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襄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古诗75首》,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出塞》

    (4)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_______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2、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花要叶扶,______________。杨柳绿千里,_______________

    (2)默写《二十四节气歌》和《青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fèi téng_____  fáng yù_____ pì jìng______ xī shēng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诗歌所描写的节日是(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2】体会诗歌情感,可以从抓关键词入手。如诗中“_______________”一词,就展现了游人高涨的游玩兴致。

    【3】诗歌后两句接连反问,请分析这样表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找出诗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诗中希望得到的“人才”主要是指(   )

    A.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 B.能够“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C.主张学西方的中国人 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如何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片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如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 吸收水分和阳光, 扎根, 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 )”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笑百合:“( )”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说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 )”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组词语是( )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 吸收水分和阳光, 扎根, 挺着胸膛。

    A.直直地 深深地 努力地

    B.深深地 努力地 直直地

    C.努力地 深深地 直直地

    D.努力地 直直地 深深地

    【2】百合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文中表示自然环境恶劣的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社会环境恶劣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偏僻遥远的山谷 B.杂草的不屑与嘲笑

    C.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D.鸟雀的不解与劝说

    【3】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子。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_______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笑百合:“________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说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________

    A.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B.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上长瘤了。

    C.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是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4】文中最能表现百合精神品格的一句话是( )

    A.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B.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C.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D.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5】本文题目“心田上的百合花”的含义是( )

    A.百合花执着的精神,使作者从内心流露出喜爱之情。

    B.百合花的形状和香味,令作者从心眼里喜欢。

    C.原野上开满了洁白的野百合,人们都从内心喜欢。

    D.百合花的洁白象征着纯洁,令作者产生费美之情。

    【6】面对杂草的讥笑和鸟雀的劝说,百合坚持开花,理由有三个:

    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

    【7】当百合开出美丽的花时,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野草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文中的百合让你想起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仁慈天使

    南丁格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缝逢)好细心地加以照料。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暴)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书,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每个夜晚,她都(提   堤)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逝世,享年90岁。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她的一生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定于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记)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2】根据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颗(__________)的心 一座(__________)的帐篷

    一位(__________)的天使 一个(__________)的家庭

    【3】读短文,选择正确的一项打“√”。

    文中画线的部分是(心理动作环境)描写表现了南丁格尔(助人为乐 忘我工作 不怕牺牲)的品质。

    【4】伤员们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护士节是哪一天吗?它和哪个人有关系呢?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来。

  •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①我家墙上挂着一把京胡(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客人们看了总想让我拉一段儿,我从来不敢接茬儿。小时候练过不少乐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什么的,可没一样行的,都浅尝辄(zhé)止,说来惭愧。

    ②提到京剧,我总忘不了我家曾经的一个邻居,邵家和。据说他曾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徒弟,后来因为得了怪病,一着凉就抽风,唱不了了,便不再工作,闲在家里。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每天放学后,都看见他坐在街角的树荫下,瘦长脸,徐徐摇一把蒲扇,嘴里念念叨叨,时而摇头晃脑,和旁边乘凉的人们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我一走过他身边,他就冲我笑,这让我很好奇。

    ③那个初秋的傍晚,天气凉爽,斜阳把树影拉得很长。我路过邵家和身边,他突然叫住我。

    ④“胖子,陈大爷让我教你唱戏。”

    ⑤“是吗?”

    ⑥“你这小模样,行!”

    ⑦在天津,街坊邻居都按一家人称呼。比我爸小的男性长辈我叫“叔”,比我爸大的就叫“大爷”。我爸比邵家和他爸的年龄大,所以他叫我爸“陈大爷”。我一溜烟跑开,觉得他说的天津话都跟别人不一样,还能教我唱戏?

