿树,还是并不高大的新树,在落光了叶子的树上,那些鲜红的柿果就像一个个高挑的红灯笼,红得鲜艳而炫目。
有人说,可能每棵柿树就结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还没来得及采摘。有人说,肯定是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所以低处枝上的他们已全部摘下,而顶梢的那五六个柿子就留了下来。我们都赞同第二种说法。
后来,我们在一个山脚下遇到一位打柴的老农,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纷纷拥上前去对那位老农说:“是不是每棵树每年只能结三五个柿子呢?”老农笑着摇摇头说:“怎么会只结三五个呢?一棵树要结上许多的。”我们又吞吞吐吐问老农说:“是不是因为顶梢太高太危险,人们不敢爬到顶梢去,所以每棵柿树顶梢的几个柿子现在还留着?”老农淡淡地说:“我们故意留的。”
故意留下的?我们更不解。
老农笑着说:“人们劳作了一年,收获了小麦、大豆、玉米什么的,可以安心在家里有吃有喝过冬天的生活了,而那些鸟儿也忙了一年了,大雪封山、封了地,它们吃什么?这是俺们留给鸟儿们的果实,也是俺们这地方的风俗,如果谁要把树上的柿子摘光了,那大家就会瞧不起他,怎么和鸟儿争东西吃呢?”
我们一听,全楞了,老农看一眼我们说:“树上留的柿子,我们叫它‘老 柿’。”
不是摘不到,而是故意留下给鸟儿们吃的,想想我们刚才的匆忙猜测,想想我们给这里人下的“笨”字结论,我们的脸全红了。
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
【1】“我们”在伏牛山发现了一个什么奇怪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对感到奇怪的事情的推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老农的介绍,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练习。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2016年,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2016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的时候。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gàn)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盐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打击。在相当意义上,创新能力取决于抗打击能力。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 ?
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级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失败,需要管理者摈(bìn)弃“成王败寇”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当然,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1】结合语境我揣摩出“宵衣旰食”的意思是_________。
【2】短文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怎样“涵养创新的精气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
【3】在第3自然段中的横线上,仿写一个与上下文相切合的事例。
【4】短文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仅”强调______,“就”突出了_______,使用这两个词语的好处是___。
【5】细读全文,下列表述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机大战”中围棋高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让国人产生了中国围棋技艺不如韩国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B.创新是探险,只要不惧困难挫折,踏着失败向前,就能走向成功。
C.“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的现象,是电脑太多导致的不值钱。
D.创新路上,失败是常事,据资料显示,科研创新有90%左右的失败率。
14、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各题。
《鸟鸣涧》赏析
①《鸟鸣涧》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
②前两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这一心静之境结合起来。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娴静。这份娴静,源自盛唐时期安定和平的社会气氛。有此之闲,诗人才会在深夜之中,在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情况下,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我们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这不仅是因为“夜静”,更因为观景的人“心静”,不仅是因为春山的空寂,更因为观景人心“空”。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这深夜的万物沉寂便更令人心中宁静闲适,也才得以感受到桂花安然离枝落地。
③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语,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美妙画面之中。
【1】读画“___”的诗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对它的解释。
【2】用自己的话说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赏析的写作思路是:开篇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述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最后总结出一个________字,作为对整首诗的评价。
【4】读第②段可知,作者认为“人闲”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A.盛唐时期安定和平的社会气氛
B.山中空无一物,没有任何声音
C.夜深人静,无所事事
D.经历了春山白日的热闹之后夜晚更觉内心安宁
【5】判断下列对诗词的评价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竹石》的妙处就在于托物言志,咏竹子就是表白自己的心迹。(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妙处在于通篇借景抒情,表现作者喜闻捷报,惊喜欲狂的心情。(________)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精妙之处在于构思新巧,“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无情的山水化为有情,语句新鲜不俗。(________)
(4)《浣溪沙》的妙处在于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看穿一切,退守避世的人生态度。(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把”字句或“被”字句。
1.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之窗。
(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
(4)巧补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
(5)面对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知珍惜时间的小军,我真想用一句名言对他说:________
19、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一)灯
(二)________的滋味(若选此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