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提示写词语。
(1)看看下面的客家民居图,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哪些描述建筑物的四字词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期间,街上热闹拥挤,请你写出体现热闹情景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课文内容填空。
(1)法国作家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它的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大自然________!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茂盛的森林是她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写得真美!这里的“她”指的是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请你再接着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
(3)“三人行,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敏而好学,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都是孔子说过的话,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请列举他的两位弟子________ 和________。
(4)我们认识了身体残疾但却十分乐观的刘老师,你能回忆一些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词语。
(1)找规律写词:
①弄假成真、惊天动地、________、________
②风度翩翩、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
③虚虚实实、真真假假、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仗义________言 ②惹________生非 ③再接再________ ④________芳百世
以上词语中,________含有否定批评的情感;遗臭万年的反义词是________。
(3)写一个含有动物的成语:________;写一个心理活动的成语: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说说你的语文老师给你的印象:________;请用一个成语说说课文中青花瓷艺给你的印象:________。
4、我们学习过的关于毛泽东的课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查字典,理解词语。
1.无拘无束:
2.寂寞:
3.融合:
4.出神: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______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7、对比阅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诗中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竹石》赞美竹子怎样的精神品格?( )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8、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排”的意思是( )
A.排列。
B.推开窗。
C.推开门。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______的形象。
(2)诗歌后两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
【4】具体说一说,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低碳生活
①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你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应该积极实践并去提倡低碳生活,要做到节电、节水、节油、节气。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②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计,超市电耗大约有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升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1】阅读相关文字,说说什么是“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含有一个病句,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也应该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文中提到,“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在实际生活中,你还能够做到哪些事情来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 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 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 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 伤嗟叹了。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 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 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 海填平。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是干一百万年,也休 想把大海填平。”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 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 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人们 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 “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
【1】精卫以前叫什么?为什么变成了一只鸟?(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阅读
桥(节选)
……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A)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B)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C)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小说《桥》的故事情节冲突不断,请照样子用线连一连。
村民乱哄哄的 老汉揪出小伙子
有人喊党员也是人 老汉像一座山
众人排队过桥 老汉说可以退党
小伙子推老汉先走 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描写的是_______,句子(C)描写的是___。两个句子都属于____描写。作者这样的描写是为了___________,从中表现了老汉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B)中,抓住动词________,写出了老汉对小伙子的凶,文章最后却点明两人的父子关系,这样_________ 的故事结尾,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12、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处艰难的环境,还能想到“值得宽慰的东西”,前后对比,从中能够感受到鲁滨逊___________的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雨花
由于某种特殊的缘故,我非常喜欢雨花。每当看到那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雨花时,我甚至会 chī qíng( )地把手伸向雨里,想在无边的花丛里摘一朵来仔细端详。
几天前,一个秋雨淅沥、天色朦胧的傍晚,我在一条路面很滑的巷子里走着,不远处,有一位老人蹒跚而行。忽然,路面一个小黑影很快地靠上去,高举着伞,挽着老人的膀子。看得出来,那孩子是踮着脚走路的。我猜想,这一定是老人的孙子。老人有这样的孙子真是太幸福了!隐约地我看见那个孩子斜举着伞,半个身子露在雨中。老人的手臂抬起来,好像在搂着孩子的小肩膀。借着路灯的灯光,我还看见伞上跳动、闪烁着小小的雨花。雨越下越大,孩子的手大概累得发酸了,伞渐渐低垂片刻,又 gāo áng( )起来,原来孩子换了只手拿伞。雨起劲地下。这时,老人和孩子闪进了一幢宿舍楼。一会儿,那孩子又飞跑出来,后面还跟着老人的话音;“孩子,你是哪家人?”我愣住了,难道……我顾不上抹去脸上的雨水,目送着那孩子在雨中飞跑的身影。暮色和雨帘使他的背影逐渐模糊,最后,像雨花融在水中一样消失了。那伞上跳跃着的雨花,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词语。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结合短文解释词语。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
A.描绘了雨花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优美形态。
B.表现了老人遇到困难有人帮助的幸福。
C.赞美了小孩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的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 茄子 西红柿 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 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 _________ 漂漂亮亮_________ _________
(3)用“ ”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4)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读《江畔独步寻花》,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某个季节,来写一写这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吧。题目自拟。
要求:语句通顺,写出景物的特点以及人物的感受。字数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