    ⑧从那天起,我就跟邵家和学唱老生戏。每天放学,把书包一扔,我就奔出去找他。其实说找他并不准确,因为他早就在街角的树荫下等我。

    ⑨每天学戏,邵家和都给我买一根冰棍,吃好再唱。“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他一句我一句,还打着点儿。如果唱错了,他会突然让我停下:“打住打住,我说嘛来着,这个“说’字得上口,要落在‘约’的韵上。再来。”他一边打点儿,一边跺脚,仿佛在为一个角儿指点大戏。他常说:“学嘛都得认真,人活着就得认真,对吗?”他有时还会摇头晃脑地用那把京胡为我伴奏。他说这京胡是马连良马老板送给他的,谁都不让摸。我唱的时候要么快了,要么慢了,总压不上点儿。这时他就顿足搓手大声说:“你怎么回事!跟着弦儿啊!过门儿没完就出来了,忙什么呀!”可我并不怕他,还恶作剧地故意不跟他的弦儿瞎唱。他装出生气的样子,更是招人发笑,当时觉得特别有意思。

    ⑩没过多久,他病倒了,我就不再学戏了。

    最后一次看见他,是我当兵离开家的前几天,再次路过曾经跟邵家和学戏的街角,他更瘦了,头发长长的,胡子凌乱不堪,看上去老了很多,憔悴了很多。他手里端着那把曾经为我伴奏的京胡。“家和哥!”我几步跨到他身边。他冲我微笑:“胖子,我等你好几天了。听说你当解放军了,多好啊,多光荣啊!你看,也没嘛送你的,这把京胡留个纪念吧。”我接过京胡,望着他匆匆消失在幕色里的背影,泪水止不住淌下来。

    很多年了,我一直珍藏着这把京胡。有时候也唱几口皮黄,我喜欢没人时自己唱,这样我就能看见热情、认真、善良的邵家和的影子,又在我眼前轻轻晃动。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

    【2】本文回忆了“我”和邵家和交往的一些事,阅读②一自然段,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印象

    “我”的情感态度

    邵家和说要教“我”唱戏

    ____

    不相信

    _______

    认真

    ____

    邵家和送“我”京胡

    ____

    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邵家和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邵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极思考,看看你还可以从文中提出什么问题和同学交流,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___________

    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像陀螺一样奔来跑去,忙个不停。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我们这幢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酒,径直朝楼梯走去。我喊他,有电梯啊!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说完,“噔噔噔”,向楼上走去。

    我按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

    电梯到了四层。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他放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没等我开口,他和我告别:“那我去送别人家的货了。”说着,转身从楼梯往下走,“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也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忽然又慢慢打开了,还有人要上电梯。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他将米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按扭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12,谢谢啊!”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12层,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12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梯?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忽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傻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忽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到了四层,我走出电梯的时候,听到楼道里急促的“噔噔噔”的爬楼梯声,心里担心着,送货工能赶上电梯的速度吗?

    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1给文章加个题目,下列最合适的是(   )

    A.不坐电梯 B.真没想到 C.爬楼梯 D.送货工

    2第3自然段第1句话描写了送货工的外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送货工善良老实 B.表现送货工勤劳朴实

    C.表现送货工黑瘦执着 D.表现送货工执着坚毅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B.比喻,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C.夸张,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D.夸张,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4第8自然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上启下 B.前后照应 C.总结上文 D.对比衬托

    5“我按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作者纳闷什么呢?把纳闷的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9自然段中,为什么要写有个女人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便味,难闻死了”?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送货工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内容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选择正确的一项,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___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发现”的“发”读音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

    A.发型

    B.发夹

    C.发展

    D.白发

    (3)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_______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下列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嗦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第③段中“这样的事例”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事例。

  • 14、快乐阅读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面例句,结合文中丑女的遭遇,以“不以恶小而为之”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不以善小而不为--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不以恶小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有不少精彩语言值得品味,请摘录两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的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台  (35分)

    题目:掌声

    要求:(1)要把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写清楚。

      (2)要文通句顺,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