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凝结 (______)伟大 (______)聚拢 (______)
增添 (______)活泼 (______)鲜艳 (______)
诚意 (______)理屈(______) 拒绝(______)
惩罚(______)迟延(______) 示弱 (______)
准许(______)热情(______) 勤劳(______)
分散(______)迅速(______) 认真(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根据课文《纸船和风筝》内容填空,也会照样子写句子。
①________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仿写:________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② 他们俩为了________吵了起来。
仿写:同学们为了________努力学习。
4、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必然——(________) 培育——(________) 喜爱——(________)
茂盛——(________) 感激——(________) 惊醒——(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________) 回报——(________) 无知——(________)
紧张——(________) 胆小——(________) 幼稚——(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
(1)高山对——( );长城内外——大江( )。
(2)在这欢快的音乐里,我仿佛听到了: ;仿佛看到了: 。(在横线上写拟人句)
(3)夏天的风是浅蓝色的,给人带来了希望;春天的风是 色的,给 ;秋天的风是 色的,给 。
(4)小军做事有拖拉的习惯,请你用一句名言劝劝他 。
6、阅读理解。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
【2】选择下面汉字的正确解释。
(1)尽(_______)A.完 B.都 C.全部用出
(2)占(_______)A.占据 B.姓 C.处于某种地位
【3】运用“不论……还是……都……”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第1、2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___”,与“辛苦”相呼应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
【5】这首诗借蜜蜂歌颂了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一个“咬”字,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劲竹_________的性格。
【3】根据古诗的内容,试着画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奇奇梳理的“中国吉祥图案”的表现方法。
| 表现方法 | 图案展示 | 吉祥寓意 |
谐音法 | 用音同或音近的汉字互相转借,表达特定的吉祥寓意 | “蝙蝠”中的“_________”与“________”同音,象征着福从天降,寄托人们的美好心愿 | |
象征法 | 两个事物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内涵,由此进行替代,用来表达它们共有的内涵 | 狮,乃百兽之王,能震慑邪祟;绣球,则象征着吉祥喜庆。两者搭配有消灾驱邪,好事将临的寓意 | |
文字法 | 直接将文字作为图案来表现吉祥寓意 | ____________ |
【1】请你帮奇奇补全“蝙蝠图”的吉祥寓意。
【2】“狮子”与“绣球”有多种搭配形式,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与“都”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字词进行补充。
“狮子”和“绣球”的搭配形式丰富多样,一般看到的都是狮子“滚”绣球,有些地区________是狮子“踩”绣球,而有的________是狮子“逗”绣球。
【3】“福”表示幸福、福气,请结合“福”字的内涵,帮奇奇补全“百‘福’图”的吉祥寓意。
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②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 挠)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绸 稠)了。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④“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⑥“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⑦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 嚷)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用“/”画掉括号里错误的字。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片段中描写八儿迫切焦急心理的词语。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八儿到底饿不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秦 腔(节选)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碾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楞”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他们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似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1】与文中“活脱脱”一词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______)。
①活泼泼 ②活生生 ③活蹦蹦 ④活鲜鲜
【2】按要求写词语。
大喊大叫(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揪心裂肠(含有身体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你觉得“他们”不识字却能背诵剧本的原因不包括( )
A.秦腔的剧本语言通俗易懂。 B.秦腔的基本内容贴近生活。
C.秦腔的传承者们记忆力非常好。
【4】找出文中有关陕西人的外貌描写,用“ ”画出来。
【5】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了吗?这五大要素你了解哪些?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表达
招生简章
2016年,中国科技馆继续开展暑期“小小志愿者”活动,而向社会招生,凡报名的小朋友,将统一安排面试。通过面试的小朋友,我们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表达、礼仪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凡考核合格的小朋友将成为中国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参加日常的志愿服务工作。
招收条件:
(1)8至11周岁,身体健康。
(2)具有志愿者服务的热情,以及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
报名时间:2016年6月25日至7月10日
报名方式:登录中国科技馆网站,进入“小小志愿者报名系统”(6月25日启用)
进行网络报名,不接受电话及上门等报名方式
咨询时间:周二至周五(9:30-11:30,14:0016:00)
面试时间:2016年7月12日-13日(9:00-12:00)
【1】根据资料内容,填写表格。(对的画“√”,错的画“X”并填写出判断依据
序号 | 观点 | 判断正误 | 判断依据 |
① | 2006年出生的王明认为自己有资格请“小小志愿者” |
|
|
② | 2016年7月12日15:00,刘宁妈妈到中国科技馆参加面试 |
|
|
③ | 李华的沟通能力很强,特别想参加此 项活动,于是周末打电话进行报名和 咨询 |
|
|
【2】一天,王明知道自己面试成功以后,马上找到好朋友赵宁分享这个好消息,兴奋地说“我面试成功了!我已经成为科技馆的一名小志愿者了。”如果你是赵宁,也看过招生简章,会提醒王明什么?(注意说话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完成课内阅读。
一夜的工作(节选)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1】“如此而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的总理。
【3】“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明文件多,而且要一夜时间批阅完,这么多的文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理。
14、阅读理解
那天是周末,快下班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声音像小女孩般欢呼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春游,你下班的时候到威风糕饼店帮我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
“春游?”我大吃一惊,“你们还春游?”想都没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母亲有点生气了,没办法,我不请愿地答应了。
刚下班我就飞身前往.但是远远看见那家糕饼店里竟挤满了人.排队的长龙一直蜿蜒到店外。我的心便一沉:真不知母亲怎么想的,休息日在家休息休息不好吗?怎么会心血来潮去春游,一群半老太太们在一起,又有什么可玩的?而且春游,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妈都什么年纪了?
“小姐,”我转过头去,是个不认识的妇女。我没好气:“干什么?”她的笑容几近谦卑:“小姐,我们商量一下好吗?你看,我只在你后面一个人就得再等一炉。我这是给儿子买,他明天春游,我待会儿还得回家做饭,如果你不急的话,我想,嗯……”她的神情里有说不出的请求:“请问你是给谁买?”
我很自然地回答:“给我妈买,她明天也春游。”‘你说你给谁买?”我还来不及回答.售货小姐已经笑了:“嗬,今天卖了好几百袋,你可是第一个买给当妈的! ”“那你呢?”“当然是买给我们的‘小皇帝’的。”不知谁接了口,大家都笑了。我一惊,环顾四周,猛然发现:排在队伍里的,几乎都是女人,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
“对不起。”那位妇女连声说,“我没想到,没想到这家店人这么多,你为你妈买,你都肯等,真不简单!我本来都不想买了,但春游一年只有一次,我们小时候春游,还不是就想着吃吗?”
我问:“现在还记得?”
她笑了起来:“怎么不记得,其实现在我们也想去春游啊,每年都想,哪怕只在草坪上坐坐,晒晒太阳也好啊,到底是春天。可总没时间。”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长大到你这种年纪的时候,才有机会吧。”
原来是这样,并不是母亲心血来潮,而只是母亲心中一个埋藏了几十年的心愿。而我怎么会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亲的女儿啊。仿佛是醍醐(tí hú)灌顶(注: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我看到我自己竟是如此自私的人。
瞬间,想起了我的推三阻四,整张脸像着火一样热了起来,而我的心,开始狠狠地发痛。
【1】在文中用“~~”画出两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2】短文已用“‖”分成三段,请你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结尾一段,说说为什么“整张脸像着火一样热了起来,而我的心,开始狠狼地发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下面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有的母亲都有一种伟大而无私的爱儿女的情怀:
B. 我从所有母亲的感情中,理解了自己的母亲,我感到母爱是如此的伟大。
C. 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重新认识了母亲,也为自己的自私感到惭愧。
D. 当今社会上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对孩子的溺爱.这样只能宠坏了那些“小皇帝”。
15、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别开生面。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句意)。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展示。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帮助、严格要求……即将放假,你最想和哪位老师说说心里话,请给这位老师写一封信吧,把你想说的心里话都写下来。题目自拟,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